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进小区不能卡在物业关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高源

新能源汽车购销火热,在小区安装家用充电桩的需求水涨船高。但媒体调查发现,一些车主的安桩之路并不顺畅,第一关就卡在了物业上。

小区物业亮红灯到底为哪般?从“电容量不够”到“有安全隐患”,再到“有管理风险”,说辞很多。透过这些也不难看出物业方面的心理,业主安装私人充电桩固然方便,但物业不仅要保障正常供电、维护日常管理,还很难在其中得到稳定收益。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建设年代早,设计之初没有为新能源充电设备留下安装空间,更容易出现漏电、着火等安全问题,一旦发生事故,物业难辞其责。给业主“开绿灯”就是给自己“找麻烦”,物业难免不情不愿。

但问题在于,物业职责所在就是当好小区管家,给居民们服好务。遇到困难就推三阻四,看见麻烦就退避三舍,恨不得凡事都能在自己的“舒适区”化解,显然不是服务者应有的态度。更何况现在新能源汽车消费已成大势。多方预测,到2025年我国一半的新车将是新能源车,多家知名车企也宣布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实现全面电气化。可以想见,当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作为标配的充电桩就不仅仅是个人需求,也是必要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如果不加大力度补齐短板,“买车容易充电难”的结构性矛盾只会愈发突出。

“车多桩少”“一桩难求”势必需要解决,而畅通充电桩进小区之路,需要物业方面接受变化、主动作为。从法律上看,国家多部门先后出台文件,明确支持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求物业公司予以协助配合;情理上讲,满足业主服务需求,为业主排忧解难,就是物业分内之事。当然,现实困难也值得正视,相关部门有必要在细化权责分摊的同时,探索一些共赢的破题思路,给物业注入服务动力。比如,泉州相关主管部门对积极进行充电桩配套服务的物业给予适当奖励;佛山提出充电桩强制保险制度,通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实现充电桩运营公司与小区物业利益共享,以此激发小区物业参与维护充电桩的积极性。

充电桩进小区牵涉方方面面,通过进一步厘清关系、共享利益、分担责任,探索一举多得的发展路径,一定能办好这“桩”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物业   小区   泉州   厘清   权责   新能源   业主   利益   需求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