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后没奶吃,看我们吃什么长大?

如果有人问你,你是吃奶长大的吗,你可能会说这是废话,谁不是吃奶长大的?那我就告诉你,我就不是吃奶长大的,我是靠喝玉米糊糊长大的。

我出生在1960年冬季,正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能活下来这是我最大的幸运,父母虽能吃“饱”,到那是毫无营养的“瓜菜代”。母亲生下我,她自己一点奶水也没有,父亲就想办法,给我熬玉米糊糊,熬熟以后往里放点红糖搅匀。由于没钱买奶瓶,再说,玉米糊糊太稠,胶皮奶嘴口小,婴儿嘬不动,母亲说,玉米糊糊熬好并放到不烫了,她就用手指挑着玉米糊糊往我饥饿的小嘴里一下下地抹。玉米糊糊,这是那个时期最贵重的食品,大人没有资格吃的,他们靠吃糠咽菜活着。我就是妈妈用手指挑着加了红糖玉米糊糊一口一口地喂大的。父母都说,我能活下来真是命大。长大后发现,那个时期农村出生的人都比较清瘦,可能与饮食条件差有关。

四年后,大妹出生。隔三年二妹出生。又几年,老妹出生。我的妹妹们比我幸运多了。母亲虽然依然没有奶水,可家庭的经济条件好了,打糊糊不再用玉米面,而改用更有营养的“小米面”。那时生产队年年都种植谷子,把收获的谷子碾成小米,再把小米磨成小米面,再把小米面在铁锅里炒熟(或许是焙干),然后放到一个器皿里。孩子饿了,舀几小勺小米面放到粗瓷饭碗里,用开水沏开,再加一些白糖(那时已有白糖了,比红糖贵),并用筷子快速搅匀,等温度适合了,妈妈便拿出一种特殊的奶瓶,奶瓶是两头尖中间有个大肚子的玻璃瓶,尖头处是奶嘴口。妈妈便把一个瓶嘴含到嘴里,另一个瓶嘴口放进小米面粥里,母亲用匀力呼呼一吸,一碗粥,就进了瓶肚子里了。然后把一头套上胶皮奶嘴,手擎着奶瓶,将奶嘴放进妹妹嘴里,妹妹就会咕咚咕咚地吃起来。我很羡慕妹妹们生得比我晚,她们能喝上小米面的粥,而且里面放的是白糖,居然还有了大肚子的玻璃奶瓶。所以,到有小妹妹的时候,有时妈妈没时间,就由我来为小妹沏粥喂“奶”,有时故意多沏一点“奶”,等小妹妹吃不了剩下的时候,为了避免浪费,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含起奶嘴,吸吮奶瓶里的流体美味。有时还会把眼睛闭起来,想象自己儿时的状态,感受母亲温柔的目光。

等到我结了婚,有了孩子,爱人表面看起来丰满的要命,可就是喂不饱孩子,孩子经常以大哭来诉说他肚子饿了的感受,可我们当时没有听懂,还以为生病了。后来才知道,是孩子妈妈的奶太稀,孩子吃了不扛时候。于是,我就给孩子买了袋装奶粉,完达山的,一袋500克,八块钱。还买了一个摔不破的白色塑料奶瓶,上面还带有刻度,也是八块钱。孩子八岁的时候奶瓶还在。这可是真正沏过完达山奶粉的“奶瓶”,以前的奶瓶都应该叫粥瓶才对,因为根本没盛过奶。我儿子喝奶粉喝了好几年,现在也爱喝,见了奶粉罐或奶粉袋总想打开,不用沏,总是喜欢干吃几口。如今他脾气不随我,显得有些拧,不知是不是因喝牛奶而受了牛的遗传。

儿子结婚后,小夫妻为我们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孙子,一个可爱的孙女。也全是奶少几乎全靠喂奶粉。他们一罐的奶粉钱,我幼年的三年都用不完。孙子孙女的一个奶瓶,每个都一百多元,连大人不小心再加孩子玩,摔碎已经不计其数了,单个孩子的奶瓶钱加起来至少上千元了。我曾提议奶瓶用塑料的最好,皮实、耐用、关键是便宜,摔碎了不心疼。那俩小夫妻有蔫主意,不管你说什么,他们只认准了一个地方“孕婴童”。就买贵的玻璃瓶,说是材料干净无毒,用着放心。可我总是感觉有点亏心。

我是玉米糊糊喂大的,可我儿子却是喝国产八块钱一袋的完达山奶粉长大的,他从来不喝玉米面粥。而我的孙子孙女却是喝着几百元一罐的奶粉长大,可连玉米面糊糊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这就是过去与现在的生活距离。但是生活有差距,亲情无距离。只要看着孩子们建康成长,即使我每天还喝玉米糊糊也是一样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小米面   玉米面   孙子   奶嘴   奶瓶   奶粉   糊糊   玉米   母亲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