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色美味,《寻味山西》带你吃个够

平一座城,遥一场梦,黛瓦青墙,古道悠长,这里就是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八百多年历史的平遥古城。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的西大街。当年富甲一方的晋商们,开银行,住豪宅,那在吃上,自然也不会亏待自己的嘴。平遥也因此集全了山西各地的餐饮风格,一时不输京华。 如今古城纵横交错的四条大街,仍旧熙攘繁华,茶楼酒馆林立,商贩网红云集。夜幕降临后,是古城最好玩最热闹的时候。

这里是平遥

据说平遥有108种小吃

你知道多少呢

其实说起来,平遥的美食不过也就是面食,但是当面粉以各种形状,各种颜色,以及奇怪的名字呈现在外地游客的面前,着实够他们眼花缭乱一阵,有时候甚至还得费点脑子。就比如平遥名气最大的一种小吃,碗托。

碗托问世后,似乎没啥名气。而真正让碗托名声大震风靡全国的,是大清朝一位鼎鼎大名的“带货一姐”!她是谁?慈禧太后啊。据说当年慈禧西逃路过山西,那时候的山西,可是富贾遍地,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有钱。地方官员和富商士绅,当然要利用这种难得的机会好吃好喝招待一番。

于是,平遥县传说中的108种小吃,就被端来招待慈禧。老太太就来这平遥的一顿吃,居然带火了平遥的好几种美食。碗托就是其中之一。

碗托在平遥是一种魔性的存在,这个流传了四百多年的小吃,到现在依然稳坐平遥各类小吃里的第一把交椅。大饭店有,小饭馆卖,古城里游客吃新鲜,新城里百姓是顿顿吃,据说平遥当地人最爱的碗托吃法就炒碗托。

碗托每一个吃过它的人深深的爱上了它。而碗托从普通面粉蜕变到碗里的过程,那也是相当有讲究的。

平遥的碗托和柳林的碗托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材质,纯白面制作。面粉和水,看似最普通的食材,却在一搅一揉中,蕴藏着山西人对面食的智慧。单就面粉和水的组合,就是1+1 =n的效果。

碗托最灵魂的蘸料其实并不复杂,大蒜、辣椒、食用油、这都是烹饪里最普通的作料,却在平遥人手中花样倍增。一碟子碗托被平遥人演绎出了“冷面杀手”和“热辣女王”两大角色。

碗托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在闹市还是僻静的小巷,无论是生日宴会还是乡村庙会,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如果说碗托是平遥这108种小吃里的绝绝子,那么下面即将出场的美味,也是被咱这大清朝的带货一姐,慈禧太后种过草的,它就是和平遥牛肉、碗托一起成团出道的——平遥油茶。

油茶在平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晋商养生保健的经典传统食品,被老佛爷一手捧红后,在清朝的宫廷里开始流传,成为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养生必备食品。而如今,油茶这种山西炉食文化的典型代表,竟然成为了不少年轻人喜爱的“代餐粉”。

食用时,只需一壶开水,热乎乎的油茶便开始香气扑鼻了。如今的油茶,已经不再单纯的是拿白面炒制。为了迎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五谷杂粮和多种坚果的组合,更加受到欢迎。丰富的膳食纤维及各种维生素、花生、核桃、芝麻等坚果富含多种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两者组合粗细平衡,养胃,美味,成为了不少“老醯儿”甚至外地游客们的最爱。

这就是平遥,她的逶迤城池会让你震撼,她的商业神话会让你神往,而当你在城墙外,古道边驻足回望,那留在舌尖上的美味一样让你久久难以忘却。

今晚22:00点

总监制 | 吴中清 监制 | 李晓琳 值班主任 | 薛芬

制片人 | 上官小鹏 责编 | 李文涵 编辑 | 李文涵

记者 | 张颖强 张婷 视频 | 李阳 摄像 | 刘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山西   平遥   组合   油茶   白面   坚果   清朝   面粉   古城   小吃   美味   特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