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回家

今天看到好多小朋友,爸爸还有妈妈们徒步回家的视频。

不同于我们想要的徒步旅行,这更像是一场大逃亡。


一群不大的孩子,结伴同行,他们避开歧视、避开人群,避开村庄,避开怜悯和同情,一步一步走往家的方向。

疫情刚来的那年,武汉也经历了一场大逃亡,那个时候大家更多的是恐惧,是对病毒未知的恐惧。因为没有哪一种病毒可以把一座城叫停,临近年关,却生生封了一座城,可想而知,历史书上的瘟疫也不过如此,村庄尽毁,无人生还。面对生的希望,大家怎会安安静静等死亡。

三年里我们以为的过去却总是过不去,核酸成了常态,行程码比身份证用的勤快。一波一波的病毒,让我们变得没那么期待。


哪怕如此,年初的上海疫情,面对那么多人从上海归来,评论区还是有很多愤慨。为什么不等疫情稳定了再离开?为什么要把病毒带回来?为什么有疫情的地方出得去进不来,没疫情的反而出不去进得来?

也许,我们知道疫情很难离开,却仍然愿意相信管控就真的可以把病毒管控起来。

可是,这次郑州的逃亡,更多人已经没了三年前的那种对于病毒的恐慌,因为对于病毒,我们有一定的了解。只是病毒之下的人心,我们却无从知晓,未知的恐惧转了方向,更加不知去往何方。

并且,大家也没了年初时的愤慨。戾气不在,是因为更多人体会到了生死关头,除了自救,一切都不会好起来。三年,太多人明白了感同身受,明白了一粟皆沧海,明白了活着的无奈和徘徊。


正如狄更斯《双城记》里所写:“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有多少家里的顶梁柱是车贷房贷压的喘不过气,老人孩子都满眼看着自己,家庭的重担得不到喘息,工作本磨没了脾气,病毒又来侵袭,自由得不到普及,衣食无处商议。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面对这次逃离郑州的同胞,路人更多的是自动补给粮水。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哪怕大家都知道大规模人员流动会带来什么,还是会想让这些孩子早日还乡。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一个有意躲避人群,一个有意在有可能路过的地方支援一方。


这就是最好最坏的时代,像先前的每一个时代一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兵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荣光。

我们也终将会迎来希望,像回家的路一样 ,积极向上。除去千百里奔波的恐慌,哪怕家里的方舱,都是我们前进的曙光。

这次大逃亡,不想控诉资本家的无良,希望能有人出面安抚一方,也好让孩子们有食有粮,回家而不是逃荒。

希望遇到的人能给出自己的一份善良,阻拦的人能给出安身的立场,若不能,就不要断了他人求生的希望。

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有裁量。

大家好,我是非非,昨日非非,感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双城记   郑州   愤慨   疫情   上海   恐惧   病毒   孩子   更多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