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不懂酒的人多,因酒商喜欢说这3句话,都是坑,你听过几句?

难怪不懂酒的人多,因酒商喜欢说这3句话,都是坑,你听过几句?

都知道白酒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蒸馏酒,华夏文明有长达5000年之久,酒文化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一路而来,但是白酒从出现到今天,仅有800年的历史,而全民接触白酒,充其量也就仅有100年左右的时间。

我们在很多影视剧、文学作品中,都能见到酒的身影,商周时期的“酒池肉林”、北宋时期的“三碗不过岗”、直至清末民初时期的“孔乙己”喝二两,所描述的酒,其实都是黄酒,而非今日的白酒。

白酒的蓬勃发展,准确地来说是在清代的中晚期,当时全国的白酒酿造、饮用量,也才占到全国酒类的一半左右,现存的绝大多数酒厂,都是在解放后50年代起陆陆续续新建,或者在原址基础上重新修建的。

喝酒的人很多,懂酒的人却很少,因为大多数人对于酒的认识和理解,都是通过广告、商家的宣传而得知,而酒商们的宣传,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润,而酒商们最爱说的3句话,居然句句是坑,你信过几句呢?

第一句:获奖无数

早在1952年,在国家层面举办了第一届的名酒评选,受到商业影响过于严重,五届之后戛然而止,直到今天,仍然有数不清的国内、国际烈酒评选。

国内评选还能理解,老外根本就喝不懂白酒,生活中对白酒更是不屑一顾,只要掏钱买门票,拿个奖回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你还认为获得国际大奖对于白酒来讲,是什么难事儿么?

即便是国内最为专业、权威的名酒大奖,也不能代表一款酒持之以恒的品质,不然四大名酒的西凤、汾酒会四五十块钱一瓶就卖给你?人是会变的,酒又何尝不是呢!

第二句:纯粮酿造

这句话在行家眼里,就像大人哄小孩儿吃药一样,除了粮食以外,水果、薯类、甘蔗糖蜜同样能酿出好酒,不然白兰地、伏特加、朗姆酒是哪里来的?

酿酒在于工艺、在于良心,纯粮与否,只能说明酿酒的原料,粗制滥造的纯粮酒照样喝得你迷糊、恶心,品质甚至不如廉价的纯食用酒精。

第三句:香甜可口

香甜可口,只是对于各种酒评的一个总结,很多白酒大咖在评酒的时候,都会提到窖香、曲香各种香,我敢保证普通消费者听起来都是云里雾里的。

窖香是什么香?曲香又是什么香?陈香又是什么香?总之听起来奇香无比,喝到嘴里都是辣的。给你的感觉很美妙,就可以多找你要几个钱了。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讲,喝酒就喝酒,不要考虑品牌、包装、各种故事,只要喝的时候顺口、喝完之后舒服、结账的时候喝得起,就算好酒了,茅台再好,我喝不起,或者喝不惯,对于我来讲,他就不是好酒。

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工艺、口碑和性价比,来判断一款酒到底好还是不好,说一款大家都没听过的酒 国康10。

在酱香酒都选择以五六百元作为起步价的时候,康10的定价只有两百多,这才是诚意,首先作为一款高端酱香酒,价格是大多数老百姓宴请、送礼都消费得起的。

在口感上,不需要多么华丽的描述,首先入口不辣,因为装瓶前就经过了10年的窖藏,经过去生、老熟后,甲醇、杂醇类令人口感不美好的物质,基本被氧化和酯化了,但是酒精浓度还是53度,因此也不要贪杯多喝。

年份酒喝起来,酒体比较厚重,酒香层次感比较突出,闻香和入口能够保持一致,前段、中段、尾段都能感受到不同层次的香气,咽下去之后,留在口里也有淡淡的芝麻香,和明显的鲜甜感。

其实判断一款酒好不好,最重要的还是过口,要喝过之后才知道,有的酒吹得很响,但是喝完口干上头,稍微多喝一些又是生痰又是头疼的,故事讲再多,也就是个大忽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酒商   伏特加   名酒   香甜   口感   白酒   可口   酒精   老百姓   时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