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为“山”系上“经”腰带

织金地图〡王堃宇 制图

近年来,织金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发展与生态的关系,立足临边河谷地带良好的气候资源和土壤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采取串点、连线、扩面的方式,着力打造临边经果林示范长廊。

支嘎阿鲁湖 图选自画册《腾飞的织金》

三月花满园,四月果飘香。东风湖水电站建成后,织金县与临边县、市交界处的乌江河段,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乌江源百里画廊。从2008年开始,织金县马场镇依托凹河大峡谷海拔低、积温高的气候优势和毗邻贵阳市的区位优势。以该镇中心村、营上村、龙井村为中心,倾力打造“乌江之门·花海凹河·樱桃之乡”农旅品牌,经过14年党群齐心,接力奋斗,马场镇沿河樱桃种植基地规模达到了1.6万余亩。

凹河樱桃园 图片资料〡王春府 摄

马场镇中心村二屯组的周其军说:“现在家里的1亩3分地,全部种上了玛瑙红樱桃,每年随便赚7、8千元没有问题,东风湖禁捕后,自己还成了巡捕员,负责巡查这条河段的非法捕鱼,每月有1800元的工资,日子是一天更比一天好。”

支嘎阿鲁湖 图片资料〡王堃宇 摄

从花开时节到果压枝头,每年3月开始,凹河万亩樱桃基地游客人数逐年递增。目前,年均游客量达10万人次以上,经济收益超过600万元,在扮靓山清水秀的东风湖畔的同时,也让当地群众的钱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售卖中的樱桃 图片资料〡王堃宇 摄

五月初夏,位于东风湖畔的自强乡山口村纳界河1500多亩橙黄的“大五星”枇杷层层叠叠挂满树枝,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乘着乌江源百里画廊的“东风”,山口村依托辖区独特的优势,着力做大做强枇杷产业。如今,枇杷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年产值超过400万元。枇杷产业不仅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

纳界河畔枇杷林 图片资料〡王堃宇 摄

今年62岁的郭太发是东风湖库区山口村的后靠移民,家里人少地多,村里分到户的荒山荒坡,他都平整好后种上了五星枇杷,每年不下7、8万元的收入,让他笑在脸上,甜在心头。“十年了,我的面积是一年比一年大,收入一年更比一年高。”

成熟的五星枇杷 图片资料〡王堃宇 摄

逆流而上,官寨乡下红岩居委会的柑桔基地让织金的冬天不会寂寞,金黄色的金钱橘和椪柑,口感好,汁液足,味道美,5000多亩的柑橘基地为5A级景区的织金洞风景名胜区“争了光”“添了彩”。

下红岩柑桔基地 图片资料〡陈芳 摄

每一个季节都有每一个季节的风景。在织金,由东向北,从西到南,东风湖库区、洪家渡库区、黔中水利枢纽库区、梭筛电站库区,一处处高峡平湖,见证了织金多年来的发展变化和时代进步的光辉步履。一条条依“山”傍水的经果林产业带,都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黔中水利枢纽〡潘吕 摄

护好一条河,带富一方人。十年来,织金县历届县委、政府把造林绿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临边地区的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着力为“山”系上“经”腰带。目前,全县临边环湖地带,共建成樱桃、柑橘、枇杷、蜂糖李等经果林示范基地106个,面积达74725亩。

来 源:织金融媒体

编 辑:吴春妹

编 审:秦 恒

监 制:李德品

总监制:朱光伦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织金   乌江   红岩   山口   织金县   东风   库区   枇杷   腰带   樱桃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