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美元加息,8国或降回“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全世界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的国家目前有43个

虽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没有明确的定论,但通常都是指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的国家。

按照这一标准,以2021年来人均GDP计算,全世界近200个国家中,只有43个国家可列入发达国家,其中包括我们常见的:卢森堡(第1名,13.7万美元/人),新加坡(第5名,7.3万美元/人)、美国(第6名,6.9万美元/人)、德国(第18名,5.1万美元/人)、日本(第26名,3.9万美元/人)、沙特阿拉伯(第39名,2.4万美元/人)及大量欧洲小国。

2021年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国家

(共43个)

第1名 卢森堡 (136701美元)

第2名 爱尔兰 (99013美元)

第3名 瑞士 (93720美元)

第4名 挪威 (89090美元)

第5名 新加坡 (72795美元)

第6名 美国 (69231美元)

第7名 冰岛 (69033美元)

第8名 卡塔尔 (68581美元)

第9名 丹麦 (67758美元)

第10名 澳大利亚 (63529美元)

第11名 瑞典 (60029美元)

第12名 荷兰 (58292美元)

第13名 芬兰 (54008美元)

第14名 奥地利 (53368美元)

第15名 加拿大 (52079美元)

第16名 比利时 (51875美元)

第17名 以色列 (51416美元)

第18名 德国 (50795美元)

第19名 圣马力诺 (50458美元)

第20名 新西兰 (48424美元)

第21名 英国 (47203美元)

第22名 法国 (44853美元)

第23名 文莱 (44809美元)

第24名 阿联酋 (42884美元)

第25名 安道尔 (41873美元)

第26名 日本 (39340美元)

第27名 意大利 (35473美元)

第28名 韩国 (34801美元)

第29名 马耳他 (33329美元)

第30名 塞浦路斯 (30846美元)

第31名 西班牙 (30090美元)

第32名 斯洛文尼亚 (29193美元)

第33名 科威特 (28579美元)

第34名 巴哈马 (28579美元)

第35名 爱沙尼亚 (27282美元)

第36名 捷克 (26411美元)

第37名 巴林 (26136美元)

第38名 葡萄牙 (24264美元)

第39名 沙特阿拉伯 (23507美元)

第40名 立陶宛 (23473美元)

第41名 斯洛伐克 (21053美元)

第42名 拉脱维亚 (20581美元)

第43名 希腊 (20256美元)


宁有种乎?“发达国家”凭什么发达?

以上这些发达国家靠什么发展起来的?无外乎三种。

第一种是抓住了早期工业革命红利的第一波发达国家。主要包括欧洲的英法德意、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再加上美国,基本涵盖了目前发达国家的主要成员国。这些国家早期搭上了全球工业革命的快车,二战以前就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后期依靠一整套高技术高利润产业在全球持续收割躺赚,长期位于产业链的金字塔顶端,源源不断的从全世界圈钱。

第二种是二战后通过发展起来的第二波发达小国。二战后,工业化拓展得更宽了,随着产业分工的持续深化,承接了一波工业转移,带动了一批原来工业化底子本就还算不错的发达小国。日本、芬兰、丹麦、爱尔兰、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等,都是这个时期起来的。

第三种是靠天吃饭的资源型国家。以澳大利亚、加拿大、北欧、中东各产油国等为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下的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温暖气候下的高品质牛羊肉是人类的食物,这都是现代社会的刚需,除了羡慕,也嫉妒不来。

全球经济大衰退,哪些发达国家会遭遇“降级”?

以上43个发达国家中,离临界线最近的科威特、爱沙尼亚、捷克、葡萄牙、斯洛伐克等最后12个国家,人均GDP其实也不超过3万美元,尤其最后2位的拉脱维亚和希腊,人均GDP已低于2.1万美元,离边界线仅一步之遥。

近年来,随着口罩行情的蔓延,不少发达国家已经显现出经济增长乏力的态势,甚至进入了负增长区间。这些小国产业体系多不完善,很难自己自足,外部环境不好,基本上也连带遭殃,很难独善其身。如果形势再不扭转,恐怕在未来几年,就会有一波脆弱的“发达小国”,变得不再那么“优秀”,而是经历一轮回暖周期无法预测的大衰退。究竟哪些国家会最有可能遭遇到发展水平“大降级”呢?

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捷克过去以军功立国,造车、造枪都是强项;斯洛伐克给德国企业做代工,基本德国的工业门类它都有;匈牙利素来被称为东方的底特律,汽车从业人员就超过十万人,占东欧汽车出口的20%。而目前,德国大众、法国雪铁龙、英国捷豹路虎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工厂已经减产或部分关闭。匈牙利的汽车出口已下降51%,接近腰斩;捷克和斯洛伐克因为断气,大多数企业必须从十月起支付高出原来六到八倍的燃气费。

所以,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这3个国家,如果跌回发展中国家,原因和姿势都会一样,因为他们都是以重工业为主,非常依赖能源和原材料,俄乌冲突和能源危机之下,他们真是扛不住。

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

南欧几国如果跌回发展中国家,直接原因可能还不是能源价格,而是在头顶上多年阴魂不散的债务问题。以希腊为例,魅力的雅典、美丽的爱琴海,本靠发展旅游业是能活得不错,但也架不住政府往死的zuo。

为了讨好选民,这几个国家的政府没有底线地增加社会福利,跌入了过度福利的陷阱,甚至据说希腊每四个劳动人口就有一个公务员。国家财政压力之大,只能靠借债为生,直接导致了2008年的南欧债务危机。

民主政治绑架了自由经济。目前的希腊人均GDP,已从3.2万美元跌回2.1万美元,即将跌破发达国家门槛线。意大利和西班牙也不容乐观,加上最近两年美联储将持续加息,南欧各国债务雪上加霜。

所以,因为债务危机,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也可能要从发达国家门槛上跌落了。

日本、韩国

日韩早期之所以能够腾飞,主要是抱住了美国大腿,利用美国技术转移,打造了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但目前日韩的优势产业,正面临后发国家不断的追赶和赶超。比如,日本的白色家电早已一败涂地,就连国家支柱的汽车产业也面临新能源汽车的换道超车啊,一旦日本失去在汽车产业的统治力,日本发达国家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更要命的是老龄化,每天死亡人口大于人口出生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创出更“老”,跌落是早晚的事。

曾经的发达国家阿根廷:是怎么降级为发展中国家的?

有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这些国家里,很多都是小骆驼,还真不一定有大马强壮。历史并非不能重蹈覆辙,阿根廷给大家表演过跌落神坛的一幕,而且至今没有爬出来。事实证明,从发达国家降级回到发展中国家,也就是几年的时间,而且从此就是一蹶不振。

很久很久以前,阿根廷作为一个独立不久的年轻国家,靠着天生天养的绝佳气候资源,大力发展牛肉产业,靠吃草、散养、顶级口感的牛肉赚快钱,缺乏动力去发展周期长、见效慢的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而过度依赖进口的结果,就是大难来临时不堪一击。

阿根廷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优质的天然牧场之一。全国人口4011万,牛6000多万头,比人口还多出1.5倍,也被称为“骑在牛背上的国家”。靠着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阿根廷在早期赚取了相当可观的财富,民生、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大为改善,人民生活得非常滋润,除牛肉外,其余产品全靠从国外买买买。

在美国人还忙于南北战争,法国人、德国人还忙于普法战争之际,阿根廷已进入辉煌时代,跻身发达国家之列,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8,经济增长率和国民收入的增长水平,超过当时的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

以至于最繁荣的时候,当时的欧洲出现了大规模移民去阿根廷的人口浪潮,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也在当时成为了南美最具有欧洲化的城市。

众所周知,发展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不仅研发投入大、耗时长、风险高、见效慢、技术要求高、回报周期短。阿根廷靠着卖牛肉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世界上一等一的富国,工业品通过进口也可以满足。转习惯了快钱,自然而然失去了发展工业的动力。

到了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工业大部分转为军事服务,能向阿根廷出口的工业产品不仅少而且贵,阿根廷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恶性通胀。再加上长期国内政局混乱,政客为了讨好选民,一味透支国库发放福利,债务危机之下,阿根廷经济从天堂跌入地狱再也没活过来。

这一情形在今天的我们看来,那就是很熟悉的味道了。

如今的阿根廷,国内治安糟糕、经济是本烂账。2021年人均GDP虽然勉强过万,但已低于我国的12359美元,排名在了世界第65位。被摁在发展中国家的坑里,再也没有起来。

欢迎点赞关注加留言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南欧   斯洛伐克   匈牙利   捷克   美元   阿根廷   希腊   日本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冲突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