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深处的黑石头矩阵,民间传说是“陨石”,石头上有刻画

贺兰山,蒙古语中的贺兰就是骏马的意思,蒙古人常在山上放马所以叫贺兰山,这个说法后来被历史学家否认。唐代诗人韦蟾曾写:贺兰山下果成园,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蒙古人源于13世纪,蒙古语取名贺兰山站不住脚。正确的解释是活跃于西北的鲜卑人贺兰部落早期在此活动,所以将此山取名贺兰山。

贺兰山,位于宁夏和内蒙的交界处,海拔1100-3000米,南北长200公里,东西宽20至40公里,是我国煤炭较为丰富的山脉之一。说起贺兰山,很多人都会想起其丰富的煤炭资源,毕竟有个年产千万吨级的石炭井矿务局,殊不知贺兰山还是个神秘的地方。上次写过反坦克矩阵,那是人工修建后废弃的,而本文所写的是贺兰山上的黑石头。

贺兰山小枣沟的一个山头上,遍布着大小不一的黑色石头,石质坚硬,颜色呈黑褐色,与附近山上的石头差异较大,所以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因为是黑色石头,也让很多人带来无限的猜想,有民间传说、也有古籍记录,更有人猜想是天外飞石。黑石头还有人给它取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黑石峁,黑石峁上还有岩画,这给地质学家们带来不少的学术猜想。

黑石头山所在的小山头海拔1440米,常年干旱几乎没有植被,实则上就是一座秃山,黑石头成为小山头唯一的有色点缀物。此地是无人区,几乎没有上山的小路,不过陆路通没有步行险阻,但没有向导还真难找到前去看黑石头的路,好在有驴友留下路标,顺着路标走就可以找到黑石头矩阵。

黑石头也不是全黑,而是呈黑褐色,从外表看就像是被大火薰过一样。如果说是被大火熏陶过也不毫无道理,马可波罗曾在日记里写下,穿越西夏旧地,有一种黑色的会燃烧的石头。黑色的会燃烧的石头其实就是贺兰山的煤,这些石头极有可能是含煤量极低的岩石,燃烧过后就产生黑色。贺兰在古代因战争和人为的原因,导致煤炭自燃几百年,山上的石头被煤火烧黑也不是不可能,而唯一的疑惑是为何土地没有被烧黑,而只有石头被烧黑。

有民间传说是铁扇公主跟太上老君在火焰山打架,铁扇公主的铁扇一挥,石头飞向天宫。玉皇大帝担心飞石威胁到天庭,伤害到无辜的大小众仙,就命令雷神用法力将飞石打碎。雷神用法力将飞石打碎,但法力过度飞石被烧黑,然后落到民间。贺兰山上的黑石头就是铁扇公主的杰作,至于铁扇公主为何跟太上老君打架,只因两人之间有些不该发生的儿女情长,两人还有红孩儿的结果。这只是仙界风流故事的传说,是不是真的无法得知,但贺兰山上的黑石头是真的。

更有人说贺兰山上的黑石头是天外飞石,用科学界的语言去解释那就是陨石。据传在几百年前,贺兰山的上空发生过巨大的响声,然后就听到山上噼里啪啦的响声,第二天人们上山的时候就看到散落在山上大大小小的黑石头。人们本想将这些石头运走修建房子用,但石头太重搬不走,最后只能闲置在山上。

最让人疑惑的是黑石头上有岩画,这些岩画从何而来至今科学家都无法解释,人们一度认为是天外文化伴随着陨石落入地球。本人书念得少,肤浅地认为这是古鲜卑人文化,唐代之前贺兰山就有鲜卑部落生活的足迹,鲜卑部落总有几个脑袋比较灵光的,爬上山去刻画一些东西也很正常。至于石头变黑是战争和人为的使然,贺兰山在古代也是青山绿水的地方,一场战争将青山绿水变成一场火海,贺兰山的石头含有少量的煤质,火海烧过后的石头就变成黑色。岩画是火海发生之前刻上去的,后来就有黑石峁岩画,不知这样的解释能否说得过去。

黑石山上现在已经被职能部门用铁丝保护起来,不过上山的路还没有封,喜欢观看黑石头的朋友可以畅通无阻。贺兰山在古代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大山林,也是西北地区气候调温室,更是阻止风尘暴的天然保障。曾经也是古老民族鲜卑人的栖息之地,战争将这里变得无人区,随后就是无法预料的天灾。战争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生存手段,谁都无权去制止,不过以现在人类的智慧和能力,想必将来的贺兰山又变成郁郁葱葱的大森林也不是不可能,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蒙古语   石头   飞石   岩画   无人区   鲜卑   民间传说   宁夏   陨石   火海   矩阵   天外   深处   黑色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