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朝阳山遇雪

作者:马玉龙

忙碌的时间久了,整个人都昏沉沉的,就想上山。不管说是放空也好,逃避也罢,反正好像只有登登山,出出汗,才能神清气爽,如释重负;也好像只有走走路,观观景,才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

记得那是个周末,天阴沉沉的,和我有同样感觉的山友二弟一早就赶来集合,也没有过多地考虑天气的好坏,两个人就驾车进山了。太行山区最不缺的就是山,这次登的是朝阳山,零二年我曾来过一次。当地人称百梯羊脑(垴),意在悬崖上有一段古人垒砌的一百来个台阶。当地人还传言几十年前,八路军某部在悬崖上和日军开过一仗,由于日军抢先占领了有利地形,那队八路军伤亡惨重云云。

隆冬时节,满目的山峰早已换下了层林尽染的秋装,灰黑相间的真容更加显得冷峻肃穆。说是朝阳山,其实是兀立在悬崖边上的一穿院落,大门的门匾上刻有“朝阳山”三字。相传,起先是椿树岭的一位老汉在那儿建庐开荒,与世隔绝,竟日耕作,自成桃源。不想那年夏天,日寇扫荡时将草房付之一炬。侥幸逃脱的倔强老汉,为了避免草房再次被日寇烧毁,日复一日,只用石块、石条、石板在原址上重建了这个石头院子。老汉去世后,不断有附近图清净的人或者牧羊人在此居住,后来还有人在里边供奉起了神仙,渐渐地到现在又成了登山、徒步者的胜地。

我们在石槽龙村里停好了车子,背上行囊便沿着山坡上的小路向羊脑出发了。冬季的山里太安静了,除了我们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往日嘤嘤的鸟鸣已随小鸟不知所踪,往日梯田里耕种的吆喝声和山坡上的哞咩声,也已经跟着袅袅的炊烟随风散去了。

路越来越难走,笔直的悬崖一眼望不到顶,飘逸的崖柏优雅地从崖壁上探出头来看着我们。在悬崖的石台和裂缝中我们曲折地向上攀升着,时而走到崖的边缘,时而又走到崖的内壁,有时像在高低错落的乱石堆上行走,有时还必须抠住前人在岩壁上锻出的小石窝才能通行。就这样艰难地行进着,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百梯下面。为了山路的上下贯通,古人在一段不能自然通行的崖壁旁,垒出了供人上下的百级石梯,在悬崖绝壁上,石梯修造者的勇气、辛劳和困难可想而知!

登上石梯后继续前行,不多时就来到了传说中八路军失利的地方。这是一段宽不足米、长约四五十米的C型路段,路内侧向上是悬崖,不能攀爬,路外侧也是悬崖,深不可测。行走在此处就像行走在巨大圈椅的靠背上,一不小心掉落就会粉身碎骨。据说,当年八路军战士就是被敌人居高临下守住路口,进退两难而造成重大牺牲的。这一沉痛传说,不见史籍经传。后来我有缘读到了当年幸存战士杜喜元的回忆:“……战斗到天黑,……我们选择一个叫石槽龙的地方作为突围口,……只有一条牧羊人踩出的小路直通山顶,……快到山顶了,尖兵班传下话来:山顶有火光,做好战斗准备。恰在这时,前面一个同志一脚踩空了,连人带石头跌下深谷,随即鬼子的灯光照射过来,紧接着枪弹像雨点般射来,爬在前面的好些同志应声滚下悬崖,敌人的火力交织射击。我们一边还击,一边撤下山崖。

回到谷底一清点,我们警卫连仅剩下三十多人。”回忆为我们诉说了这个故事的惨烈。听我讲完,二弟与我不约而同地肃立在路旁默哀,本来说说笑笑的两个人此后很长时间都沉默无语,我知道他的心情和我一样的沉重。

快到朝阳山了,路相对好走了些,我提醒二弟更要注意脚下,往往越是好走的路,越容易疏忽。就在这时,我们才发现山雾不知什么时候浓了起来,浓得将远山深谷都掩藏了起来,浓浓的雾中还挟杂着雪花。怎么回事?明明天气预报是没有雪的!但现实是真的下了起来,而且是飘飘洒洒、茫茫苍苍,幸好已经上得山来了,先到院子里再说。

看着巨大石坪上,三面环屋一面临崖的院子,此时竟生出了“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的感觉。黑白相间的树木灌丛,反倒把洁白蜿蜒的小路映衬得更加清晰醒目,活脱脱的一幅水墨画!

雪厚路滑,原路下山已不可能。沿小路水平穿越到滴谷寺,再从滴谷寺沿大路下山成了必须的选择。雪依然不紧不慢地下着,举目四望,到处灰蒙蒙,雾茫茫,天山一色,天山难分。我们也不紧不慢地走着,虽然天寒地冻,虽然眉发皆白、脑后的发尖上还垂着冰珠,但我们无不冒着腾腾热气,胸中一片艳阳天。

岔到通往滴谷寺的小路上后,形势骤然紧张起来,这哪里有路?灌木丛横七竖八、山路断断续续、白茫茫的山岭隐没在雾中……我真后悔把二弟领到这个糟糕的地方,山高雪厚路滑,万一……我不敢继续瞎想,更不敢表现出绝望!还是豁达的二弟看出了我的顾虑:这路多好,滑倒了也蹶不了坡,只要方向对,咱们走一米就近一米!就这样我们你一言我一语,相互鼓励着一步一滑地向前行进着。也不知转了几道弯,上了几道岭,终于在转过一个山口时回看到了滴谷寺。人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也许绝大多数的胜利真的都来源于坚持。

滴谷寺因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得名,长治境内也有两座,故事也大同小异,但我们这个更加清幽、小巧、雅致。雪天远看,滴谷寺就像是从高崖中部挤出来的一样岌岌可危,通往山门的洁白的临崖小路又好似一条绳子把它栓在了山腰。

崖壁包围下,面阔三间的小院,精简的只有山门、饭厦和正殿,绝无多余的机构。饭厦正对的矮墙外也是悬崖,因为有雪,就没让二弟踩着凌空搭石去看殿后的滴谷遗迹,但取水时还是把二弟惊讶到了,在正殿西山墙外的崖壁上高约一米三四处,有一天然小洞,推开小门,约半方透亮的清水像蓝宝石一样镶嵌在洞中,无源无泉,不溢不流。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二弟也为看到这样的美景而由衷地高兴。

餐后稍歇,两点钟开始顺大路下山。说是大路其实不过是两三米宽的小三马路,而且坡度很大,加上积雪较厚,特别难走。不知何时雪悄悄地停了,我们俩十分惬意又万分小心地踩着臃肿平整的积雪前行,不时地还哼一支小曲,喊几次回声,路上便留下一串串歪歪斜斜的脚印。突然间听见远处有人说:山上有人、山上有人。顺着声音望去,山下似乎有人要上山来。后来两队相遇时,对方五人显得很惊讶,一直问:你们从那里来?你们怎么上去的?山下怎么没有脚印?听到答案后又热情地邀请我们再上山去,原来他们是上寺里吃柴火拉面去的,不曾想遇雪了。真是好雅兴呀!

越往下走雪越少,路过杨家庄村时,发现那里几乎没下雪,树木、房屋还是它本真的颜色,只是街道上有一层白纱一样的薄雪,风一吹便形成渐变的白色斜纹。赶到石槽龙村时则一点儿雪的迹象也没有了,一如早晨来时的样子。这一天的经历真是太奇妙了!山上山下,雪里雪外,仿佛老天给我俩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四五年的时间过去了,但那天的风雪和二弟的背影还是时常萦绕在脑海,使我永远难忘。


2022.10.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阳山   涉县   草房   大路   天山   石槽   崖壁   老汉   小路   悬崖   山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