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千亿“中国绿色硅谷”的崛起与腾飞

2022年8月8日21:18时许,万人瞩目——

“乐山造”的晶硅光伏片,吸收峨眉山金顶第一缕阳光,转化为电继而产生的“火种”,在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点燃第十四届省运会开幕式。

全球晶硅看中国,中国晶硅看四川,“中国绿色硅谷”在乐山。

中国绿色硅谷

2000年1月9日,四川乐山市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承担的国家重点科技创新项目——我国首条年产100吨多晶硅工业试验示范线通过国家鉴定。

2021年,全国多晶硅产量约5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七成以上,四川乐山多晶硅产量则约占全国产量的13%。预计未来两年,全国多晶硅产能约有一半出自“四川造”。

四川,正在成为中国多晶硅的原点和未来的制高点。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赋予乐山建设“中国绿色硅谷”的重要使命,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乐山市将“晶硅光伏”作为乐山“头号工程”,被写进城市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

锚定建设“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使命,乐山市五通桥区正大力实施工业园区赋能升级行动,全力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不断建强产业载体、厚植产业根基,推动晶硅光伏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精准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招商,吸引一大批领军企业、前沿技术、高端人才汇聚乐山,加速壮大产业集群。

全球晶硅光伏领域10家头部企业半数落户乐山,全球最大硅料生产基地崛起于乐山,全球最先进太阳能级晶硅制造核心技术诞生于乐山。

2020年11月5日,乐山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绿色硅谷”称号。

目前,“中国绿色硅谷”已落地晶硅光伏及配套项目15个,总投资达到600亿元。已形成11.3万吨高纯晶硅、2万吨颗粒硅、55GW单晶拉棒切方和17GW硅片生产能力,高纯晶硅产能位列全球第一方阵。今年年内,晶硅光伏产业产值规模将突破600亿元,带动五通桥区工业总产值冲刺1000亿元大关。

凤凰涅槃——烈火重生中淬炼燎原之“星火”

走进乐山市五通桥区四川永祥股份数字体验中心,在大厅正面墙体的正中央,一只“凤凰”浴火重生、展翅腾飞——“中国绿色硅谷”的logo赫然醒目,寓意深远。

“中国绿色硅谷”的logo

破碎斑驳光亮的羽翼和凤尾、奋发昂扬向上的凤头、蓝绿色打底的凤身……在金黄色的阳光下,一只“晶”凤凰凌空腾飞,光“覆”未来。

晶片与阳光、绿色与环保、破碎与腾飞……诚如乐山延续40多年的“硅梦”之旅,在数次革新阵痛中,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自1964年国家冶金部决定内迁峨眉筹建有色金属厂,到次年7月第一个多晶硅生产车间建成,10月全面试车投产,年底生产多晶硅69.27千克、单晶硅10.05千克,多晶硅质量达到当时国际同类先进产品水平。

但产业技术发展的悬殊,让中国失去了市场话语权。上世纪末,国内多晶硅产量不到100吨,占世界总产量不足0.40%,国内缺口达95%以上。

美、德、日等国几乎垄断了全球多晶硅生产,我国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不得不靠购买外国多晶硅、单晶硅残次品维持。质量低、成本高、受制于人,整个行业处于被动不稳定。

2000年1月9日,中国多晶硅史上迎来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具有100吨/年生产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条“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国家重点试验示范生产线,通过国家鉴定验收,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中国多晶硅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

2008年,四川永祥股份首期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竣工投产,成为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

同时,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也落户乐山。

乐山——“西部硅谷”,声名鹊起。

然而,2008年9月至2011年左右,先后受金融危机、欧美“双反”等多重因素影响,多晶硅价格从每吨300万元跌到40万元,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举步维艰。在乐山,多晶硅企业从鼎盛时期的7家到只剩下四川永祥1家。

面对突如其来的行业寒冬,生存危机倒逼企业苦练内功。

在4次技改升级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永祥法”——“第四代永祥法”(包含大型精馏节能、冷氢化、反歧化等核心技术),成功将四氯化硅全部转化为生产原料三氯氢硅,变废为宝,提质降耗,突破技术壁垒。

四川永祥高纯晶硅硅料

如今,永祥的技术升级为“第六代永祥法”,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工艺技术指标全面领先,N型单晶占比90%以上,达到电子级晶硅水平,实现高纯晶硅“中国智造”。

“接下来,公司将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升级,把目前最先进的工艺技术等融合为一体形成‘第七代永祥法’,相较于上一代,成本再下降5%-10%。采用‘第七代永祥法’的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2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也将于近期开工。”四川永祥股份总经理助理代长宏对未来充满信心,今年永祥总体产能达23万吨(含云南、内蒙古基地公司),2023年产能将达35万吨。

四川永祥已经成长为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打造高纯晶硅及光伏产业的行业标杆,正向着打造高纯晶硅的世界级龙头企业和世界级清洁能源公司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国家政策的支持,政府环境的扶持,行业龙头的引领,招商引资的集聚,产业链条的延伸……

从“西部硅谷”向“中国绿色硅谷”成功升级,乐山晶硅光伏产业已集聚成势。

聚势崛起——创新建设中形成绿色循环“链条”

盐续千年,桥通五洲。

日前,记者走进四川乐山市五通桥区10平方公里的新型工业基地,只见山坡变园区、农民成工人——众多晶硅光伏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你追我赶,生产车间里处处机器轰鸣、欣欣向荣。

四川永祥新能源公司厂景

来到被誉为“花园式工厂”的永祥新能源公司,绿草如茵、厂房林立。走进精馏车间,各式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生产线满负荷运行,从工厂生产出来的高纯晶硅源源不断输向全国各地的下游企业。

“乐山京运通一期12GW拉棒、切方项目总投资41亿元,在乐山市、五通桥政府及当地管委会大力协助下,从土建进场到点火历时83天,跑出了‘五通速度’,刷新了行业建设记录。今年6月份已全部达到达产条件。”乐山京运通常务副总经理张鹏介绍,“CCZ连续拉晶工艺的研发推进,可使单晶硅片纵向电阻率范围更加集中,对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提供更佳的产品。”

张鹏还透露,目前乐山京运通二期22GW拉棒、切方、切片项目正在积极办理相关手续中,待具备开工条件后将开工建设。

……

在乐山,“中国绿色硅谷”的发展可见一斑。

在四川光伏产业集群聚势之时,人们更看到了乐山将资源利用、绿色循环做到了极致。

“‘乐山造’晶硅光伏企业全部使用水电,真正实现了以‘清洁能源’制造‘新能源’。”四川永祥股份总经理助理代长宏说。

企业抢抓机遇,追赶比超;当地政府更是高位推进,把打造“中国绿色硅谷”作为“头号工程”。

“墙内企业管,墙外政府管。”乐山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同频共振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近年来,五通桥区大力实施工业园区赋能升级行动,已建成投运5座110KV变电站、4座220KV变电站,正加快推进乐山南500KV变电站以及基地南、龙翔、银海山、蔡家湾4座220KV变电站建设。工业供水厂一期、工业固废堆场等基础配套设施陆续投用。正同步推进6条园区道路建设,企企互通、内畅外联的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成型。

用好政策“及时雨”。乐山落实全省“水电消纳示范”“精准扶持电价”等惠企利企政策,制定实施“光伏22条”、《“中国绿色硅谷”人才聚集十条硬措施》、“招商引资30条”等,在要素保障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构筑良好产业生态。

当好企业“服务员”。乐山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周监测、月调度、季盘点”机制,建立项目进度“红黑榜”制度,落实挂联包保、项目专员全程跟进、重大问题现场办公机制,推动项目加快竣工投产。永祥新能源项目、乐山高测项目开工当年投产,晶科能源项目开工到投产仅用100天。

四川晶科能源单晶车间

同时,通过“外引内育”激活产业链条。乐山瞄准多晶硅及光伏“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太阳能光伏电站”全产业链条,紧盯晶硅光伏行业领军“553”企业,先后赴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地实地考察晶科能源、保利协鑫、通威集团等晶硅光伏企业大集团100余次。

持续放大“磁石效应”,推动晶硅光伏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晶硅光伏产业实现了从零星布局到集中成片、产业链条从硅料到切片、电子级多晶硅项目从无到有的“三大突破”。

“筑巢引得凤凰来”。全球前十强光伏企业5家落户和参股乐山,乐山晶硅光伏产业已挺进于全球硅材料“第一方阵”。

拼经济,搞建设。1-6月,全市高纯晶硅产量6.96万吨,拉棒切方14.01吉瓦、切片6.34亿片,实现产值266.6亿元、同比增长382.2%。

乐山——“中国绿色硅谷”,聚势崛起,成色更足!

蓄势腾飞——宏伟蓝图下锚定千亿硅谷“目标”

展开乐山市“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期间发展晶硅光伏产业发展蓝图,可看见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

作为全省首批特色优势产业试点的乐山市晶硅光伏产业,将按照“做优前端—做强中端—做大后端”的全链条发展思路,逐步实现千亿产值目标,建成享誉全球的“中国绿色硅谷”。

到2023年,形成35万吨硅料、80GW拉棒切方、40GW切片和10GW电池片产能,全市晶硅光伏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到2025年,形成50万吨硅料、100GW拉棒切方、100GW切片、50GW电池片和30GW组件产能,全市晶硅光伏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锚定“千亿硅谷”宏伟目标,乐山既有体量,又有质量。

2022年7月22日,乐山协鑫年产10万吨GCL-FBR颗粒硅投产仪式现场

7月22日,协鑫科技在旗下子公司乐山协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颗粒硅出料现场,举行10万吨GCL-FBR颗粒硅项目首条装置生产线投产仪式。

乐山基地10万吨颗粒硅项目,是协鑫科技在西部建设的首个颗粒硅基地,也是全球首个全新建设运行的“智慧化”颗粒硅十万吨级单体项目。项目达产后,将有力缓解市场对GCL-FBR颗粒硅的旺盛需求,夯实光伏原材料市场的领跑地位。

2022年7月30日,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2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7月30日,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2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在乐山市五通桥区新型工业基地开工。永祥能源科技拟建设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总投资约140亿元,占地约2500余亩。其中一期建设12万吨,预计在2023年底实现一期项目达标达产的目标。整个能源结构全部采用绿色水电作为主生产能源,生产过程采用“第七代永祥法”,做到全封闭循环生产。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近400亿元,可解决1200余人就业。

“保质、保量,还要有保障。”五通桥区副区长蒋承靖表示,未来,五通桥区将抓好四件大事,助力争创“全国百强区”。

——优化园区布局。适度超前规划并加快“中国绿色硅谷”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大硅谷”承载体系;

——完善产业链条。构建太阳能硅材料产业主链、硅产物循环利用产业侧链、电子级高纯晶硅信息化高端延伸链的闭环系统;

——加大招商引资。重点瞄准光伏切片、电池、组件、光电信息材料等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引进落地一批高附加值项目;

——提升创新能力。探索建立政府统筹推进、企业参与、院校培养、研究机构支持服务的“政校企研”四方协同机制,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研发、检测机构,加快建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研发体系和产业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全面建成高水平的“中国绿色硅谷”创新基地。

2022年3月30日,全省首个“绿色硅谷产业学院”落户乐山市五通桥区

乐山“绿色硅谷产业学院”博士崔明现表示,晶硅光伏产业顺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是四川首批特色优势产业试点之一,也是乐山产业强市的“头号工程”。乐山市应紧抓政策引领、队伍建设、平台打造三个关键环节,企业应加力科技研发,不断创新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做深做细做精全产业链,推动晶硅光伏“乐山造”走向全球。

凤凰涅槃,其道大光。

晶硅光伏,改变世界,光“覆”未来。

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必将蓄势腾飞,为全球绿色清洁能源的发展增光添彩。

(图片由中共五通桥区委宣传部提供)

川经瞭望记者 李洋 蒋培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乐山   硅谷   乐山市   中国   颗粒   高纯   产业   项目   全球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