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泸山:“一馆”、“两碑”寻旧事-凉山社会考察5

山腰间的“奴隶社会”博物馆

今日游西昌市东南边的泸山风景区,见山腰间开阔处建有一座“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遂进内参观。

囿于生产力和相对闭塞的自然环境,世居大、小凉山的彝族同胞,一千多年里一直是按出身分作若干等级,最常使用的划分是“黒彝”和“白彝”。黒彝地位高,属贵族;白彝地位低,是底层劳动者。展览资料介绍,到1956年民主改革前,凉山总户数5%左右的黑彝奴隶主,占有当地70%以上的土地、牲畜和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还占有彝族低等级奴隶阶层。依照马克思恩格斯之阶级理论观之,历史上凉山彝族社会乃典型的奴隶与奴隶主共存的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又渗入了太多的家族、家支等血缘因素,比如黑彝家族与白彝家族间是绝难通婚联姻的。表面上看,彝族奴隶社会似乎就是血缘家族社会,但实质上却是个阶级统治的社会,颇似印度的种性制度。

前几天我们在凉山冕宁县的彝海地区,看到与红军军头刘伯承歃血为盟小叶丹,就是彝族果基家支的头人,当属凉山黑彝阶层。

博物馆内前言介绍这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在新中国建立后,一下子从极为落后的奴隶制、甚至原始社会状态直接跃升到了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凉山彝族社会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前,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奴隶社会形态。博物馆内还介绍,之所以要建立这个馆,是“为了让人们更便捷地了解和研究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教育青少年等目的”,还特别强调,博物馆是在国家领导人、国家民委、文化部、四川省、凉山州有关部门领导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建立的。

共和国领导层一向重视历史,尤其重视结束了一切旧制度的红色革命历史。1985年建成开放的这座红色教育基地,背靠泸山,面临邛海,处在泸山最佳区域。

竖立在路边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纪念馆招牌,使用汉字和彝文分别标注。见此石标后,便可由此拾阶而上去博物馆

凉山彝族奴隶博物馆背靠泸山主峰,坐落在山腰间的空阔广场上。广场中央是一位健硕彝族男子的雕像,上书“凉山之鹰”

博物馆内介绍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大约出现在2000年前

博物馆内彝族等级制度介绍。奴隶社会的凉山彝族按血统和身份贵贱分作5个等级:兹莫、诺合、曲诺、噶加、噶西。前二者为统治等级,通称“黑彝”;后三者为被统治等级,通称“白彝”。白彝永远不可能上升到黑彝的等级。等级间也有层层占有的关系:兹莫、诺合占有曲诺、噶加、噶西;曲诺占有噶加、噶西;噶加占有噶西。总之,带有血缘色彩的等级关系背后是阶级关系

博物馆里的家支制度介绍。凉山彝族家支制度,其实就是父系血缘集团的形式之一。由家、支和个体家庭组成,每一家支都有世代相传的父子连名制(由父名最后音节冠于子名之前,子名的最后音节冠于孙名之前,以此顺推下去,世代相连。每个彝族男子从小就要学习背诵,如此可记诵数十代乃至上百代的祖先和谱系)的谱牒。每个家支有共同的较固定的聚居范围和家支共有的森林、牧场、荒山和池沼。每个家支都有若干头人,头人决定处理家支内的事务。由于凉山彝族社会没有形成过统一的、稳定的政权组织,凉山地区的家支便成为彝族社会的基本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地方政权组织的作用。

已经有社会学者整理研究彝族谱牒,此为2007年出版的相关书籍


山脚下的两块碑

四川乃抗日战争时期之大后方,国都南京陷落后,国民政府将陪都设到了重庆。

西昌市泸山脚下有座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1938年“七七”事变一周年时,由西昌各界捐资,当时的西昌县政府敬立。碑阴刻有西昌籍旅长华品章事迹记及百余位西昌籍殉国官兵名录(当然,都是国军将士),华以旅长之身殉国于南京,死后被封为少将。当地定位此碑:是中国第一座为纪念抗战殉国者竖立的纪念碑。西昌虽后方,抗日决心和意志同国人矣!

泸山脚下通往山间“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石阶路,来泸山赏风景游客,大多要来此瞻仰先烈

在山间的“抗日阵亡纪念碑”。1938年7月7日,为纪念“七.七“”事变和中国抗战一周年,西昌县各界人士捐款修建了这座纪念碑。纪念碑最初在城内,碑上刻有阵亡的西昌籍国民党军将士姓名和简介。当地特别强调,此碑是全国建立最早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1951年原碑被拆除。1987年,西昌市政府决定在风景区泸山重竖仍保存着的原碑,碑高8米

纪念碑的背面是1937年12月12日殉国于守卫南京雨花台战斗中的西昌籍华品章旅长的生平简介,另刻有108位西昌籍殉国英烈的名录

抗战开始,因避日军之侵,诸多教育研究机构从东部的沦陷区辗转迁移到祖国西南的云贵川地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合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落足昆明,承续教育脉统。那个特殊时期,四川省接纳了许多的院校和科研机构落脚存身。 此行之前不久,一位朋友还给我发了一则图文,记录抗战时期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等中国营造学社同仁落脚在四川宜宾南溪县的李庄,与农民为友的故事。也正是在李庄的四年里,在民族危难的艰难岁月中,这对夫妇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写作。

泸山脚下是当年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的旧址所在。如今,学校建筑物已不复存在,惟留下一块三幅连接的石牌,保存着一段儿时光的记忆。同行者中有中国近现代史教研部教师数位,术业在身,颇受触动,遂诵读碑文,议及当时。

这所专科学校的校训是:“审慎明笃”。国难当头,抵抗首位,教育亦不可停,此乃大后方之责也!在此校训碑前,一位同事提起了冯友兰先生拟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里面以国难期间保存国脉之例对“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新解,我印象深刻。中国为什么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自己历史的国家?为什么能经艰苦卓绝大难不死而最终光复?是因为它有着“亘古亘今,亦新亦旧”的血脉,而教育就是传承文明血脉的最重要载体。

西昌泸山脚下的这块地方,八十年前曾经是一所大专学校,叫“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

从西康技艺专科学校简介碑上可以看出,这所学校创立的基础是从天津迁移到此的“北洋工学院”(天津大学的曾用名)

当年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的校训碑

在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遗址纪念碑前留影

起句曰:

半壁江山曾沦陷,

存根保土赖西南。

前方英烈战身死,

学子后方文脉传。

2014.7.21 记于西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西昌   西康   彝族   奴隶社会   社会   博物   纪念碑   专科学校   旧事   中国   等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