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寻古:大激店(妲己店)、汤村商汤王墓

国庆节保定西郊寻古记:游大激店(妲己店),寻到了汤村商汤王墓。

作者:路终远山海经(唐县中山国文化研究会)

2022年10月7日,保定唐县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三人(邸双杰会长、老锄及本人),一同骑行共赴保定市西郊访古探幽。

保定西边近处一些乡村历史传说

先至全国闻名的大激店村,传说原名妲己店,因商纣王妃有苏氏女苏妲己曾留居于此而得名,后嫌亡国女子名声不好而改为大汲店,又派生出小汲店,另说与多水有关。本人按《水经注》所载顺平唐县"苏水...与濡水合″、《顺平县志》载高于铺镇苏头村来历:"唐县放水河古名苏水,秦汉时人们建村于苏水尽头故名苏头村″,汇入濡水(今曲逆河),本人本又猜想上古华夏人群源于冀中,所以上古华夏之一支有苏氏是可能也源在保定西边这一带的,苏妲己从此一带南行至殷都见商纣王也是可能的。至于商纣王、苏妲己与周文、武王的历史恩怨、功过评价,史学界今亦有大分歧,说商纣王亦有大功等,请参见之,本人此处不做评论。

大激店现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古村现临保定市生态园,村里环境整治优美,古今结合相得益彰,文史氛围浓重,转看了河北云乡居集团"匠人谷文创小镇″和数处"晴耕雨读民宿″,小桥流水,茂树楼台,留连忘时,很有感触,其成功经验或有助于未来唐县中山国等文旅项目。


与大激店文旅项目投资商云乡居集团米总交流


大激店村戏楼


大激店村东口

从大激店西行数里至满城县汤村,本人上周查看《河北村乡镇大全》,有全省所有村庄简介,才偶然得知保定西郊这个汤村村名源于有商汤王墓,此书也载有大激店源于苏妲己。

但本人网上搜查多时,却搜不到这个汤村汤王陵的一丁点信息,反搜到了全国各省地六七处商汤王陵的详细资料,看来保定这个汤王陵现在鲜为人知,怎么回事?所以只好特意来汤村实地寻找一下,看到底有没有。

到村后一问,村民确实多已不知,还好碰到两位知情老人,告知确实有这个商汤王墓,在村南,但几十年前建军营,汤王陵被圈在里面了,成了禁区,所以现在村民就多已不知了。本人怕搞错,又问老人:"是哪个汤王墓?″老人说:"就是尧舜禹汤的汤王墓″,看来这是位有文化老人,这就很明白了。于是三人寻到村南军营大门口,进不去了,只好远观一下,但至此也算找到这个传说中的汤王陵了吧,不虚此行了。

商王成汤,名履,谥大乙(天乙太乙),甲骨文皆作成唐或武唐,为号。汤昜唐本不同,但后世多混同了。

三四千年前,商族起源何地、商汤灭夏桀起兵于何地、又都于何地、又葬于何地,至今史学考古界实还未搞清,陕、豫、晋、鲁、冀等皆有说者,各省地传说中的商汤陵墓也多达近十处,那现就再加上保定这一个最不为人知的吧。

按本人山海经上古华夏史的推理猜想观点,三皇五帝夏商周上古华夏这群人起源于冀中(含京南)一带,向四方扩散,最后中央帝庭才转到河南,才成了东亚千百人群政权中最强势最先进的人群政权。因唐尧之唐地,在保定一带,灭夏桀之商王履,为何号成唐、武唐?史界一些专家们早有先商源于冀中、后曾南迁河南、但亦往来于河北的猜想,本人现又猜测:可能即因商王履本是从冀中唐地起兵南下攻灭夏桀、成功建商朝的,所以号成唐武唐,是不忘起家之故唐地之意吧,那他晚年又回到北方故乡这个唐地,并终葬在这个汤村汤王墓也是有可能的吧?谁能说绝无可能?

后来周时冀中一带北部属燕国,南部属中山国,中山国虽晚现且早灭,但却立足于此华夏三皇五帝、夏初、先商之最早中国之地,根源深厚,文化昌盛。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与后继之满城西汉中山王墓同列"中国考古百年百大发现″,中山国自带"中国″二字,怕非偶然。

总之,上古华夏史,人物事件地点多还是谜。考虑到华夏人群的四方迁移,全国各地,上古如三皇五帝夏商等都城、陵墓、重要事件地点,如黄帝陵炎帝陵尧陵舜陵禹陵及商汤王陵等等,中古有记载、现也著名之地不一定真是,可能是后代迁移带去的;而无记载无名之地不一定不是,可能是被遗忘了。本人认为应尽量多搜集各地资料、存疑对比研究多地多种可能性,看谁的逻辑更系统合理,都等考古发掘实证吧。

原还拟到汤村再西南一些的满城方顺桥村(传为尧访舜之访舜桥)、谭头村(传为尧在此筑坛禅位于舜)、顺平大王子城(传为尧子丹朱所居,后为曲逆城)、清苑阳城(传尧为母庆都所筑养老城,尧禅舜后亦终老于此)、望都天子台村、望都县城尧母陵丹朱陵一带转看一下,因时间问题未至,以后有空再去吧。

附文:《全国各省地商汤王陵总结,若有 遗漏请补充,谢谢》


河北满城汤村汤陵:

满城县汤村传说因有商汤王陵,守墓人居此得名汤村。

山西万荣汤陵:

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北,传为商汤葬处。《元和志》卷12河中府宝鼎县:殷汤陵“在县北四十三里”。

陕西扶风汤陵,无详细介绍。

河南商丘汤陵,无详细介绍。

河南虞城汤陵,无详细介绍。

河南偃师汤陵:

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史记·殷本纪》《正义》引《括地志》:“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冢,近桐宫,盖此是也。”《寰宇记》卷5偃师县:“汤王陵坑在县东北山上八里。”

安徽亳州汤陵:

在安徽省亳州市古城北门外涡河北岸凤头村。传为商成汤衣冠冢。陵如高丘,四周古树参天,近旁原有古刹。清代书法家梁巘手书碑刻“商成汤之墓”。墓前左右有高碑两座,记重修汤陵史实。辛亥革命后辟为公园。

山东曹县汤陵:

东汉时期的《皇览》中有关于汤陵最早的记载:汤冢在济阴薄县北东郭,去县三里。冢四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处平地。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御史长卿案行水灾,因行汤冢。唐代的《括地志》中也有关于汤陵的记载:薄城北郭东三里平池有汤冢。《皇览》和《括地志》提到了一个共同的地方薄县也叫薄城,在两汉时期属于济阴郡,它的位置正是商汤建立商朝后定都的北亳,位于现在的山东省曹县南部。汤王陵就位于薄县故城的东北,距离故城三里,而这个位置就是现在山东曹县阎店楼镇土山集村。

河南焦作武陟县汤陵:

武陟城东35里,有一座帝王陵,陵丘高耸,四野开阔。站在陵端,北可见太行峰峦,南可揽黄河之水,地理位置独特。陵前有一石碑,名曰商汤陵。陵旁有一村庄,名曰商村。古时,汤帝陵前建有一座汤王庙,由山门、大殿、配殿等建筑组成,后因战火被毁,现仅存石碑数通。

(文中的上古史观点为本人系统推想,供交流探讨。)

#保定头条# #历史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商汤   保定   冀中   顺平   唐县   曹县   偃师   山国   华夏   河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