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人 请跟我走,带你“一键解锁”韶关的魅力√

国庆假期,

你还在苦恼去哪玩吗?

完!全!没!必!要!

不用羡慕诗和远方,

最适合你去的地方就在韶关




近日,

我市推出“十条乡村文旅精品线路”,

全覆盖各县(市、区)

多个知名景点、景区,

能承包你外出游玩的所有想法。


韶关的秋天,

就像是不小心打翻的颜色调料一般,

绚丽多彩~

来!闪电侠教你“一键解锁”

这来得不易,来得突然的秋天!



第一站:S244最美省道深渡水段


广东最美自然风光在粤北,

粤北最美省道在S244,

其中最美线路要数深渡水段!



这里湖光山色,

云雾缭绕,风光旖旎,

泉、瀑、河、滩连缀一起,

被誉为广东“小九寨沟”。




随着秋天的到来,

逐渐被秋风染了色的树林,

在河水的相映衬下,

每一片叶子都浸满了

大自然的灵性与柔美。




行走在枫树下,

五步一景,十步一变。

运气好的话,

还能看到宽阔的清化河中,

当地人撑一筏竹排而过,

船桨划出一道道波痕,

古人诗画中

秋天的浪漫就在你眼前。




这里特色长桌宴

将瑶家风味的烟熏肉、油浸肉、

香菇鸡、酿豆腐、焖猪蹄,

以及瑶家酿的蜂蜜茶、糯米酒等

食物纷纷呈现,

能让你体验到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




第二站:筆子薮


众所周知,

围楼大多都是方形或圆角形,

而在司前镇李屋村,

有一座像“金龟”的仿生围楼

——“筆子薮”围。


来!跟着一起读

[bǐ] [zǐ] [sǒu]



关于“筆子薮”这个名称,

乍一听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其实是有深意的,

据李氏族人说,围楼坐西向东,

朝向远方的笔架山,

所以以“筆”入名。




薮(音sǒu),

指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

或人、物聚集的地方。

围楼建造的清朝年间,

周围芳草鲜美,水丰树茂。

“筆子薮”是应景取名,以名明志,

通过这个颇费心思又与众不同的名字,

表达了希望子孙后代获取功名,

建功立业的愿望。




整座围楼

实际上是建在圆形小山岗上的一座土堡,

占地2万平方米。

周围筑起数丈高的石墙,

形成一个中间大两边小的圆筒形,

然后在墙内沿墙造房。




进出围楼的唯一通道,

用花岗岩麻条石砌成,

里面闸门、门扇、门栓

及注沙、注水孔等防御措施一应俱全,

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鳞次栉比的房屋瓦面,

以及河卵石铺就、纵横交错的沿街巷道,

恰似金龟隆起的背壳和花纹。



最奇特的是

这里有两口直径10cm左右的温泉眼,

泉水温度高达80 以上,

热气缭绕,长年不歇。




第三站:刘屋村


就在不远处,

有一座被《独立大队》电影

取景拍摄过的古围楼——荣光围。



荣光围位于刘屋村东北端,

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4年)。

坐西北向东南,

长方形,重檐围墙相连。

5层,高18.8米,

占地面积近2225.8平方米。




围楼的外墙

由青砖和鹅卵石彻成,

内墙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层部分为青砖和鹅卵石垒成,

上层则用泥砖彻成,

显得显巍峨壮观、气势雄伟。




顺着一座花岗岩古桥,

就来到“焕然一新”的刘屋古村。



来到客家古村肯定要品尝一下

这里的美食。

肉块肥润嫩滑、肥而不腻的毕肉,

传统美食莙荙包,

肥而不腻,香甜可口的米粉肉,

味香醇厚,烂而鲜美的布袋鸭......




第四站:风度村


隘子镇风度村,

这个宛如世外桃源的村子里

有一所建于1936年的风度学校,

它是抗战时期始兴县委

重要活动地点、

始兴抗日战争时期的指挥中心,

也是东江纵队、珠江纵队

和风度大队会合地点。




抗日期间,

一大批革命风云人物

在这里生活、工作、战斗,

演绎出一段段革命故事,

留下了一个个革命印记。



如今的风度学校

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传承革命精神,

凝聚民族共识,

为地方发展注入红色活力。



继续往前走,

是革命陈列馆。

陈列馆里的仁人志士的英勇事迹和遗迹,

让人感受到了革命老区始兴

丰厚的红色底蕴。




第五站:满堂客家大围


“岭南第一围”——满堂客家大围,

始建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

竣工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

历时24年,

为当时的富豪官乾荣所建,

占地面积达13544.96平方米。




是始兴县现今保存良好的

200座左右的客家围楼中

最完整的一座,

也是全广东省最大的一处客家围楼。



大围由中心围和上、下新围

三部分组成,

中心围楼高16.9米,

另两围楼拱卫其前后,

既自成体系又浑然一体。

围楼建有大院4个,

祠堂6个,议事厅2个,水井4口,

寝室、厨房、储粮室、

停厝间等777间房子。




楼内雕梁画栋,一砖一瓦,

承载着客家人的悠悠岁月,

记录着客家人的伟大智慧。




来到隘子镇,

一定要来参观非遗传统工艺

宰相粉的制作工厂,

还可以品尝这份米粉。





第六站:张九龄故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作出这家喻户晓名句的诗人

张九龄的故居,

就在隘子镇湖湾村石头塘。




张九龄(678年—740年)

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是唐代有名的贤相。



隘子镇石头塘村

是张九龄生活并成长的地方,

为官时也多次返回故里,

为岭南经济的发展

做出了杰出贡献。

如开大庾岭路(今梅关古道),

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贡献,

造福子孙后代。




第七站: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横亘在始兴县和全南县之间,

车八岭以北是韶关市始兴县,

车八岭以南就是江西省的全南县。

总面积16110.7公顷。

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为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

是中国综合自然保护区之一。



秋天,

始兴县车八岭的

每一片叶子全都悄悄换上新装,

将漫山遍野染成了五彩斑斓,

令人心醉。



红色、绿色、橙色,

在山林田间处散落一地,

每一抹色彩都出现得恰到好处。



蜿蜒河道的两岸有着绝佳的美景,

暖红和碧绿夹杂的树林在沿岸两侧,

和碧蓝的河水交相辉映,

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山林和弥漫的云雾

交织出一种缥缈的意境,

在清晨阳光徐徐升起中,

云雾缭绕的森林深处才略显真容。



车八岭的秋天是美不胜收的,

目光所及之处全是温暖的色彩~

温柔、神秘、灵动,

只有你亲自来一趟才能领略到。



第八站:石笋


都亨石笋位于

始兴县东南部25公里的

都亨河峡谷中,

离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约10公里,

离石头城约5公里。

石笋两侧峡谷峭壁,碧绿河水环绕而过,

山水相依,极富诗情画意。




为什么叫石笋?

因为那一座高约50米的石山

拔地而起,峻峭挺拔,

酷似破土而出的春笋,

所以称为都亨石笋。




都亨石笋这一特异景观

曾引起许多文人墨客的兴致,

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




第九站:红围


红围原名“奠安围”,

位于始兴县沈所镇沈北村,

建于清朝道光年间。

因墙体用鹅卵石、糯米、

红砂岩的砂浆砌成,

天长日久慢慢呈现红色。



附近还有外营保卫战遗址,

以外营残围为幕墙修建的外营保卫战遗址馆

把人们拉回那硝烟弥漫的岁月。

村头的外营围,残墙高耸,

累累弹痕还依稀可辨。



1945年8月1日,

国民党反动派调遣

2000多名兵力进犯外营村,

在这次战斗中,

英勇的外营人民和中共游击队指战员

对敌军进行反击,

坚守在此与敌军激战三昼夜。



最终围楼一角被敌军炸塌,

留守在围楼内的

112名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

全部壮烈牺牲。



红围作为广东省委、
粤北省委机关办公旧址,
在抗日战争时期被视作抵御外敌、
维护和平的红色堡垒,
原广东省委在这里组织开展了
系列重大活动,
作出过许多重要决策,
在广东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韶关的秋天

有这么多好看好玩好吃的,

你确定还要去别的地方?

赶紧叫上家人朋友,

一起解锁韶关的魅力吧!



来源:韶关民声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韶关   粤北   始兴县   始兴   石笋   自然保护区   客家   风度   解锁   秋天   红色   魅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