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女子”颜宁教授称:小时候也曾随大流,稀里糊涂学选的生物

“奇女子”颜宁教授称:小时候也曾随大流,稀里糊涂学选的生物!

由于颜宁教授近日宣布自己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此番决议引起网友们不少的关注,当然对于颜宁教授的这一决定大家也是众说纷纭。

为什么说颜宁教授是“奇女子”呢

2007年,刚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没多久的颜宁返回中国,未满30岁的她成为了清华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博导

2014年,在清华执教的颜宁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时间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这是其他实验室做了20年都没做出来的,连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都认为这个成果是“伟大的成就”

之后,颜宁教授又获得了“青年科学家”,大家要知道这个青年科学家每年在全球只评选出5位,可知这个称号的含金量是有多高。

在2017年颜宁教授决定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要知道当时清华大学的生物实验室条件是要比普林斯顿大学好的。颜宁教授“奇”就奇在敢在他人不敢做之事,正因为有这份勇气,为她成功的路上扫清障碍

“奇女子”颜宁教授称:小时候也曾随大流,稀里糊涂学选的生物

颜宁也不是生下来就有主见,在她小时候其实想走的是文艺路线,颜宁教授小时候喜欢看书,小说,童话、神话、古典小说、中外的小说全都看,梦想将来是当一名作家。

之所以选择了生物,是因为颜宁教授小时候学习太好了,本来想报文科的,由于学习太好了,在当时又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被老师揪回来了理科班,小时候颜教授耳根子也软,也并不是讨厌理科,学啥都可以,最后也便学了理科。

至于最后为啥选了生物,颜宁教授自己的回答是:“稀里糊涂”,因为父母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加上家里也没人学过医,就让颜宁选个和生物相关的”,于是最后便稀里糊涂进了“生物系”。

写到最后

从小就有人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颜宁教授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自己坚持钻研某一件事,最后一定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兴趣可以为了学习提供动力,对于一件事的坚持可以让你获得最后的成功。

关于颜宁教授此次回国,你有什么看法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随大流   稀里糊涂   普林斯顿   小时候   教授   女子   生物   清华大学   清华   理科   颜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