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就是最好的“教室”,不上蒙氏学校,也能让孩子接受蒙氏教育

文丨福林妈咪

蒙台梭利创立的幼儿教育法,在二十世纪的时候风靡了整个世界,为大众所熟知的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都是曾经的“蒙氏儿童”。

近些年,国内也开始盛行蒙氏教育,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了解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他的理念中,填鸭式的教育是不可行的,应该通过具体的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等形式,形成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

在这种理念下发展出了蒙氏教室,它像一个社会雏形一样,让孩子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和学习,从而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的目的。

所以很多人心目中的蒙氏教育,就是专门的蒙氏教室环境,好多所谓的蒙氏教具,每次去上课,可能也看不到孩子学了什么,但价格却非常昂贵。

而且,蒙氏学校毕竟是少数。

那么,不上蒙氏学校,孩子就不能接受蒙氏教育了吗?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父母可以在家庭教育上着手,其实我们的家庭,就是一个天然的教育环境,家里的人,就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家里的东西,就是孩子的发展感官的教具。

蒙氏教育的几个原则,父母需要掌握:

原则一:以儿童为中心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发展节奏。

我女儿和邻居家女儿差不多大,我们家孩子9个月的时候自己能扶着沙发站起来,邻居家的孩子10个多月时依然喜欢在地上爬。

那段时间邻居很郁闷,她生怕孩子比别人走路晚。所以总是扶着孩子强迫孩子去走。持续了一段时间,孩子还是没有自己走路的意思,邻居也就放弃了。

可没想到没过多久,孩子突然就自己扶着桌子走路了,慢慢的,不扶东西也能走几步,越走越稳。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让自己慢下来,也让孩子慢下来,放松下来。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急于求成的功利心而强求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气质。

很多父母偏执地以为某种个性是不被社会需要和接受的,并为此感到焦虑、失控,极力想要孩子改变。

为什么总是按照社会规范希望的样子培养一个别人眼中完美的孩子呢?

有一项关于儿童个性差异的研究,把孩子归为难养型、易养型、慢热型三类。其中难养型和慢热型两种孩子总是让父母感到很吃力。

难养型宝宝

难养型宝宝也叫高需求宝宝。这一类宝宝总是出现各种状况,睡觉喜欢抱着睡,吃饭总是不配合,情绪多变,很多父母被折腾得没有耐心、抓狂、疲惫不堪。

难养型宝宝的父母可以这样做:

1、多带孩子去户外,帮助他们消耗体能和旺盛的精力。

2、当孩子静下来时,引导他们专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3、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家中环境和人员也不要经常发生大的变化。

4、家庭活动计划要提前告知孩子。

慢热型宝宝

慢热型宝宝就是我们常说的害羞宝宝或者内向宝宝。这类孩子对社交存在一定恐惧,容易受到惊吓,人多时会感到焦虑不安,进入新环境后需要熟悉很久才能融入其中。

我们要知道,内向并不是缺点。

慢热型宝宝的父母可以这样做:

1、允许孩子接受适当的外界刺激,循序渐进帮助他们克服社交恐惧。如果父母一直站在身边小心保护,或者一下给的刺激太多,都会适得其反。

2、到了一个陌生环境,不要求孩子迅速融入,给让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和熟悉,待孩子放松下来,再引导他和别人交流、互动,直至融入其中。

3、培养孩子独立社交的过程,也是父母慢慢退出的过程。但一开始,不要退出得太彻底,站在孩子回头能看到的地方,给他勇气和力量。

原则二:不“教”的教育

想做蒙氏爸妈,如何做好家庭观察。

有人说,观察还不简单吗?

是啊,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很少有父母愿意专心去做。

因为很多人生活节奏过快,已经失去了观察和反思的习惯和能力。

如果你想好好观察自己的孩子,重新认识他,那么你可以尝试这么做:

观察的时候,要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暂时忘掉自己工作上的烦恼和压力,专注于眼前,静下心来与孩子相处,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的孩子。

原则三: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营造一个对孩子友好的蒙氏家庭环境。

除了观察,环境设计也是蒙氏教育的重要方面。

3岁以前,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

什么是对孩子友好的环境,就是适应孩子自主发展的。

如果可以,在家里单独为孩子布置一个自由活动的区域,父母不要自以为是地打断孩子的自发探索,不再以爱的名义阻碍孩子独立发展。

蒙氏早教1岁婴儿手抓认知板男孩益智力小童2-3岁半女宝宝拼图玩具 19.9 购买

给孩子买一些锻炼感官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玩具。

在这个自由区域里,没有安全隐患,没有成年人的过度干涉。孩子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一切,体验独立自主的愉悦感。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蒙氏教育很遥远,但这其实就是一种教养思维,让我们打破既有的思想壁垒,重新认识并接纳孩子,顺应孩子发展的规律,让他们自然成长,快乐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家庭   教具   社交   教室   家里   父母   原则   能力   宝宝   环境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