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nm工艺、自研32核心!国产x86 CPU来了

国产x86 CPU已经落地?事实上,在自主研发、国产替代化这条路上,国内芯片企业一直都在努力。

16nm工艺、自研32核心

作为国产处理器的代表,兆芯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消费级处理器“开先KX-6000G”。


开先KX-6000G系列延续了2019年发布的开先KX-6000系列的16nm制造工艺、代号“陆家嘴”的x86/x64 CPU架构,HFCBGA封装,尺寸从35x35毫米缩小到33 33毫米,厚度减少26%。


集成GPU从C-960升级到C-1080,重点是图形API升级到DX12、OpenGL 4.6、OpenCL 1.2(之前分别是11/3.2/1.1),同时仍然支持4K超清分辨率、硬件加速视频编解码,VGA、HDMI、DP、eDP视频输出,最多三屏显示。


兆芯宣称,开先KX-6000G系列的图形性能提升了4倍,能效比提升了60%,待机功耗降低了50%。


目前,已有多家合作伙伴完成了基于开先KX-60000G的硬件平台开发、软件兼容性测试等工作,相信很快就能看到实际应用。


除了面向消费级的开先KX-6000G系列,兆芯今天还发布了同样x86架构、面向服务器与工作站的“开胜KH-4000系列”,拥有全新设计的自主架构,规格性能都实现了极大的飞跃。


开胜KH-4000系列延续了上一代KH-3000系列的16nm制造工艺,但是架构从“陆家嘴”升级为“永丰”,支持全新自主互连技术ZPI 3.0,核心数量从8个一举增加到32个,同时提供16核心12核心版本。


兆芯开胜KH-40000系列处理器适用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视频处理、数据库备份、高性能存储、超融合一体机等解决方案的搭建和部署,可支撑行业应用平滑迁移和快速落地等诉求。


7999元的兆芯笔记本已上市


从CPU量产到终端产品上市,兆芯离消费者究竟有多远呢?事实上,在信创国产化大潮下,搭载国产处理器+国产麒麟OS系统的PC早已在终端消费市场开卖。


以联想开天N7系列为例,其使用了完全国产化的兆芯x86处理器及国产麒麟OS系统。



配置方面,它配备了兆芯ZX-E6640MA处理器,应该是兆芯KX-6640MA衍生出来的版本,4核4线程,2.2GHz到2.6GHz频率,搭配国产麒麟OS系统。


其他方面,开天N7系列笔记本还有16GB内存、512GB SSD、指纹识别开机键、61Wh大电池。目前在官方旗舰店已经开卖,价格为7999元,客观来说性价比并不是很高。


这样的价格确实算不上便宜,而联想在产品介绍中,更多还是主打开盖即开机、快速充电、充电宝模式等功能特性,对于国产x86 CPU性能并没有过多提及。


性能堪比酷睿i5


国产x86 CPU性能究竟如何,更多还是得看消费级的KX-6000G系列,据兆芯透露,KX-6000系列的整体性能与英特尔7代酷睿i5系列相当,而在KX-6000G系列发布的同时,网上也流传出了其性能测试图。


从3Dmark11的测试截图看,KX-6000G的核显型号为ZX C1080,P模式图形单项成绩超过了1000分,稳坐国产GPU头把交椅,对比C960大约250-260左右的成绩,提升幅度高达3倍。


另外还有glmark2的测试结果,总分3116,不少单项跑到了4000fps以上,最高的还有超过5000fps,表现相当可以。来到CPU性能上,目前只有7zip的测试,多核成绩来到了12000以上,同样对比KX-6000四核产品,成绩上涨了接近30%,提升也非常明显。


单看跑分成绩,这一次兆芯KX-6800提升还是挺明显的,这也是国产自主芯片第一次在频率上突破3.0GHz,希望这次里程碑式的成就可以给更多国产自主芯片很大的信心。


信创国产化的核心


CPU行业高壁垒大赛道,产品性能、生态和生产制造是突破海外垄断的关键:CPU技术迭代快速,2015-2021年全球CPU巨头保持20%左右高研发费用率。CPU生态包括硬件产业链生态和软件生态,一旦形成,十分稳固,靠纯商业手段很难打破。CPU赛道空间广阔,2020年国内桌面CPU出货量约5000万片,服务器CPU出货量约700万片。


全球CPU市场主要有Intel和AMD两大巨头垄断,2021年两大CPU巨头Intel和AMD营收合计超过900亿美元。中国国产CPU最强性能相当于海外巨头中端产品,生态建设相比于海外巨头仍有不小差距,芯片代工制造换届国产化率较低,是海外“卡脖子”重要环节。



目前,国内共有海光信息、兆芯、龙芯中科、华为鲲鹏、飞腾信息和申威科技六家国产CPU厂商。六家国产CPU厂商均进入信创名录,获得工信部信创的认可。


随着信创走向深水区,国内CPU的竞争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于CPU性能和生态都与全球巨头有差距,基于国产CPU和操作系统的电脑,给人以不好用的印象。


但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向前演进的难度越来越大,以及国产CPU公司设计能力越来越强,国产CPU无论是性能还是使用体验都已经从难用转向可用甚至好用的阶段。


尤其是在一些垂直领域,要满足不同行业对CPU的性能和功耗需求,需要提供嵌入式、桌面、高性能等从端到云不同类型的处理器,而这些赛道将成为国产CPU崛起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开先   麒麟   核心   巨头   处理器   自主   生态   性能   成绩   工艺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