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究竟是养胃,还是伤胃?医生:不止喝粥,这3个习惯也不养胃

“医生,应该没大事吧。为了胃部健康,我每天都喝粥的。”

面对患者刘大爷坦然的神情,我拿着检查报告直犯愁,检查报告显示是胃癌,由慢性胃炎发展而来。

“根据检查报告,有胃癌的嫌疑,还需要再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诊。”

刘大爷是位农村人,前些年总出现胃胀、胃痛的情况,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慢性胃炎,后来进行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好了不少,这位患者便没有再继续服药,也没有去医院复诊,反而是听说喝粥能够养胃,一日三餐开始喝粥。

但是近段时间,胃痛的情况却加剧了,于是去当地的市医院进行检查,医生怀疑有可能是胃癌,于是又让他来到广州检查,这一查果然就是胃癌。

拿着检查报告,刘大爷始终不明白,都说喝粥养胃,为什么他喝粥反而会胃癌了呢?

一、喝粥究竟是“养胃”,还是“伤胃”?

对于胃不好的人群来说,我们医生并不建议长期喝粥。

粥是半流质的食物,它不需要胃部进行过渡的消化就能够被人体快速的吸收。确实,从短期来看,这种半流质的食物能够降低肠胃的负担,但是长此以往这种食物会降低胃部肌肉的蠕动,从而导致胃动力不足,反而会退化胃部的消化功能。

除此之外,粥大多都是糊化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极低,甚至没有,从营养上也很匮乏。

因此我们不建议大家长期喝粥养胃,当然对于胃病急性期的患者,可以适量的进食粥类,来缓解胃部的压力,减少胃痛的症状。

二、刘大爷是因为喝粥导致的胃癌?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说明胃癌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胃癌的发生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部分胃部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直系亲属中有患胃癌,亦或者长期生活在煤矿、石棉、橡胶等环境下,再加上饮食习惯十分不规律,喜欢进食腌制这类的食物,就是我们说的胃癌高发人群。

而上文中的刘大爷患有慢性胃炎,患胃癌的几率相对普通人来说较高,再加上刘大爷健康知识薄弱,没有进行系统的治疗,而且还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说这2方面的原因诱发了刘大爷胃癌的发生。

所以刘大爷的胃癌并非是因为喝粥所导致,而是慢性胃炎长期得不到好的治疗而导致。

三、这3个养胃“陷阱”,你还跳过几个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胃癌患者高达1.2亿,每年大约有16万胃癌患者死亡,约占了全球胃癌死亡人数的50%,毫不夸张的说全球一半的胃癌患者都在我国。

而胃癌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那些你以为“养胃”的行为,其实恰恰正在伤害你的“胃”。

1、长期大量吃碱性食物

很多人认为碱性食物可以中和胃酸,从而减少对胃部的伤害。但时间长了会影响胃部的PH值,降低胃部的消化能力,也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胃部的健康。

2、粗粮摄入太多

近些年,关于吃粗粮更健康的说话一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但粗粮中维生素B1和膳食纤维含量非常非常,少量的食用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但纤维素无法消化和分解,过量食用容易引起肠道阻塞,甚至会延长胃部的排空时间,造成胃酸反流,不利于胃部的健康。

3、吃太多水果

中医讲,水果大都性凉,进食太多不利于脾胃消化。其次,像柠檬、山楂、猕猴桃等等酸性的水果,还容易出现反酸的情况,刺激胃粘膜,加重胃溃疡。

另外,过甜的水果,例如菠萝、荔枝等等,可能会造成胃部高渗,加重胃部疾病。

俗话说过犹不及,任何好的东西吃多了都不一定有好处,所以无论是、碱性食物、水果还是粗粮,适量的进食就好。

四、胃炎患者,如何养胃?

竟然养胃存在这么多得误区,那么胃炎患者应该如何养胃呢?

1、按时吃饭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选取了115名平均年龄在33岁的女性,并对他们一周的饮食和身体进行数据记录,发现不规律饮食会加重胃部的发生。

2、多吃温补类食物

胃和我们的身体一样,也害怕寒冷,所以为了胃部的健康,在冬天这种寒冷的季节,建议多吃温补类的食物,例如羊肉等等。

3、保持愉悦的心情

胃又被称为情绪器官,一个愉悦的心情有利于胃部的健康。

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拥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脾胃,有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养胃应该渗透到生活中的点滴之处。

参考资料:
[1]程志强.引发胃癌的原因有哪些?[J].抗癌之窗,2012:48-48.

[2] 食物也分酸碱性?[J].健康大视野,2017:96-101.

[3] 李艳.胃不好的人该如何养胃?[J].山西老年,2014:58-5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养胃   胃部   脾胃   粗粮   胃癌   胃痛   患者   食物   水果   习惯   医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