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党委书记李文娟 乘着“旅游兴疆”的东风 以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 翔

农村要发展,群众要增收,产业是关键。

党的二十大代表,克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党委书记李文娟始终把促进当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地特色,整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布伦口乡地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3400米,被称为“云端之乡”。

2018年初到乡里时,李文娟便走遍5个村,上了6次边境线,将全乡的情况摸清摸透。

“那时,全乡大多数群众收入来源以放牧为主,若要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必须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10月11日,李文娟在接受采访时回忆。

大自然塑造了这里较为艰苦的生存环境,却也赋予了神秘的帕米尔高原、白沙湖、喀拉库勒湖、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等风景奇观。

“以旅游产业为突破口,撬动乡村特色富民产业发展,这条路子一定行得通。”李文娟心想。

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走访村民集纳意见,李文娟提出“党支部+企业产业+合作社+群众”发展思路,积极打造1条精品旅游路线,发展1个主导畜牧产业,建成5个示范点,创建“新疆帕米尔高原牦牛肉”品牌产品。

乘着“旅游兴疆”战略的东风,乡里以一村一品的模式为5个村分别制定了发展方向,涵盖登山探险、天文科普、山湖风光、民俗文化、民宿购物等多种文旅要素,并鼓励支持村民参与到旅游新业态中,布伦口乡“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圈逐渐形成。

2020年,布伦口乡在慕士塔格峰脚下的喀拉库勒湖畔建设了观景广场,游览栈道、毡房等,又吸引了一大批牧民前来摆摊售卖手工制品,开设餐饮。

苏巴什村牧民布麦热穆·图努克就在湖边搭起了毡房,制作出柯尔克孜族特色美食佳肴招待疆内外游客。目前这户家庭的人均收入达到14079元。

“李书记时常上门与我们一起唠家常、谈未来,让大家看到了乡里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布麦热穆说:“如今我们家放牧和旅游‘两手抓’,收入有保障。”

布麦热穆一家也会给村民讲旅游“发家史”,引导更多群众投身乡村旅游,共享旅游发展红利。眼下,苏巴什村有180余人搭上了旅游“快车”。

高原之上,骑牦牛不仅是游客喜爱的旅游体验,加工好的牦牛肉更是一道美食。“我们引进了牦牛肉深加工企业,不断延展产业链条,进一步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李文娟说:“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与发展现代畜牧业有机结合起来,‘驮起’高原畜牧经济指日可待。”

今年以来,布伦口乡旅游业创收1421万元,带动1464人增收致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5878.75元,同比增长11.92%。

《青海日报》(2022年10月17日 第14版:特刊)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   帕米尔高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克陶县   乡村   毡房   乡党   全乡   旅游   东风   青海   乡里   自治州   村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