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修养,叫“管住嘴”

文/花妖馆

很喜欢蔡永康的一句话:“我不在乎说话之术,我在乎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说话不难,但说好话却很难,不过正如蔡永康所言,只要你能将对方放在心上,那出口之言便是善意的、有意义的。

经常听到有人说别人没有修养,可真正的修养都是用来约束自己的。

世界上有很多人总喜欢将别人的丑事私事当作是自己生活的乐子,他们笑着说话,却不知这些言语宛若刀子扎在了对方的心里。

会说话,是一门艺术,而管住嘴,又何尝不是一种修养。



知而不言,亦为善良。

人们讨厌谎言,却能够接受善意的谎言,因为善意的谎言它不仅没有刺,甚至还能给予他人芬芳。

曾经看到过一则故事:男孩总会去包子铺买包子,每次他都说买两个,但老板却每次都只给他一个,有路人想要声张正义,却被老板拉到了一边说明真相。

原来男孩的家境不好,还有个瞎了眼的母亲,所以他为了省钱让老板在他母亲面前演戏,他总说自己吃过了,将唯一的包子给了他母亲。

后来路人没有说话,为孩子送上了自己刚买的包子。

路人的知而不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善良呢。

知人疾苦,却不戳穿,而是选择默默帮助。

既保留了男孩一家的面子与和谐,也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古代比武的时候有一个词叫做:“点到为止。”

在语言的学问里,同样也有着“点到为止”的说法。

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说出口是一种麻烦,说多了别人也不愿听。

如果你能点到为止,让对方自己去领悟,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不难发现,生活里越是需要帮助的人越是容易存在自卑心理,你若是直接点出问题,那他可能还会责怪你的不懂事。

明明你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了解,却要像圣人一样站在高处指责他,这不管换做是谁都会产生抵触情绪。

所以,有时候你明知道这不对,但也不能明说,否则这只会让事情往更糟糕的方向上去发展。

就如同孩子的教育,你知道他做得不对,但你却在众目睽睽下批评他,这不仅会让他有失颜面,还会让他憎恶你。

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是有情绪的,千万不要因为他们小而不照顾他们的心思。



知而不争,亦为聪慧。

《庄子》有言:“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争论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管做什么事都该保持冷静的姿态。

争者,精神持续高涨、面红耳赤,易失去自我;不争者,精神平和稳定、面色红润,易控制局面。

世界上有各色的人各种的事,你深知自己有道理,然后和别人争论,但争又争不过个所以然。

要知道当争论出现的时候,是因为你们都觉得自己有道理,既然都觉得自己有道理,肯定都会找到各种证据来证明,从而认为自己才是有理的一方。

在争论的过程中,即使发现自己的道理在崩塌,但为了面子很多人还是会选择继续争论,这便导致了争论的无休无止。

所以说,有时候不说也是一种智慧,那是他们懂得求同存异,懂得珍惜精力与时间。



知而不评,亦为清醒。

对他人与他人之事评头论足,是人与人交往的大忌。

有些人总爱自命清高,认为别人的人品不行,认为别人所做的事情不对,他们才是占理的一方。

往往这样的人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更得不到他人的真心。

或许他真的是好意,但他显然情商很低,与其交往只会给自己找不痛快。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从来都不是从一件事里能完全判定的,更何况眼见的不一定为实。

你所知道的,别人未必不知道,别人不说总是有他的理由的。

若非他与你是极好的朋友,那最好还是不要对他进行评论了。

很可能你的一句话,会造成别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甚至是无法挽回的伤害。



做人做事都是学问,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一定能做到:出言有尺,做事有余。

吉普林在《演说》里说:“言语是人类所使用的最有效的药方。”

可一个人的言语是解药还是毒药,那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对人对事,用“药”得对症。

你若真想为他人好,就该管住自己的嘴,即使是建议,也只该做到“点到为止”。

每当想说话的时候,就问问自己,这句话说出去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长期以往,你会发现身边不仅少了很多麻烦,心境也开阔了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修养   都会   点到为止   包子   善意   路人   谎言   这不   说话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