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风光这边独好

宁夏日报记者 杨晓秋

一只灰白相间的飞鸟在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投下身影,它的翅膀下,一万余片光伏板微微上顷,迎向阳光。

“西湖”,是人们对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境内一处矿井疏干水聚集湖的代称,位于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宁东电厂以西的毛乌素沙地边缘。平铺在水面上的,是宁东电厂占地约300亩的3 5.98兆瓦漂浮分布式光伏电站。

“在宁东基地,这种由矿井水形成的湖泊存在多处。这种水域是煤矿排放的高盐尾水,腐蚀性离子浓度高。项目的浮体材料和结构均选用的是高强度、高耐腐蚀材料,可以有效抵御侵蚀。”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宁东电厂董事长于洪泽介绍,西湖漂浮电站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是它的建设,为在更多矿井疏干水域建设光伏电站、盘活闲置区域起到了实验示范作用。

能源储备充足,煤炭、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富集互补,是宁夏坚定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强大“底气”。2012年7月,宁夏获批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瞄定“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新能源发展探索有益经验”这一目标,将发展新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的主攻方向,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风光火打捆外送、新技术应用示范、新能源服务民生、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通过本地消纳和跨区外送两条途径实现风电、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

宁夏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中卫市沙漠光伏产业园里,6.5万亩光伏组件在连绵起伏的黄色沙丘上生成一度度绿电;

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的78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里,一份绿色动能在等待“激活”;

全区首个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宁夏润阳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及5GW高效电池项目建设现场,对未来“风光”的期许写在建设者们的脸上……

十年创建之路,宁夏新能源产业一路从高歌猛进、挟风光疾驰,到如今,已是新能源装机近3000万千瓦、被国家列为第一批绿电交易试点省份的“绿电大省”。探索走出了一条由粗放利用向节约集约转变、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换、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能源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之路。

截至目前,全区新能源装机达居全国第七,新能源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6%,居全国第三,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23%,居全国第二。全区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累计装机分别达80.6万千瓦和36万千瓦,位居西北地区前列。同时,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7.5%,居西北第一。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达到2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作为国家“西电东送”重要送端省区、枢纽节点,累计外送电量突破500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年度占比超过20%。

《青海日报》(2022年10月20日 第10版:特刊)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宁夏   西湖   矿井   新能源   全区   电站   风光   能源   电力   国家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