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发展面面观

天津滨海新区崔庄古冬枣园是农业农村部第二批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大港太平镇崔庄村,整体保护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含600年以上枣树168棵,400年以上枣树3232棵。崔庄古冬枣园系统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承载着崔庄生产生活的历史演变,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是农业物种、生产技术、自然景观的活态化呈现,也包含水土保护、生态平衡、民俗风情等道法自然,极具考古价值、农艺价值和研究价值。



1//天津崔庄古冬枣园历史起源及演变


相传,明朝时为治理水患,明孝宗命人在南运河上开挖分洪河道,此河源于兴济镇,出青县过黄骅,入太平镇境内,经崔庄村向东流入渤海,故称兴济河。明孝宗原配为张氏,后册封为后,张皇后诏谕胞弟张鹤龄、张延龄督办挖河一事,至今人们称兴济河为娘娘河。据说在娘娘河开挖过程中,河工们经过崔庄村时饥渴难耐,正巧发现一片枣树林,于是河工们纷纷摘枣充饥止渴,不曾想这些枣酥香甜脆,非常好吃。后来,张鹤龄、张延龄听说此事后,让河工们带路来到这片枣树林中摘枣品尝,对这些枣的口感也是赞不绝口。为了留住这片枣树林,兴济河(娘娘河)改变了走向,绕过了这片枣树林。


开挖兴济河完工后,张鹤龄、张延龄为讨好孝宗皇帝和张皇后开心,每年都在冬枣成熟的时候,命人从崔庄村的枣树林采摘上好的冬枣送到皇宫,敬献给孝宗皇帝和张娘娘品尝,如此一来,崔庄村的冬枣就成为了皇家的“贡品”。张娘娘家乡的人们知道张娘娘爱吃家乡的冬枣,就大面积种植枣树,张娘娘也命人在崔庄村一带建立了“皇家枣园”,省亲的时候随孝宗皇帝到“皇家枣园”中采摘品尝,游玩嬉戏。



新中国成立初期,崔庄村及其周边仍有很多百年古冬枣树,树形唯美,枝繁叶茂,果实硕大,香脆可口,凡吃过这里冬枣的人们都以“个大如梨、皮薄质脆、落地而裂”来形容。但是,由于当时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社会情况复杂,加之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匮乏,这样的国情村情决定了农业生产功能的单一性,也就决定了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依赖主要是为了满足温饱,即便是有一些商品交易或交换,终究是为了购买或换取口粮,因此当时的种植冬枣树的果农在栽培管理上颇为粗放,对具有百年历史的冬枣树的保护意识更是十分缺乏。


因此,崔庄古冬枣园里的冬枣树遭遇过两次大的毁坏,第一次是1958年大炼钢铁的背景下,人们大量砍伐古冬枣树,用于烧炭,熔炉炼钢,大概砍伐了当时古枣园枣树总数的三分之一;第二次是因为自然灾害,1963年洪水泛滥,古冬枣园低洼处的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冬枣树长时间浸泡雨水里,导致部分古冬枣树死亡。


崔庄古冬枣园枣树至今虽已有数百年树龄,经过精心的管理和保护,每年都是硕果累累,除了发挥着原有的生产功能外,还延伸拓展到采摘旅游,每年都会迎来不少游客,持续为这里的百姓造福,也成为崔庄村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


2//崔庄冬枣的产品特征及价值内涵


崔庄冬枣不仅果大核小、果皮光亮、色泽鲜艳,而且皮薄肉脆、酸甜适口,具有补血补气、美容养颜、健胃益脾的功效,是天然的养生食疗佳品。崔庄冬枣营养丰富,其中含糖量32.2%,含酸量0.367%,含果胶0.286%,含维果素1.747%;维生素C含量为303毫克/100克,是苹果的70倍,是梨的100倍,是金丝小枣的20倍,并含有人体必需的19种氨基酸,总量为0.985毫克/l00克,堪称养生保健上佳选品。此外,冬枣花蜜、冬枣糕点等深加工产品及由枣木、枣核制作的工艺品等也逐步开发利用,并在古冬枣园休闲旅游中发挥作用,催生冬枣相关的养生餐饮、特色旅游纪念品,冬枣产品的附加值得以提升。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是融自然、文化、环境、景观、民俗风情等特性在内的综合性遗产,集合了生产生活方式、栽培技术体系、生态自然景观以实现多功能发展的农业系统,其价值挖掘、动态保护、可持续利用涉及到生态、农业、林业、水利、民族、民俗、经济、管理、旅游等众多方面。崔庄古冬枣园不仅为当地村民创造直接的经济收入,也为打造“皇家枣园”特色休闲旅游提供良好的基础,为当地的乡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性资源。



崔庄人在漫漫的冬枣种植历史中历经实践总结出的关于冬枣的繁衍扩植、开甲管理、整形修剪、疏枝疏果等独特的农艺技术在与现代果树管理理念、管理技术融合后形成新的适应发展趋势的冬枣管理技术成为种植规范。此外,崔庄古冬枣园的完整保存以及新冬枣林的延续发展,为研究枣类植物在华北地区的种植历史、繁衍扩植方法、农艺管理措施的传承等提供了最为生动最为丰富的资源和例证。同时,也为研究当地村落形成、农业生态环境和气候变迁、农业经济形式和发展方式转变、农民生活方式进步等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佐证。


3//崔庄古冬枣园发展现状及品牌塑造


崔庄古冬枣园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遗产地政府划定禁伐、禁采、禁捕区域,设立古冬枣园保护区,组建保护巡查队伍,加强对古冬枣园的保护。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围绕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和环节,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打造优质安全营养的精品崔庄冬枣,采用先进的企业化管理方式,提升产业开放经营水平。崔庄村也依托百年古冬枣园及完好的生态环境,积极拓宽休闲旅游市场,面向不同消费群体,提升改造皇家枣园,打造了特色产品与服务品牌,开发建设了集农业精品生产、文化创意、垂钓采摘、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产品与服务,完善了崔庄旅游特色村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功能,提高了崔庄皇家枣园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了滨海新区休闲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8年,“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在江苏溧阳市举办,展会上崔庄冬枣引起了很多参展人员的关注,也受到了中外客商的广泛好评。2012年,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崔庄冬枣”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崔庄冬枣”为“2012年度优质农产品金农奖”。2020年,天津市农业农村委认定“崔庄冬枣”为“津农精品”及“国内知名”品牌。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评选崔庄冬枣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前,崔庄村围绕提升崔庄冬枣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已与多家果品加工、贮藏、经销企业签订了长期保价收购协议,将冬枣远销到了广州、香港等地。


4//崔庄古冬枣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保护传承缺乏系统性。崔庄古冬枣园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古冬枣园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主要侧重于古冬枣树本身和园内区域的保护和利用,对遗产系统的其他价值内涵的挖掘还不充分,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


二是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足。相关部门还没有把崔庄古冬枣园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对崔庄古冬枣园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关注度不够,特别是对古冬枣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挖掘利用还很欠缺,还没有把古冬枣园重要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另外对遗产地保护传承工作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增加。


三是传承发展人才资源匮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进步,新兴互联网直播平台等新媒体不断涌现,推动古冬枣园创新性发展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相关人才缺乏,特别是古冬枣产品销售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是在拓展销售渠道和网络直播销售方式上创新不足,也缺乏吸引年轻人参与遗产保护和创新利用的有效手段。


5//保护崔庄古冬枣园发展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和多方参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农业生产系统,也是自然景观和农耕文化资源,保护传承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维护乡村环境、自然景观、保护水土资源的重要途径,更是赓续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乡村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相关部门要重视古冬枣园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牵头研究制定保护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农业企业、民间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共同推动。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和统筹协调。加大对古冬枣园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资金支持,从农村环境、农业设施、乡村旅游、生态保护、产品开发、品牌塑造等方面,进行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特别是要把古冬枣园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工作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融为一体,统筹推进。要特别注重其综合性、系统性、活态性等特征特点的保护和利用,在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景观价值,要统筹好古冬枣园的保护传承和开放利用。


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注重城乡联动,积极探索古冬枣树认养代管发展模式,吸引市民定期来古冬枣园体验农耕乐趣和参观游玩,以此带动经济发展。整理编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普手册,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积极对接大中小学及科研机构,联合举办农耕体验活动,打造农耕文化科普及农业生产教学实践基地,引导和鼓励青少年参与和从事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从而提高全社会对崔庄古冬枣园乃至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


(作者单位:刘强 天津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徐成林 天津市滨海新区太平镇崔庄村)

END

优质农产品杂志:《优质农产品》杂志官方账号,聚焦品牌农业建设和优质农产品开发

欢迎关注

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枣园   枣树   天津市   农耕   娘娘   文化遗产   农业生产   乡村   天津滨海   价值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