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后一直小便的人,与半天不去厕所的人,谁比较健康?了解下

导语: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都发生了改变,而岁月就像是一把刀一样,让很多逐渐进入中年门槛的人身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想要活着,那么身体就离不开水,对于成年人而言每天的水分摄入量要保持在1500~2000毫升之间,这样才可以维持身体里的各个组织器官正常运转,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人们每日摄入的水会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经过皮肤、汗液以及尿液等形式排出身体之外。但是对于那些身体出现某一些疾病的人而言,身体里摄入的水分流失则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也会相较于普通人而言会有很多的不正常。

或许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有这样的一个好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起床之后先喝一杯温开水,不仅可以润润嗓子,还可以润肠通便,防止便秘问题出现。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的排尿次数呢,有很多人发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一些人喝完水之后总是去排尿,而有一些人喝了一上午的水,一次厕所都没有去过。

这种问题的出现让很多人的心里有一些纳闷,因为这两种情况的发生也让很多人出现了烦恼这种情况的出现,到底哪一种人的身体更加健康呢?今天就带大家讨论一下。

喝完水后,多久上厕所比较正常?

在正常情况下水分变成尿液一般会需要30~45分钟,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体质不一样,再加上尿液的形成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喝水之后的排尿时间和排尿频率也并不一样。

不管是喝水之后想要小便或者是半天都不去上厕所,这都属于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般情况下,以下4种因素会容易影响到人们的排尿时间:

膀胱容量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重要器官,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膀胱容量一般是300~500毫升,但是有一些人的膀胱容量偏少,或许只有200毫升左右。

膀胱体积小的人尿液储存量比较少,稍微也有点尿液就会产生尿液,此时也会总是想要上厕所。

喝水习惯

很多人平时不太习惯主动喝水,非要等到特别口渴了的情况下才会去喝水,时间一久膀胱也会适应如此的缺水环境,一旦有水分的流入膀胱突然受到刺激,此时就会容易带来尿意。

括约肌功能

括约肌一般是用于控制膀胱的松弛功能,当括约肌松弛的时候,膀胱的储存能力就会变得比较差,所以没有办法储存过多的尿液,导致上厕所的次数有所增加。

而当括约肌紧绷状态时,膀胱具有非常强大的储存容量功能,喝水之后代谢时间比较长,所以如此一来上厕所的次数也就有所减少。

出汗量

天气热的时候出汗多,身体里的水分便会以汗液的形式排出身体之外,所以夏天喝水多却排尿少,这也属于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

喝水后一直小便的人,与半天不去厕所的人,谁比较健康?了解下

其实多久小便一次算做正常,根本就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一般小便间隔时间需要根据人们的饮水量以及排泄习惯,还有身体全身代谢的各种情况来进行计算。也无法说明到底谁的身体更加健康!

判断排尿次数是否是正常的,能够根据一天排尿的总次数来进行相应的判断,对于正常人而言,白天的排尿次数是在4~6次,而夜间的排尿次数是0~1次。

若是超出上述的排尿次数,那么就被称为是尿频现象,而尿频仅仅只是一个临床的症状,说明排尿次数有所增多。

但是具体带来尿频的原因也要进一步进行考虑判断到底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的。

而生理性的问题,比如饮水过多所带来的排尿次数增多,排尿时间间隔缩短;而病理性的则与膀胱炎症刺激所带来的排尿次数息息相关,如果出现了尿频的问题,一定要及早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改善问题,帮助保护身体健康。

尿液异色、异味,暗示着这些问题

尿液可以说是身体的一项反应指标导致尿液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的情况,是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懂得区分,若是尿液出现了问题还伴随着身体异常,一定要及早就医检查,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结语:总而言之,喝完水之后频繁排尿和喝完水之后半天不去上厕所,这两种问题对于人们的健康程度而言,要从好多个方面进行判断,根本就没有办法说明到底谁的身体更加健康,如果发现自己的排尿问题出现的异常,一定要及早就医检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帮助自己判断自己的身体健康有无出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括约肌   尿频   健康   尿液   膀胱   水分   生理   厕所   次数   身体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