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庆假期期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关联全球经济的风险信号?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321篇原创文章

就在中国举国同庆,全国放假过国庆佳节,享受一年之中难得的休闲时光的当下,全球资本和经济市场,并不平静。

此时全球冷热并不相通。

中国人在安全和平的国内享受假期,欧美金融市场里面的参与者群体却随时提防风险爆发,度日如年,煎熬至极!

越来越多的信号表明,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后,全新一轮全球大范围的金融风暴,正在外部貌似依然平静,却早已暗流涌动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中酝酿力量,蓄势待发。

这篇文章,没有铺垫,直入主题,将为各位读者朋友复盘梳理2022年中国国庆假期期间,全球经济和金融领域几个值得关注和分析的重要风险信号和动向。

紧跟动态,理性研判,紧抓本质,研判趋势。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下一个“雷曼兄弟”要出现了?欧洲百年投行陷破产传闻,真相如何?


就在中国国庆假期间,欧美金融市场暗流涌动,风波不断:

当地时间10月1日,澳洲广播公司(ABC)旗下商业记者戴维·泰勒(David Taylor)声称,据可靠消息,一家大型国际投资银行正濒临崩溃。

图片来源:网络

这还没具体指名道姓,瑞士信贷集团就慌了阵脚,自己先来了一套“否认三连”。

该消息引发了市场对瑞士信贷集团(CSX1,3.8欧元,106.03亿欧元)财务状况的担忧,瑞信股价在10月3日欧洲早盘一度跌超10%。

针对破产相关的消息,据《金融时报》10月2日报道,瑞信在周日的一份简报中向员工表示:“瑞信拥有强劲的资本和现金流以及资产负债表,当前的股价表现也不能改变这一点。”

很快,应对传言,瑞信高管在周末向大客户、交易对手和投资者重申了其坚实的流动性和资本状况。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截图

瑞信首席执行官 Ulrich Krner 在备忘录中向员工表示,该行拥有接近1000亿美元的资本缓冲,并预计在今年剩余时间里,其最高质量的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CET1)将继续保持在13%~14%。

10月3日凌晨,Ulrich Koerner在社交平台上再次重申了其在上周五的备忘录内容。

然而瑞信的表现的确让投资者担忧。截至发稿,瑞信的美股股价今年迄今已下跌约60%。

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根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的数据,瑞信的信用违约互换(CDS)指数在过去两周内飙升了50个基点,并在周五达到了250个基点,这是至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正接近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时的水平。年初的时候,瑞信的信用违约互换指数仅有57个基点。CDS违约掉期指数越高,说明违约概率越大。

彭博数据显示,瑞信的五年期信贷违约掉期利差(CDS,Credit Default Swap)持续飙升至2009年最高水平,违约风险高企,接近雷曼兄弟破产以来的最高水平。

有网友讽刺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雷曼兄弟破产时,雷曼兄弟的CFO也说过同样的话。更糟糕的是,瑞银CEO的名字,正好叫雷曼!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起,2008年暴雷的美国投行雷曼兄弟,当年正是雷曼兄弟的倒下,一举引爆了金融危机,冲击波所及,一片狼藉!

要知道,这家成立于1856年的银行,可是关系西方金融体系稳定的 9大银行之一,业务横跨传统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私人银行、共享业务等,管理资产规模超1.4万亿瑞郎。

但也是这头金融巨无霸,正被无数猎食者啃咬,市值过去一年时间,跌掉了73.3%。

瑞信的规模,差不多等于2个雷曼。一旦真正暴雷,或将引发连环雷暴,其影响将是全球级别的。

这真是不祥之兆,前所未有的景象真的出现了,而这一切,可能才刚刚开始。

比如,紧跟在瑞信后面的是德银,这是比瑞信更大的体量,它的股价也创造了20多年来的历史新低,押注它会违约的CDS价格,最近也在爆。

会不会有一种可能,这个记者想说的国际投资银行,是德银?

其实说谁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这场传言风波,揭示这些欧洲资本集团的真实风险,才是关键。

这个冬天,对欧洲国家来说,很可能是一个血淋淋的季节,血盆大口已向他们张开!

凌冬将至!一场始发于欧洲资本市场的金融风暴,或将全面爆发!

从理性,有依有据的角度来看,即使传言被证伪,欧洲金融市场面对高通胀和能源危机双重冲击之下,也很难再保持“欧洲优先”的全球资金吸引力。

瑞信总部(图片来源:网络)

2

北溪管道被炸,欧洲资本,产业,金融开启大逃亡:欧洲经济,危险了?


瑞士信贷集团的传言风波,其实只是欧洲经济正在承受能源危机的当下,一个微妙的缩影而已。

毫不客气地说,当下的欧洲金融市场正走在风险的危机边缘!

陷入多重困境的欧洲经济,正在面临着本土资本逃逸,产业加速迁移,金融市场风险激增三大挑战:

1,产业加速迁移,是由于俄乌冲突造成的后果,欧盟27国已集体投入约3140亿欧元来限制电价上涨、降低能源税以及向纳税人提供补贴。

高福利低成本的好日子,关乎欧洲地区的社会稳定,但是高度依赖俄罗斯廉价能源的诸多欧洲本土产业,怎么办?

天然气短缺冲击欧洲化工和金属产业。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化工品生产地区,预计减产将会对基础化工原材料供应产生影响。在原料紧缺压力下,欧洲化工巨头被迫减产甚至停产。限制天然气供应或将对欧洲有色金属产业造成严重影响。欧洲有色金属行业在燃气短缺和电价飙升的双重影响下也大幅减产。

能源短缺导致电价飙升,破坏欧洲工业基础,企业不得不因成本高涨而逃离欧洲,极有可能“一去不复返”。如果能源危机和通胀高企持续更长时间,欧洲工业企业减产甚至停产可能从临时性调整逐渐演变成结构性损伤,造成不可逆的“去工业化”风险,欧洲制造业回落可能是长期趋势。

欧洲制造业企业或正在将业务向外转移,中国是主要目的地之一。中国具备三大优势解决目前欧洲企业面临的困境。第一,中国工业电价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低。第二,中国制造业产业门类齐全,供应链相对稳固,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第三,中国是全球最二大消费市场,增长空间广袤。

欧洲贸易逆差可能长期扩大,欧洲经济逐渐走弱可能是一种长期趋势。

2,俄乌打仗,欧洲一片恐慌,美国强硬加息。结果就是,无数资本逃离欧洲,流向华尔街。

面对愈发复杂且严峻的欧洲形势,越来越多的资金选择撤退,甚至掉头做空。

据德意志银行援引EPFR Global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的一周内,基金经理从欧洲股票基金中撤出34亿美元,过去6个月内的资金流出总额升至8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00亿元)。外媒汇编的数据也显示,以欧洲为重点的ETF于2022年的流出金额已经升至至少15年来最高。

数据显示,撤退的资本甚至包括贝莱德、欧洲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Amundi SA等巨头。贝莱德驻伦敦的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Wei Li表示,考虑到能源不足,预计欧洲将未来几个月内出现衰退,但股市并未完全消化这一负面预期。

Amundi SA也表示,现在是时候削减股票敞口并采取更具防御性策略,尤其是在涉及欧洲股票时。欧洲更容易受到滞胀冲击的影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该地区对俄罗斯能源进口的依赖加剧了这种冲击。

同时,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分别下调了斯托克600指数、欧洲斯托克50指数的年终预测。

花旗集团的策略师预计,欧洲未来几个月将出现一系列降级,而摩根士丹利警告称,欧洲上市公司的利润率将面临十多年来的最大降幅。

值得一提的是,受能源危机影响最大的德国,已成为国际资本做空的目标之一。与欧洲斯托克50的类似期权相比,行使价比当前水平低10%的1至3个月德国DAX期权的交易价格接近今年的最高水平。

资本的趋利避害,甚至火中取栗的本性,得到完美的展示。不过这样的展示,对于欧洲地区和国家来说,绝对是噩梦。

3,欧洲地区货币,金融,债券遭遇三杀:

当地时间23日上午,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欧元兑换0.9737美元,再破近20年来的低位。此外,英镑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英镑兑换1.1021美元,为37年来最低。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在全球高通胀的情况下,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动荡,而经济最强的美国正在启动史无前例的激进加息icon运动。于是,全球资金回流美元,非美货币狂泻不止,日本央行、英国央行已被迫入场干预。
全球股市持续处于阴霾之中,恐慌情绪仍未缓解。欧洲主要股指基本上都处于持续全线下跌的情况。

随着欧元和英镑的走弱,欧洲债券市场也在最近几个月遭遇大幅度抛售。

货币,股票,债券,三杀齐至,这对于欧洲经济而言,并不是什么值得乐观和积极看待的好信号把?


种种迹象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那就是欧洲地区的经济,风险正在酝酿,随时都有可能全面爆发的危险。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减税新政遭重大逆转,短暂的平静之下,一场更大的动荡或许正在酝酿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新任首相特拉斯上台以来,对于英国经济所面对的压力和问题提出的一系列动作和方案,或许并不理想。

标普全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英国9月综合PMI从8月的49.6降至9月的48.4,而经济学家预计为49。这表明在英镑贬值推升通胀并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后,英国经济可能已经陷入了衰退。

欧洲金融市场的“风暴眼”英国,即将面临下一只“黑天鹅”。10月21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中的标普、穆迪,将重新评估英国政府的信用评级。一旦信用评级遭下调,将对英国的外债形成巨大压力,外界向英国提供债务融资将面临“额外风险”,或将对英国经济前景造成冲击。

对于当前的英国而言,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此前,激进的减税计划一度引发英国资本市场大地震,英国国债上演“大崩盘”,英镑暴跌刷新历史新低。为了避免更大的危机,英国央行不得不出手救市。

刚上任不久的英国女首相特拉斯似乎正在失去大多数英国民众的支持。支持率大跌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特拉斯政府刚刚出台的经济新政,其中包括,50年来最激进的减税政策,预计减税总额高达450亿英镑,以及大规模的能源支持计划,预计将在两年内花费超过1000亿英镑。

伦敦时间10月3日,上任仅一个月的英国新首相特拉斯宣布修改一周前推出的大规模减税计划,将最高所得税税率从45%下调至40%一项已被撤回。

她在推特上写道:“我们明白了,我们听取了(民意)。45%税率已经分散了我们推动英国前进这一使命的注意力。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建立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以此提供世界一流的公共服务、提高工资水平并在全英范围内创造机会”。

图片来源:网络

英国政府此次撤回下调所得税最高税率,距离英国财政部公布该计划仅过去了一周时间。

在特拉斯与科沃腾宣布撤回最高所得税税率下调计划之后,市场已立即作出积极反应。被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认定为将与美元跌至平价的英镑大幅上涨至1英镑兑1.12美元,英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从3.9%迅速下跌至3.66%。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英国市场短暂的平静之下,一场更大的动荡或许正在酝酿之中

这一次英国金融市场遭遇重创的导火索是,在英国央行宣布连续第二次加息50基点之后,英国财政部又宣布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最大减税计划,引爆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

整个过程暴露了英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迅速激化的矛盾,以及平衡通胀和经济增速之间的矛盾。这两项矛盾,尤其是后者,全球各国央行都无法避免。

欧美金融市场动荡背后的原因是投资者对全球经济衰退和通胀加剧的担心,而现在摆在欧美国家面前的通胀和经济衰退的双重矛盾,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矛盾。


四面楚歌的特拉斯,风险酝酿的大英帝国,这一次,是否会成为点燃新一轮全球金融风暴和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值得注意的一个信号: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Larry Summers)上周四(9月29日)警告称,如今的市场风险看起来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出现的风险惊人地相似。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风险升高的时期,就像2007年8月人们变得焦虑一样,我认为现在应该是一个更加焦虑的时刻。某种东西即将崩溃,不仅是在英国,还会在美国,这是一个奇怪的巧合。”

从当前的种种信号来看,这是有很大概率,也是值得关注的现实信号。

英国现任首相特拉斯(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珍惜中国宝贵的平稳经济环境,为即将而来的新一轮全球金融挑战和冲击,做好准备


全球此时凉热,并不相通,中国国内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动向,在国家生日的好日子里面,无比的平静,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不过该来的总是要来,经济全球化,资本无国界的当下世界中,中国必然无法独善其身,风景这边独好,关起门来过好日子的。

该有的冲击,挑战,包括资本的异动,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会不会的问题。

作为中国人,鲜明对比之下,更应该感谢自己的祖国将我们保护的很好。

和平稳定,以及货币安全……很多中国早已习以为常的,却是很多国家最期待的。

在过去10多年,在美国带动下,美国、欧洲还有日本,都在拼命印钞票,把利率打得极低,其实等于在全球的金融系统中,埋下了无数的隐患和风险。

而2022年的当下,毫无疑问,就是经典的“pay time”的到来。随着美国开始加息,山雨欲来风满楼,全球已经到了一个比烂的时刻,谁最不烂,谁最能扛到最后,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当然,这是大国之间在经济利益层面上的高端博弈,对于个体而言,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局势影响力。

但是这并不妨碍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两个事情:

1,坚定支持自己的祖国,信任自己的国家,并且,珍惜当前中国国内岁月静好,井然有序的环境和市场。

2,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是金融稳定的根本保障,聚精会神发展好自己,始终是我们战胜一切外部挑战、艰难险阻的关键,所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在自己的岗位和工作上充分出力,是对国家最好的支持。


当然,不要试图做空自己的国家来实现套利,资本可以没有国界,但是人一定有祖国,没有一个强盛的祖国撑腰,再多的金钱也无法带来安全感。

全球经济风暴,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在这样的特殊敏感时刻,所有中国人能依靠和指望的,只有自己的祖国和双手!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积极乐观,努力拼搏,应对必然的冲击和挑战。

只要上下一心,那么,这一轮风暴过后,还能站着的国家里面,一定有中国的身影!

共勉!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中国   风险   通胀   欧洲   英国   美国   金融市场   全球经济   国庆   信号   假期   资本   全球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