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伤阴!中医专家支招:复溜穴滋阴补肾,每天按一按堪比“六味地黄丸”

秋燥伤阴,宜养阴液,今天介绍一个滋阴补肾的穴位:复溜穴。

复溜穴

出处:《灵枢·本输》

所属经脉:足少阴肾经

别名:昌阳、伏白、外命。

穴名由来:

复是反复、恢复、重复与回流之意。溜,同流,是流通;同留,是留止。

肾为水脏,位在下焦,通调水道,是其本职。复流为洄流之水。水液必须在全身反复洄流,才能灌溉脏腑,泽润百骸。

《金针梅花诗钞》复溜条说:“止者能流流者止。”如水肿、癃闭、无汗之类,用之可使之流;遗精、多汗、盗汗之类,用之又可使其不流也。

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复溜。

功用主治

复溜穴具有补肾益阴,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肾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痛、水肿、小便不利、腹部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脓血、盗汗、自汗、伤寒无汗、目昏、嗌干痔血、赤白带下、寒湿脚气、足痿、下肢痿痹等。现代又多用复溜穴治疗肾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脊髓炎、下肢瘫痪、尿路感染、小儿麻痹后遗症、腹膜炎、痔疮、腰肌劳损等。

定位

在小腿后内侧,内踝尖上2寸,即脚踝内侧中央上三指宽处,跟腱的前缘。

简易取穴: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点按双侧复溜穴,每次每穴1 3分钟。每天揉按3~5次,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功效相当于服用一天六味地黄丸。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庄庄

编辑:马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太溪   足少阴肾经   脊髓炎   癃闭   跟腱   滋阴   下肢   经脉   前缘   水肿   功效   中医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