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福就是消福,受苦就是积福

生活中的一切,哪怕是一粒米、一杯水,都是我们命中的福报,不可随意浪费。

人的福气有量,小时候多吃些苦,少消福,福气就能留到晚年。小时候把福气享受完了,老年时就没有了。

所以才有这种,享福就是消福,受苦就是积福的说法。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福报,都是累世所累积的,是取之有限的,如果不好好珍惜,不懂得惜福,会很快用尽。就像我们将钱存进银行,如果经常去提款,取用而不续存,总有一天会用完。珍惜福报的人懂得不断累积资粮,这样福报不断增长,不珍惜福报的人,人生就会开始衰败段落。

有的人,年轻的时候很风光,贪图享乐,热衷于吃喝玩乐,不精进。到了晚年,却落下一身病痛各种毛病。

有些人,一辈子忙忙碌碌,吃苦耐劳,不激进不抱怨,好事坏事都接受,心平气和,时常微笑,到晚年,晚景却很好,家庭和睦,孩子健康,事业有成,无病无灾。这样的生活其实已经很富有。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福报的,但这些福报,是有定数的。你要是提前消耗完,透支了,福报也就没了,那老年的生活就很凄凉。

你要是慢慢的用,一点一点的用,小心翼翼的用,慢慢的享受,不提前透支,这个福报可以伴随你的一生,不用怕会消失,只要你想用,它就在,无论在何时何地,照样能用到。

纵然有福报提前,也要心生珍惜,防止提前消耗掉大量的福报,如果这样,命运就会变得越来越苦,晚年非常受罪。

所以,我们要学古人先贤的智慧,我们古人的人生规划强调,少年的时候要培福,中年的时候要造福,晚年的时候再享福。

少年要培福,就是从小教育孩子要节俭,节俭是圣贤的教诲。福田从心耕,孩子从小接受的是圣贤教诲,念念就会替人着想,为人服务,乐于助人。他有这样的存心,已经是在积累人生的福分、福报了。

中年要造福,在家庭中夫妻和睦,孝顺父母,以培养孩子的德行根基,在工作上尽心尽责尽力。

晚年才会享福,在晚年,父慈子孝,子女成才,儿孙满堂,身心健康,尽享天伦之乐。晚年享福,才是真正的福报,这也是人生的真正智慧。

生活是自己在过,智慧与福报要慢慢累积。

人生就是不要着急,不要急于好结果,不要害怕付出,更不要奢求回报,所做的一切都会在无形中累积着福报与智慧。

不管是高贵贫贱,心地善良,都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你一心利益他人,即使根本不求回报,回报也会突如其来。你积累的人品和善良,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带来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先贤   圣贤   节俭   晚年   福气   古人   老年   珍惜   智慧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