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中老年人:年过50岁,“常食5宝,多做1事”,比运动更管用

经历过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物资匮乏的一代人,现在大多数都已年过50,步入中老年阶段,而这一代的人大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节俭。勤俭节约固然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身体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各种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这个时候就不能太节俭,为健康着想,要多吃些对身体有益的食物,多做对身体有益的事,记得“常食5宝,多做1事“,让身体越来越好。

“食5宝”

1.怀姜

很多人都不喜欢姜的辛辣之味,一说吃姜就会面露难色。但姜的营养价值很高,尤其是姜中的佼佼者——怀姜,营养更是普通姜的好几倍,合理地吃对身体大有好处。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经常吃怀姜好处多多。

直接吃怀姜较辛辣,不如喝由它制成的饮品,就像七度方怀糖膏。它里面加入怀姜、蜂蜜、红糖、红枣等多种滋补的食材,营养更加丰富,而且在多种食材的作用下,很好地中和怀姜的辛辣之味。

七度方怀糖膏传承古法工艺,经过上百小时文火熬制、提炼而成,最终提炼而成的都是食材的营养精华,以及被煮的软糯的果肉,因此膏体红润浓稠,还能拉丝,而且口感香甜。口渴的时候喝上一杯,解渴的同时,还能给身体补充能量。


2.豆腐

豆腐是生活中常见的豆制品,是许多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常吃对身体有许多益处,被誉为”植物肉“,历来受到人们的欢迎。

豆腐单吃比较乏味,而且豆腥味较重。可以尝试做成酸甜可口的茄汁豆腐来吃。顾名思义它所需要的食材主要就是豆腐和番茄,再辅之以适量的鸡蛋、大蒜、耗油等食材,经过合理搭配,放入锅中炒熟即可。

刚出锅的茄汁豆腐,首先香气飘满整个房间,其次光看着就让人直流口水,鲜红的番茄汁包裹着豆腐和鸡蛋,色泽诱人。吃起来酸酸甜甜的,软软嫩嫩的,特别下饭,也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吃。

3.酸枣仁

大家都知道,年龄越大,睡得越少,而长期睡眠不足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损耗很大。因此睡好觉很重要,建议中老年人日常可以吃一些酸枣仁类的食物,来为睡眠保驾护航,就像三川归酸枣仁丸

它除酸枣仁外,还添加茯苓、桑葚、桂圆等食材,经过合理的搭配,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最大程度地发挥出食材的营养。同时还专门选用营养丰富的蜂蜜来中和酸枣仁酸涩的口感。

因此三川归酸枣仁丸吃起来酸酸甜甜,软糯细腻,入口即化,还带着一股食材特有的香气,沁人心脾,营养又好吃。而且每一颗酸枣仁丸都用金色锡纸包裹着,保鲜的同时,还干净卫生,方便携带。

4.鱼肉

许多中老年人在饮食上有一个误区,认为年量越大越要吃素,吃肉容易三高。其实不然,素食中的营养物质是有限的,需要吃肉来给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因此老年人在吃肉时只要记得少吃“红肉”,多吃“白肉”就行,比如鱼肉。

鱼肉嫩而不腻,且营养价值高,很适合中老年人吃。推荐给大家一道营养清淡的鱼肉做法——清蒸鲈鱼。它所需的食材和做法也都很简单。主要用到新鲜的鲈鱼,以及葱姜等调味料。

做成的清蒸鲈鱼肉质鲜嫩,鲜香美味,没有一点腥味,和饭店里面的没有任何区别,关键鲈鱼的刺也很少,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吃,解馋的同时,还给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

5.黑米

黑米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帝王都把它作为宫廷的养生珍品,称为贡米。因此,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还被称为“长寿米”,常吃对人体有许多好处。

但黑米不易煮熟,也不利于中老年人消化吸收,不妨试试七度方五黑糕。它在选材和制作上都对中老年人十分友好。甄选黑米、黑豆、黑芝麻等5种黑食材,营养丰富,也没有任何添加剂。并采用传统方式,纯手工制成。

因此七度方五黑糕吃起来软糯绵密,微甜不腻,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谷物清香。每一个五黑糕都十分的小巧精致,乌黑的糕体上还撒一层糯米粉,吃的时候不粘手,一口一个,营养又解馋。

“做1事”

1.定期体检

许多中老年人都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认为体检还要花钱,因此不愿去体检,只有生病的时候才会去医院,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等到病情严重的时候再去医院往往就要花费更多的费用,更长的时间才能治好,倒不如提前检查,提前预防,这样也能少遭罪,费用也更小。因此,中老年人一定要记得定期体检。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步入中老年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因此,这个时候别想着省钱,记得“常食5宝,多做1事“,让自己顺顺利利地度过中老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中老年人   糖膏   鲈鱼   辛辣   鱼肉   中老年   管用   豆腐   营养   身体   酸枣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