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风向真的变了,伊拉克主动找上中国,启动了一个战略项目

日前,伊拉克政府表示,要将更多重要的战略项目纳入此前与中国签订的“石油换重建”协议中。值得一提的是,相关提案在6月份就已摆上台面,时隔4个月,伊拉克政府终于下定决心,找上中国将其落实。

根据伊拉克总理办公室发言人海德尔·马吉德的说法,新增的战略项目涵盖了绝大多数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道路、桥梁等交通工程,以及污水处理工厂、海水淡化厂,以及一系列与石油电力等能源挂钩的大型项目。至于如何吸引更多中企参与,伊拉克的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协调。

【在“石油换重建”协议下,中企在伊拉克建造了很多学校】

4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影响,最终促成了中国与伊拉克“石油换重建”协议框架的进一步深化。

一方面,是中国与伊拉克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伊拉克战争以来,中国迅速改善与伊拉克的关系。2018年中国与伊拉克的双边贸易额超过300亿美元,从此取代印度成为伊拉克最大的贸易伙伴。随后,伊拉克总理于2019年访华,与中方签署“石油换重建”协议,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2021年,伊拉克已经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投资项目最大的受益国。

而在伊拉克重建经济的过程中,中企发挥的作用也有目共睹。从重油工厂的落成、再到道路和学校的建设,以及绿色能源项目在当地的推进,中企都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伊拉克战争后,中国与伊拉克的关系持续发展】

上述种种都证明,中国绝对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伊拉克方面自然想趁热打铁,通过把更多战略项目带进“石油换重建”的合作框架中,加快走向现代化。

除了伊拉克本身的内部因素。中东地缘环境的外因也不能忽视。要知道,美国撤军阿富汗后,对中东影响力大减。而中国在这里的地缘影响力,则不断增长。目前,海湾国家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合作伙伴,而前者也在积极拓展与中国的关系,并善加利用来自中国的技术。

可以说,不仅仅是伊拉克,中国与其他中东国家,也都保持着稳定友好的关系。伊朗就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去年三月,中国与伊朗签订了25年全面合作协议,其中一项条款就是,伊朗以优惠价格向中方出口石油,而中方则在伊朗的基建领域投资4000亿美元。

【伊拉克有心效仿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

中伊这份合作协议,也算是在中东地区开了个好头。因为类似的“石油换基建”的合作模式,在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中,也有所体现。考虑到沙特与伊朗在中东都是颇具影响力的地区大国,两者与中国深化合作,一定程度上对伊拉克政府下定决心,进一步拓展“石油换重建”协议,起到了助推作用。

因为在框架上,伊拉克的“石油换重建”协议,跟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以及中国与沙特的一系列合作项目,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规模上有所不如而已。

【中国与中东的关系,“石油换基建”是一大特色】

伊朗的例子,值得拓展开来讲。跟伊拉克还有沙特不同,伊朗跟美国的关系非常紧张,长期受到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制裁,国内石油产业因此遭到严重打击。明明是石油大国,却一度找不到出口的渠道。

直到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签订,伊朗的石油产能才逐渐恢复。有了中方的支持,伊朗才得以有底气继续与美国叫板。而石油方面的合作,而这只是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的一个环节而已,还不是全部。作为伊朗的邻居,伊拉克对此想必多少有点眼热。

但是,伊拉克跟伊朗的情况,还是有区别。因为美国在伊拉克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所以伊拉克想要与中国深化合作,可能会出现很多阻力,这就需要两国拿出战略定力,认真应对。

【美国在伊拉克的影响力很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伊拉克决定将更多战略项目引入与中国的“石油换重建”协议,其实是中东整体风向的一个缩影:那就是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长,在美国影响力下降的背景下,在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当中,中国开始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国在中东一家独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9

标签:伊拉克   中东   中国   沙特   伊朗   美国   风向   影响力   主动   协议   石油   战略   关系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