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见闻

乡村是一幅美丽画卷。今年的国庆假期,我和妻子来到武汉,经武汉赴浠水探望妻子多年未见的闺蜜。浠水之旅,让我和妻子遇见了美丽乡村画卷中感人的故事和可爱的人。

01 名人故里,田园浠水流连忘返

浠水毗邻武汉,位于大别山南麓,听其名,闻其声,就知此地多水,是一个富有山水风情,田园风光的旅游佳地。妻子的闺蜜姓彭,绰号“菠菜”,我们刚到浠水,就被菠菜拉着游览当地的风情美景去了。驾着车,行驶在宽阔的路面上,一湾浠水如同缎带盘桓在群山中,浠水两侧是颇有文化气息的屋宇,菠菜引以为豪地讲解着,这就是他们当地近些年着力打造的“一水两岸”的田园风景区,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旅游项目。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确是在紧张的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生活中搁久了的人们闲暇休闲放松的好来处。

把车停好,下车在浠水旁走一走,颇为惬意,这里空气清新,绿色盎然,不仅有规划好的专供散步的人行道,还有诸多用于民众日常健身的公共器械,不逊色于任何一处的城市公园。不远处,还有一处硕大的外形极似菠萝的建筑,听菠菜讲,这是当地人戏称为“大菠萝”的剧院,是供民众演艺使用的剧场。再次行驶着车辆,沿着浠水旁的道路探望过去,皆是富有文化气息的院落和建筑,是当地打造的主题餐厅,酒吧和风情街。

行至一处路口,看到路牌上写有“闻一多故居”的字样,颇为惊喜,原来浠水还是文化名人闻一多的故乡,一向对名人故居有情愫的我们,欣然前往闻先生的故居一访。故居很有当地建筑的特色,跟浠水旁的文化主题的院落保持了一致,古色古香,院内绿树成荫,溪水潺潺,有杜甫诗中“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的意境。馆中记载着一多先生的生平,艺术成就。

一地有人文,有自然,就可成为一处佳地。

自然赋于此地灵性,名人赋于此地厚重人文感,浠水有了诉说的故事。

02 年富力强奋进正当时

游览完自然和人文景观,已至中午,闺蜜很好客,邀请了一些同事作陪跟远道而来的我们一起吃饭,这算是当地最为热情的款待了。午餐设置在半山的一处农庄,环境优美且食材天然,烹制出的几道当地菜肴别有韵味。初见闵生,四十多岁的样子,干练而又精神抖擞,颇有实干家的容貌和气质。菜品齐备,酒过三巡,初见时的拘谨感已慢慢消逝,闵生打开了话匣子,热情地讲述起他的过往和他的美丽乡村建设理想。

闵生年轻时很有闯劲,实业家出身,凭靠自己的敢想敢做和经济头脑,依托家乡的地理优势和条件,经营石料和物流生意,经过若干年的积累,颇有家资。但一个人的富裕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成就感。后来闵生因年富力强,有发展头脑,成为乡村新一届的致富带头人,边喝边聊,已是半斤酒下肚。闵生抿了一口酒,继续谈起他的理想。

闵生有个梦想,依托当地地靠交通枢纽要道,打造一个大型物流园,构建这个项目不仅可以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为当地贡献财富,依托这个财富完善当地社保体系,让孩子上好学,让老人家晚年过得更加好。当他讲述这些的时候,我的思绪想到了看到过的一个报道,陕西神木也是凭靠乡镇企业的建设建立起了在全国都比较领先的医疗福利体系,看着眼前的雄心勃勃想为当地家乡父老做点事情的闵生,内心油然钦佩起来。闵生,或许只是祖国大地上数不清的乡村建设者中的普通一员,但是他们本着为本村百姓做一些实事,从改善民生入手推进乡村建设的情怀,跟浠水历史上的名人的情怀是一脉相承的。

03 历经苦难终不悔,为美丽乡村建设献青春

汪生,也是美丽乡村建设者,是午餐参与者之一。汪生偏瘦,比实际年龄显沧桑些。这或许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当地的人都是热情好客的,酒宴上觥筹交错,宾主尽欢,自然敞开了分享各自的故事,而汪生也有自己的艰苦的故事,但历经苦难,玉汝于成。

汪生年轻的时候在经济发达的大湾区工作过。当时是一家公司的技术骨干,因懂技术,吃苦耐劳,颇得公司领导的器重和赏识,把他作为好苗子培养。但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不幸运的是在一次产品压铸过程中,汪生意外压到了自己的一只手,血肉模糊的手,痛苦不已的他被紧急送往医院,虽然在及时的医治中,救回了基本功能,但因失血等因素感染,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力下降厉害。这次事故,公司给他安排了一个相对文职的工作,但倔强的汪生不想从此过上养老的生活,他选择了退出这家公司回家乡创业,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家致富。

刚回家的日子是痛苦的,痛苦的折磨之一来源于病菌感染引发的人体免疫力大幅下降。为了改善自己的免疫力,他每天清晨即起,攀爬家门口的一座山丘,通过爬山锻炼来恢复自己的免疫力,常年不辍,终于将免疫水平恢复到常人水准。后来,汪生选择了饲养猪崽的创业项目,自己饲养和经营了一百多头猪。有时人生难免这样,屋漏偏逢连夜雨,当一百多头猪崽快要长成时,当地爆发了猪瘟,霎时间,一百多头猪被连夜处理填埋,损失成本几十万元。这样的挫折,但凡常人都要沉沦一段,可汪生是经历过人生起落的人,他自己填埋好自己付出日日夜夜辛苦的猪崽,经过短暂的休息,重新走入新的项目经营。

当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帮手时,找到了汪生。汪生二话没说,放弃了自己经营的生意,选择加入基层的服务工作,为本村本土的百姓做服务。讲述这些时,汪生的眼睛里始终闪着光芒,美丽乡村建设事业已成为他的事业寄托,个人的失去的一些过往皆是人生经历,为乡村做一些事情让他找到了归属感和奋进的动力。

汪生作为乡村中较为年轻一代的奋进者,有着时代的鲜明印记。他在发达的经济区域中打拼过,有过优越生活的可能性;他自己从事过创业项目,也遭遇过经济浪潮中不稳定的风险因素,不论是何种原因,他毅然地回归本色,做一位奔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服务人员,这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定力,不为财富所动,不为过往沉沦,甘为美丽乡村建设事业做一枚普通的螺丝钉。.

04 为爱远嫁,吃苦扮蛮不让须眉

妻子的闺蜜“菠菜”彭小姐,也是美丽乡村建设者之一,彭小姐,也是颇有特色的传奇人物。彭小姐,是湖南人,大学毕业后,因为爱情,跨越几百公里从家乡湖南远嫁到浠水,相夫教子。一位外地的媳妇,人生地不熟,方言有时也不同,万事开头难,这份勇气和魄力是难得的,这份对夫君和浠水的爱是沉甸甸的。

彭小姐是医学出身,原本在当地的医院可以谋一份不错的工作。可是出于对基层工作的热爱,当找到她时,她也是义无反顾地参加到乡村工作中来,从最初的一个基础服务人员到独当一面的得力干将,这六年的拼搏,让她有一位彷徨的外地媳妇成长成为熟悉乡村工作,名满十里八乡的明星人物。

嫁入湖北,选择扎根基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自己事业的闺蜜;

放弃大湾区优质生活,响应号召,回家乡工作,奔走于乡道上的汪生;

放弃经营不错的个人生意,带领全村共同致富进行时的闵生。

祖国大地上,有许许多多像菠菜,汪生,闵生这样的人,他们不留恋大城市的繁华和物质追求,而是选择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把美丽家乡建设作为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他们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是最美乡村奋斗者,乡村振兴路上的平民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浠水   乡村   猪崽   美丽   建设者   菠菜   故居   见闻   家乡   妻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