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秘境》第三集:高原之肾

大渡河纵贯横断山脉东部,自石棉县往北,整条河谷几乎是正南正北展布。温暖干燥的热风沿河而上,直抵600公里以远,四川北部的高原。

这里是人类迁徙的通道,各个民族在大河两岸留下绚丽的文化。

这条通道也打破了物种生长的自然纬度界线,让许多生物获得更广的生存空间。

每年3月,黑颈鹤开始一年一度的迁徙之旅。它们来自相对温暖的云贵高原,乘着季风,顺着大渡河河谷,飞越重重山岭,一路向北。

黑颈鹤的目的地是海拔3500米的若尔盖湿地。

这次迁徙的直线距离超过700公里,不停的飞翔让它们消耗巨大,体重几乎会减轻一半。春天,它们将在若尔盖湿地,筑巢求偶,繁衍后代,迎接新的四季轮回。

目的地终于到了。现在,黑颈鹤亟需休息进食,补充体力。

它们食性很杂,既吃植物的叶和根茎,也吃昆虫和鱼蛙。若尔盖湿地的浅水和草丛间食物丰富,是许多鸟类迁徙的目的地。

黑颈鹤体高约1.2米,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上的鹤类。它们喜欢有马群活动的水岸,那里更加方便找到食物。当地牧人因此把黑颈鹤看作格萨尔王的牧马人。

形体优雅的动物,往往舞姿也优美。

这是求偶的仪式。

在表达爱情方面,黑颈鹤直接奔放,它们没有太多时间蹉跎浪费。尽快找到配偶,尽快繁育雏鸟,它们只有四个月的时间把小鸟养大,然后才能在当年秋天,全家一起飞回700公里外的越冬地。

4月,若尔盖依然是初春景象。

旱獭从冬眠中醒来,它们喜欢春天的阳光。

喜马拉雅旱獭习惯群居,擅长挖掘四通八达的地下洞穴,俗称土拨鼠。

它们是高海拔草原上重要的生态物种,很多掠食动物都把旱獭当作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藏狐一家一直在旱獭洞穴附近逡巡,它们有点不那么善良的想法。

率先发起进攻的是旱獭。双方个头大小比较接近,甚至旱獭还要重一点。

但这次冲突不是为了捕猎。藏狐想驱逐旱獭一家子,然后霸占它们的洞穴。

这次的较量没有分出胜负。

黑颈鹤已经选择好了配偶,它们要去往湿地深处产卵筑巢,这样才能躲避掠食者的威胁。成年黑颈鹤体型高大,几乎没有天敌。但为了下一代,还是谨慎点儿为好。

气温逐渐升高,地面的绿色也慢慢凝实,食草动物最好的季节已经来到。

这也为高原的顶级掠食者提供了舞台。

一只母狼,年轻,矫健。

草原狼,若尔盖的王者,可以猎杀体型比它们大数倍的动物。

狼群战术,是狩猎的关键。

在头狼的带领下,它们可以施展复杂的战术,包抄,诱敌,截击。

这个季节草原狼正在换装,褪去冬天的长毛,换上夏装。

在不远的山坡上,一只狼保姆看护着今年新生的幼狼。四只小狼结实活泼,看起来营养状况良好。

草原狼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狼群数量增加,说明地区内生态环境正在变好。

狼群有时会袭击牦牛群中的小牛。但如果有成年牦牛在一旁护卫,狼群不会轻易招惹这些庞然大物。

夏季到来,它们开始向海拔更低的地区迁徙,那里将会有更多的猎物。

若尔盖湿地,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固体水库之一,蓄水总量将近100亿立方米。若尔盖吸纳的雨水和雪山融水,向北汇聚,曲曲折折,最终流入黄河。黄河水量的约30%来自若尔盖,青藏高原东缘这片平坦的湿地,堪称“中华水塔”。

东南季风把水汽带上这座高原,若尔盖的水体也日渐丰盈。湿地的植被发育良好,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若尔盖湿地最让人惊艳的,是色彩斑斓的“五花草甸”。高原的花期集中在6-8月,窗口期短暂,绚烂多彩的背后,深藏着植物对高寒环境的生存之道。

龙胆,在草甸上随处可见,也是一种聪明的小花。当环境温度升高,花朵就开放,迎接昆虫来授粉。若是遭遇低温或者下雨,它们就会临时关闭,等待下一次盛放的机会。

7月,海拔4345米的查真梁子。

牧民正在驱赶牦牛,到夏季草场放牧。

这群牦牛有500多头,属于五户人家。跟随季节的变化,牦牛群会转场到不同海拔的牧场。从古至今,这样做既能适应高寒严酷的环境,又能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

他们跨过的这座不起眼的山梁,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

往北,所有的小溪流向黄河上游的阿木曲与白河。往南,溪水汇入大渡河,再到岷江,最终汇入长江水系。

辗转之间,一天之内,牧民和牦牛群就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跨越。

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在若尔盖草原上十分常见。

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体重只有150克,它们以鲜草为食,是高原湿地生态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高原鼠兔位于食物链的下层,几乎是所有掠食动物的口粮。

猛禽是高原鼠兔的天敌。

高原鼠兔必须随时提防来自天空的威胁。

总有警惕性不够强的倒霉蛋,成为黑鸢的盘中餐。

对雏鸟来说,撕碎的鼠兔是最好的营养餐。

在若尔盖湿地周围,海拔更高的山坡上,有一种珍稀植物,以其热烈的绽放而闻名于世。绿绒蒿,极具吸引力的荒野丽人,习惯生长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流石滩。

绿绒蒿大多一生只开一次花,每朵花的开放都是孤注一掷。

在这荒野之上,一旦绽放,不管风吹日晒,或是暴雨冰雹,都始终保持着高贵的姿势。

绿绒蒿也是一种聪明的植物,它们进化出各种颜色,是为了错开同类之间的竞争,吸引不同的昆虫前来授粉。

一旦授粉成功,绿绒蒿会低下花瓣,以一种守护的姿态,包裹着花蕊。

它们与另一些高山植物,共同绘制了离天空最近的美景,没去过的人永远无法想象。

降雨,以及雪山融水都汇集到高原的最低处,造就若尔盖湿地夏季最茂盛的植被。

在高原鼠兔的家中,还有同居的好友,雪雀。

雪雀会在鼠兔家中筑巢,既可以遮风避雨,又能在鼠兔翻起的土层中啄食昆虫。

当然,雪雀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房东。

掠食动物随时可能出现,鼠兔个子矮小,视野有限。

短腿的藏狐悄悄靠近。它们看起来方头方脑,不那么聪明,但其实藏狐是效率很高的猎手。

雪雀从地面跳起,向鼠兔发出急促的警报。

晚了,还是不够警觉。

得手的藏狐还不满足,把猎物挖坑埋起来,然后继续狩猎。

直到收获了满满一嘴鼠兔,藏狐才返回巢穴。

家里还有小家伙,在等待英雄妈妈满载而归。

夏季,若尔盖的牧民牵着心爱的河曲马聚到一起。

河曲马,是中国著名的马种,高大,强壮,对高寒多变的气候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若尔盖草原是河曲马最好的产地。四面八方的牧民都为赛马会而来,在这里,既能展现骑手和马匹的英姿,又能与朋友们聚会。

在当地的传说中,河曲马是格萨尔王的坐骑,曾经跟着史诗中的英雄征战四方。

河曲马喜爱奔跑,尤其在中长途骑乘上,表现出很好的持久力。

只身打马过草原,是感受若尔盖最好的方式。

拉姆吉和丈夫如科在若尔盖的花湖居住了15年。

一只赤狐经常来拜会如科夫妇。它不是原住民,但也没人知道赤狐来自何方。

如科告诫它,不要去花湖骚扰正在孵卵的黑颈鹤。

按照往年的时间计算,黑颈鹤夫妇应该已经孵化成功了。

黑颈鹤常常在沼泽深处草草垒起一个简陋的巢穴,这不是好习惯,有时会影响孵化的成功率。

如科是若尔盖黑颈鹤的巡护员,每天都要去花湖巡逻,防止有人到保护区狩猎、捕捞和钓鱼,也要负责观察黑颈鹤的生存状况。

现在是若尔盖湿地的生育高峰期,灰雁夫妇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黑颈鹤一般一次产卵两枚,但有的时候,往往仅剩一只能存活下来。

黑颈鹤雏鸟早熟,孵化后不久,就能跟着父母一起巡游、觅食。

如果一切顺利,黑颈鹤会带着小鸟飞到南方过冬,然后在下一个春天返回若诗若画的若尔盖,这方黄河的“天然水池”。

来源丨中国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若尔盖   大渡河   高原   旱獭   河曲   黄河   牦牛   湿地   物种   海拔   生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