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我,今年正式成为一名新手妈妈,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宝宝,缺乏休息,熬夜脱发成为必然;另一边是观念相悖的家人,缺乏理解,矛盾冲突一触即发。
产褥期期间(产后42天内),我的情绪状态逐渐变得焦躁不安,起初是心里特别敏感,遇事特别容易伤心流泪,加上宝宝出生因黄疸高住在保温箱,无法陪护,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能当好一个妈妈。
产后半个月,情绪状态逐渐演变成悲观绝望,严重缺乏睡眠,每天昏昏沉沉,胡思乱想,每天睁开眼看到的世界就是昏暗的,绝望的,甚至想过从楼上一跃而下。
据有关学者研究,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的概率竟然高达45%,其中有将近30%的宝妈有过自伤的想法。那么怎么判断是否存在产后抑郁?可以选择专业的测试-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也可以对比一下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1、食欲不振;2、失眠;3、抑郁;4、焦虑;5、疲惫
如果存在以上情况,那很大几率是有抑郁的倾向,建议各位宝妈和家人一定要重视。
产后抑郁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影响家庭和睦,一边是欢欣雀跃的家人,一边是身体存在伤痛的自己,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毕竟有对比就有伤害。
其次会影响宝宝的哺育,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初乳的质量和产后抑郁有关。大多数医院会建议让宝宝在产后48小时内吸吮,便于及时下奶,但是患有产后抑郁的宝妈,初乳里面的TGF-β1和TGF-β3会水平降低,影响宝宝健康发育。
所以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快乐的妈妈,这样才会有个健康的宝宝。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有哪些(尽量提前避免)?
有学者表明,新产程标准对产后抑郁存在影响:产程时长延长增加了产后抑郁风险。那些第二产程超过2 h、分娩方式不符期望、母乳喂养意愿强烈但结果不符预期的宝妈都会有产后抑郁的倾向。
对于“二胎”宝妈来讲,年龄 35岁、高危妊娠、无职业、睡眠不好、产前抑郁、婴儿出现健康问题、与公婆关系差、婆家人照顾产褥期等等,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增加宝妈产后抑郁的风险。
如何应对产后抑郁?
1、获取家人的理解和情感交流。家人尤其是老公的感同身受让宝妈会觉得如沐春风,很温暖,更有力量,经常保持一定的交流会促进感情升温和情绪稳定。
2、坚持夫妻不分房,共同带宝宝。不把带娃的重担交给宝妈,让宝妈轻松育儿。
3、由宝妈决定如何带孩子。大多数家庭会对育儿问题指手画脚,你一句我一句,导致矛盾冲突激增,宝妈是最了解宝宝的人,凡事一定要以宝妈意见为主。
4、降低期待,不做完美妈妈。宝妈对自己要求要低一点,你不是万能的,不要包揽所有工作。
5、对产后抑郁有一定的科学认知。科学认识产后抑郁,不畏惧,不胆怯,直面问题。
6、鼓励宝妈及时宣泄自己的情绪。可以和家人倾诉困难,或者大哭一场,及时释放负面情绪。
7、积极锻炼身体,快速恢复身材。
8、避免婆家人照顾产褥期。尽量由月子中心或者月嫂照顾。
9、寻求专科医生帮助。如果无法控制情绪,可以选择及时就医。
我的产褥期,真的是一度崩溃到无法自拔,天天“以泪洗面”。
现在的我,看着怀里乖巧可爱的天使宝宝,可以长叹一声“为母则刚”!
参考文献:
【1】金文岚, 陈志青,and 许国勤."“二胎”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30.09(2022):1619-1624. doi:10.13404/j.cnki.cjbhh.2022.09.011.
【2】程苾恒, 吴莲芝,and 王高华."新产程标准下产后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 doi:10.14188/j.1671-8852.2021.0921.
更新时间:2024-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