“古老”又“年轻”的广富林街道,如何管好社区、校区、商区、景区?

5500年前,就已经有人居住在松江广富林,这里见证了上海绵延的历史。 现在的广富林街道成立于2015年,其中分布着社区、校区、商区、景区等丰富业态,人员构成既有居民、学生,也有商户、游客,是名副其实的“新型街道”。

拥有10万余师生的大学城,如何科学地进行地校共治;大型社区是“生人社会”,怎样引导居民实现基层自治;景区和商区,高峰时段如何疏导车流人流……问题千头万绪,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基层治理模式,是街道的新课题。

今年初,首批“上海市法治建设示范街道乡镇”公布,广富林街道名列其中。近日,上海司法行政媒体基层行走进广富林街道,探访这个新型街道的依法治理之路。

万人小区怎么管?

“北广场的大理石路面被汽车压碎后都是坑,商户无法停车,电动车也过不去,能不能和南广场一样,请建设管理公司管起来?”西子湾社区居委会二楼的会议室里,传来热烈的讨论声。西子湾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郑丽娟介绍:“我们每季度召开一次‘幸福家园’智囊团恳谈会,上次的议题是电梯安全运行,这次是小区南北商业街一体化管理。”

议事会上,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法治双顾问、智囊团、党员志愿者等20余人坐在一起,一边讨论,一边算账: “南广场与管理公司签了九年合同,北广场的车道如果要换成新路面,维修成本会很高,应该签多久呢?”“南北广场统一管理肯定是好事,但是有难度。与管理公司的合同怎么签,要听听法治顾问的意见。”……

通过这样的讨论,居民区此前已解决了不少难题。西子湾是一个大型社区,总户数3355户,居民近万人,外来人员多、青年白领多、出租户多。“我们社区有不少年轻白领在张江工作,他们穿梭于松江、张江,戏称自己是‘两江总督’。” 郑丽娟说,“幸福家园”智囊团的主力成员,就是企业高管、IT精英、公务员等青年居民。

智囊团刚成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小区门口的拥堵。西南门是小区主要出入口,路口不大,却承载了大约六七成车流量。郑丽娟说:“过去每天早晚高峰期,进出小区的几股车流在岗亭喇叭口形成对冲,常常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喇叭声、吵架声,乱成一片。短短的50米路,有时候要堵上一个多小时。”

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四位一体”,加上“智囊”们,经过几番讨论,最终形成方案:在主通道设置隔离栏,让进出车辆各行其道。同时,在西侧绿化带开辟出2.5米宽的行人通道,实现人车分流。方案落实后,长期困扰居民的道路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每年年底,社区成员代表会议上都会商议形成“为民实事项目清单”,上面提到的问题,就都在清单之列。有了清单,年度重点工作就固定下来,并通过周查、月考、季谈、年报的常态化机制确保项目推进落地。

今年,西子湾要对破损的休闲椅进行微更新,物业一开始请第三方做了一个方案,报价3万多元。最终,大家通过协商,业委会在网上买物料,物业公司解决人工安装,花费不到5000元就完成了整个项目。正是因为有了业委会的把关,小区维修基金也由最早3600多万元,增加到4300多万元,增幅约20%,这还是在完成每年多项实事项目前提下的净收入。

郑丽娟表示:“以前居民不愿意参与社区治理,无非是因为‘规则无感’和‘规则无益’,有了公平公开公正的规则,居民感受到了社区的变化,也因此受益,就越来越愿意从小家走到大家。”

多元业态如何共治?

距离西子湾社区几公里的文汇路,贯穿松江大学城七所高校。一路走过,能看到不少图文并茂的“法治”石印、“法治牛”涂鸦墙、法治格言灯柱等。“文汇路是松江区法治宣传的核心高地。”广富林司法所所长陈捷介绍,“我们在工作中一方面强化硬件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法治宣传阵地;另一方面整合资源,汇聚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等,共同化解商户矛盾纠纷,提升各类企业主法治意识,全力优化文汇路的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文汇路上,千余家商户为街道增添了不少烟火气,但日常矛盾无法避免。7月1日,一场租金纠纷在文汇路上的双创功能区管理站进行调解。受疫情影响,小程的宾馆经营困难,因与出租方存在历史遗留矛盾,不仅协商租金减免未果,矛盾还进一步激化。得知此事后,司法所、派出所、管理站、社区顾问律师开展了联合行动。通过走访商铺产权相关方,多次进行沟通协商,化解了双方心结,一周后的7月1日,双方签署了减免一个半月租金的协议。

“八九年前,这条路上小摊贩比较多,现在很干净,顾客也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消费。”张嘉豪的餐饮店开在文汇路上,在他看来,现在清楚划定了外摆位的界限,也没有了随处设摊的小贩,卫生比自己刚来上海创业时好了很多。法治环境的完善也让他感触很深,“上海的规则很清楚,办事流程规范,我们开了50多家店,无论是审图纸还是发证,都非常迅速。”

10月31日,文汇路上贝页书店内正在举行2022年“法治文汇”平安法治联盟联席会议。区司法局、区律工委、广富林街道相关负责人,以及大学教授、律师、文汇路商铺业主代表一同就地校合作、街道平安建设、法治文化建设等议题进行研讨。

“法治松江”公益广告作品,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设计(刘雪妍 摄)

书店一侧,展出着“法治松江”公益广告作品。这是松江区司法局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活动,今年已是第八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陈耀明表示,“学过法律的人,就不大会犯常识性错误,大学生尤其应该知法懂法,参与法治建设。这8年来,给学生们上法治主题的海报设计课,我也受益良多。”

民法典颁布后,陈耀明要求学生从这1260条中去寻找与生活相关联的选题,每张作品要用4个月时间完成。“我觉得更可贵的是,通过这堂选修课,校内外的学生不仅能学会基本的海报设计方法,还能掌握法律知识,建立法律信仰。”

栏目主编:王海燕 题图来源:市司法局提供

来源:作者:刘雪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文汇   司法局   松江   街道   智囊团   社区   景区   校区   上海   法治   古老   居民   小区   年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