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创投业务董事严驰晨:新能源是未来20年最确定的产业机会 - REAL科技大会

记者 | 伍洋宇

编辑 |

11月7日,由界面新闻主办的2022REAL科技大会在深圳举办,本届峰会主题为“新·中国创造”。碧桂园创投业务董事、保碧新能源联席总裁严驰晨应邀作了《互联网级别的产业机遇 应用侧视角看碳中和的机遇》的主题演讲。

“如果能支撑一个行业超过十年维度的确定性机遇,最大的因素来源于长期政策的确定性。”根据这一逻辑,严驰晨认为新能源是未来20年最确定的产业机会——在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光伏发电的规模提升成为一个明确目标。

他判断,未来十年,整体的光伏新装置容量将会持续快速增长,大概占据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产业快速扩容之外,中国光伏产业将从一开始“两头在外”的窘境,逐渐演化为全球清洁能源最大的应用市场。

在国家战略和产业支持之外,光伏行业也具备三个维度上的优势特征。

首先是经济性。光伏发电的成本未来将肉眼可见地大幅下降,初步实现可与当地燃煤发电同平台竞争;其次是普适性,在原料角度,光伏所需的主要原料之一硅元素在地壳中占比超过20%,在应用侧,光伏适用于沙漠、湖泊、丘陵、山坡、屋顶等各类场景,具备广泛的普适性;第三是社会性,光伏推动人们生活方式产生改变,随着光伏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将从能源供应受限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从商业投资角度判断,光伏行业自身的发展有它独特的产业和经济背景。”严驰晨认为,反倒是“清洁能源”这个名词本身所代表的环保和清洁属性,并不是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在他看来,光伏行业经济性、普适性以及社会性等属性的叠加,使得一个类似于互联网级别的人类基础设施迭代的巨大机遇出现。

不过,新技术之所以能够成为新兴人类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其背后也有独特的经济和产业逻辑。

严驰晨同样从经济性、普适性以及社会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在经济性方面,商业机遇在更便宜的信息交换方式和能源使用方式;普适性方面,新能源所形成的大市场在于其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以打破传统依赖的高门槛资源以及发输配售的传统模式,以及传统交互的时间空间高门槛的限制,保证实时性与交互性;社会性方面,新能源行业的衍生网络和入口价值,将打破能源供给束缚,加强能源交互,带来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产业居住形态,推动创新和智能化等。

应用侧的另一个机遇来自于产业链技术迭代和红利外溢。严驰晨认为,上游在经历供给短缺、大幅扩产后将进入供给释放阶段,预期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在2023年出现产能过剩,同时利好下游应用环节。

此外,产业链红利的第二点来自于产能阶段性大规模释放。“根据行业协会的数据,预计在2023年左右逐步进入释放。”严驰晨说,“这也必然会带来下一个阶段,包括供给价格的竞争,也包括知识路线的竞争。”

新能源在应用侧的机会也有具体的表现形式,严驰晨将其总结为三个“一体化”。

首先是建筑光伏一体化,它区别于集中式光伏的完全标准化,建筑光伏美观化、轻质化、预制式趋势将逐步显现。其次是光储充一体化,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系统结合建设微电网,进一步体现分布式能源的赋能性,可供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实现经济最大化;第三是综合能源系统,面向未来的能源形态,通过源储网荷融合一体,建立网格化单元能源互联网系统,涵盖光储直柔(太阳能光伏、储能、直流配电和柔性交互四项技术的简称)多项功能。

严驰晨总结称,光伏在应用侧的机遇是和应用场景紧密结合的,从单一的电源最终将演化为综合能源系统。

他同时指出场景视角下建筑场景的特殊性。从碳排放的角度,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大概占全社会碳排放超过50%,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建筑材料和下游的建筑运行能耗环节。

“综合来看,建筑空间在宏观上是碳综合最大的场景,从产业角度其实也是光伏在应用侧最大的场景。”严驰晨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新能源   产业   维度   社会性   机遇   场景   董事   能源   大会   未来   业务   机会   建筑   经济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