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穴位助你搞定大部分颈腰病


都说颈椎病、腰椎病是老年病,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久坐生活方式及使用电脑人群的增加,这类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且患病人群也是越来越年轻化,大约2/3的人都不同程度经历过至少一段时期的颈腰椎疾病的折磨。

不管是颈椎病还是腰椎病,其实不是骨头的问题,而是维系骨头的筋出了问题,才引起骨头的问题,骨头就要增生寻求支撑,于是变形、长骨刺。因此对于筋骨病的治疗,我们当追求以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治疗效果。今天给大家推荐三个我在临床治疗筋骨病使用概率高的穴位。

一、后溪穴

后溪穴,在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握拳时,穴在掌指关节后的横纹头处。从经脉归属上来看,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穴,但其奇经八脉之督脉,又因同名经“同气相求”,因此后溪穴可同时沟通督脉与手足太阳经之气血。高国在《针灸穴名解》中解释,后溪承少泽穴之“泽”,犹雨露充沛,沟渠盈溢,经气流行,如走溪谷,故名之曰“后溪”。

从经络辨证来看,颈腰疾病基本涉及督脉、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等。而后溪穴同时联络督脉、手足太阳经,因此在颈腰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了。后溪穴的使用也不仅仅局限于颈腰病的治疗,临床还可用于治疗癫疾、疟疾、盗汗、头痛、黄疸等诸多疾病。

后溪穴在针刺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是,一定要配合运动和呼吸,即在针刺的时候嘱咐患者咳嗽一声,随咳进针。进针之后嘱咐患者活动患侧,这个时候一定要是“怎么痛怎么动”,这样有助于调动气血去疏通和荣养局部。随着活动范围的不断变大不断去行针,行针时候依然需要患者配合呼吸。如果此患者病变部位牵扯僵硬不灵活,可配合针刺阳陵泉;若患者腰椎病变或肩部病变,可嘱咐患者侧卧针刺环跳穴。


二、环跳穴

环跳穴,属足少阳胆经腧穴,在臀区,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与中1/3的交点。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因此可以治疗少阳经与太阳经病变。在临床中诸如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环跳作为必选穴。《针灸大成》:“主冷风湿痹不仁,风疹遍身,半身不遂,腰胯痛蹇,膝不得转侧伸缩。”也就是说,环跳穴在治疗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腰胯疼痛,膝关节屈伸不利方面有效。《标幽赋》中也提到,华佗曾用悬钟、环跳配合治疗,使下肢瘫痪、跛足之人立时能行走,环跳穴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往往我们在临床过程中发现环跳穴治疗扎不出针感,这是为什么呢?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怀疑古人文献记载的真实性。倒不是古人夸张,而是我们对于环跳穴的解锁模式除了问题,当你正确使用后你就会在心里惊叹一句“古人诚不我欺”。我们再来看《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中的记载“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腿胯连腨痛,转侧重欷歔。若人针灸后,顷刻病消除。”这里讲到环跳穴很重要的取穴方法,就是侧卧屈腿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环跳穴的针感,大部分人体位选择正确之后针刺环跳穴会有一种放电感,自上而下串麻至脚背上,临床过程中发现但凡出现这种串麻针感的患者疗效都不会差,很多时候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针感很考验施术者功力,不是一味的提插捻转就能出现,反而往往需要“轻针慢捻”,若春风化雨般。这个穴位本身刺激性就很强,切忌不要高频率大幅度复合手法,否则容易引起患者局部肌肉痉挛。关于针灸手法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不作为重点内容来讲。

三、阳陵泉

阳陵泉,在下肢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胆腑之下合穴。临床中主治半身不遂、下肢麻痹、麻木、膝肿痛、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头痛、失眠等诸多疾病。今天我们来介绍的主要是它“筋会”的作用。前面我们开篇讲过了,颈腰椎问题主要是维系骨头的筋出了问题,或是挛缩,或是松弛,总之是不在正常状态了。《灵枢·经脉第十》云:“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我们知道肾主骨生髓,《灵枢·经脉第十》又说“胆足少阳之脉主骨所生病”这是否矛盾呢?其实并不矛盾。少阴主骨主要是指骨的生长发育,而骨的功能活动,为附着骨之筋,更侧重于少阳。中医认为“膝为筋之府”,阳陵泉不仅仅在足少阳经上,且为筋会。位置亦是位于膝关节周围,因此对于筋骨病的治疗也算是众望所归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阳陵泉   后溪   督脉   半身不遂   穴位   针刺   针灸   骨头   患者   疾病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