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当前与1994年后的走势太像了,那次走了7年慢牛行情,这次呢?

通过复盘A股30年来的走势,发现当前的A股与1994年开涨的7年慢牛行情有诸多相似之处,历史能够重现吗?

今天给家人们解答两个问题:一是A股能否重现1994-2001的7年慢牛行情;二是A股当下能否开启新一轮牛市。

这副图上下两段走势中第3波上涨之前的走势,有着非常相近的走势结构。

上半部分是1994年开始的历时7年的慢牛行情,第1波上涨之后,做了一个下上下的箱体震荡A,而后开始第2波的上涨,之后又做了一个下上下的箱体震荡B,然后开始第3波的上涨。第一波上涨开始到第2波上涨结束,大致是3年时间。

下半部分是2019年开始的上涨行情,第1波上涨结束之后,也来了一个箱体震荡A,而后开始第2波的上涨,之后也做了一个箱体震荡B。第1波上涨开始到第2波上涨结束,大致也是3年时间。

二者不论是时间跨度、走势结构、还是走势节奏,都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不但有“形似”的走势结构,而且还有“神似”的原因背景。1994年/1999年均有重大政策利好,支持资本市场发展;2019年/2022年,同样有重大政策利好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现在A股处于箱体B震荡结束的节点上,连续大涨之后已经有很多人高呼牛来也,那么A股后面第3波的上涨能不能突破3731点呢?后市能不能走出类似于1994年后的慢牛行情呢?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抽丝剥茧、去伪存真,从本质上来解析问题找答案。

一、股市生态上的区别

1994年--2001年,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经济发展迅猛,货币供应量急剧增加。

从上图可以看出,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GDP的比值,在1990年到2003年期间,直线上升,这说明当时货币供应量增速远远高于GDP增速,外溢出来的资金,大量投入股市,推动股市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走出了7年的长牛市。

2019年--2021年,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一味追求经济增速,更注重高质量发展,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GDP的比值,在2016年之后明显停滞了快速上涨的势头,这意味着当前资金的外溢效应要比1994--2001年时要弱得多。

1994年--2001年,A股规模非常小。当时上市公司数量非常少,总市值也很小,只有3690亿元,推动股市上涨需要的资金规模也小。

2019年--2022年,A股规模已非常庞大。总市值和那时相比简直是几何级的增加,现在A股总市值近80万亿元,是1994年的200多倍,上市公司数量超过4800只,推动股市上涨需要的资金量已经变得极其庞大,可现在M2的外溢效应较1994-2001期间大大减弱,今后要想走出类似于1994年后的7年长牛市不容易。

除非出现大规模的储蓄搬家,或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或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能够为股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推动股市持续上涨。目前来看,条件还不具备。

二、形势局势上的区别

1994年-2001年,全球未发生经济衰退;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迹象越来越明确。世界银行称:全球经济处于1970年以来最严重的下滑,2023年世界或走向全球性经济衰退。

全球经济下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自然是负面的,2022年以来世界主要股指纷纷进入熊市格局。如果明年出现世界银行预测的情况,资本市场还将有一翻动荡。

三、走势强弱的区别

1994---2001,箱体震荡B的位置在箱体震荡A之上,走的上涨中继形态,是强势结构。

2019-2022,箱体震荡B的位置与箱体震荡A重叠,走的是震荡形态,是弱势结构。

结论综合上述三方面的分析,黑马认为当前A股走不出1994年之后的7年慢牛行情,但阶段性反弹行情可期。

A股中线行情深度洞察:

中级反弹行情可期

1.估值低位,技术共振

上证50

上证50跌到了2019年牛市的起点,不论是估值还是位置都来到了非常非常低的位置,技术指标也严重的超跌,市场在重要支撑位展开超跌反弹的预期比较强烈。

沪深300

沪深300跌到了2020年箱体震荡的强支撑位,这一位置同样也是黄金分割的重要位置,技术指标也严重超跌,估值同样处于低位,与上证50一样,有强烈的反弹预期。

大消费、大金融、医疗医药等板块在连续杀跌后存在着超跌反弹的动能,众多大白马、大蓝筹、行业龙头经过一年多的杀估值,调整极其充分,已经具备良好的中长线投资性价比,中长线资金及短线抢反弹资金入场欲望强烈。

2.政策呵护,人气回升

3000点一线就是政策底,上面多次传递利好信号,虽然前面市场反应比较冷淡,但随着股指反弹,市场人气回升,利好的正面激励作用就会体现出来,提振市场信心。

3.美元激进加息预期减弱,汇率贬值压力降低,有利于股市反弹

11月份美联储再次加息75个基点后,市场预期美元加息次数已很有限。美元指数停止了单边升值,本币汇率也停止了单边贬值。周五本币汇率爆拉2.12%,创历史记录。

汇率的稳定,会使得市场情绪逐渐由担忧转向乐观。

结论基本面、技术面、政策面以及市场情绪面四者共振,市场有望开展一波超跌反弹加估值修复的中级反弹行情。

长线行情仍存隐忧

对于中级反弹行情我持乐观态度,但对于长线行情我持谨慎态度。原因有三点:

1.全球货币紧缩的局面没有转变,部分地区和国家仍将持续加息

10月份,欧元区通胀再创新高,达到夸张的10.7%,是1997年以来首次突破10%。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哪怕经济衰退,也必须要加息。

美国核心通胀率仍然居高不下,11月份加息之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暂停加息还为时过早,本轮加息终端利率或将高于之前预估。意思是之后加息幅度可能会降低,但加息过程会延长,加息利率上限比预估要高。鲍威尔的讲话反映的仍是美联储坚决控制通胀的坚定决心,仍是鹰派信号。

全球央行都在跟进加息,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很难走出大牛市,反而要提防一些“黑天鹅”事件的冲击。

2.目前的资金流动性无法支撑起一轮大牛市

全球央行加息的背景下,咱们不可能“大放水”,只能维持适度宽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太多资金溢出到股市。A股历次牛市都是在流动性足够宽裕的情况下起飞的,纵观2005年、2009年、2015年、2019年所诞生的牛市,无一例外均是如此。

3.影响股市走牛的关键性因素还没有消除

全球疫情还没有消退,地缘政治事件还在进行,经济增长还没有恢复,整个大局势上对股市的影响是偏负面的,未来还有不少的不确定性因素。而股市投资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有了“确定性”,就能客观评估长线投资的风险系数,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配置策略。

“不确定性”因素是投资决策中的“变量”,变量太多,就难以做出科学准确的资金配置方案,会让长线投资的风险敞口变大,小资金可以随时撤退,但是大资金就没办法做到这一点,于是只能选择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这就会消弱市场进攻的力度。

坚持深度原创,坚持独立思考,坚持为爱粉们奉献真实客观、富有价值的内容和观点,还请大家顺手点个赞哦。

#11月财经新势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走势   行情   箱体   供应量   中国经济   牛市   货币   股市   年后   资金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