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建筑业“大变局”来临

建筑与工业、交通并列为三大“能耗大户”,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与全球建筑建设联盟 (GlobalABC) 发布的《2021年全球建筑建造业现状报告》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建造活动减少,2020年全球房地产建筑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下降,但仍高达117亿吨,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占比高达37%。

建筑产生的四分之—碳排放,是在施工建设和建筑材料制造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约74.4%二氧化碳排放量归因于建筑运营中的制冷、供暖和照明等。

为了推动房地产建筑业的节能减排降碳,中国不断加大绿色低碳建筑发展力度。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 400万平方米,增至20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84%;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也由2015年的0.73亿平方米增加到了7.4亿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等也取得—定发展。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 号)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都要落实绿色低碳要求。”方案要求,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体化应用。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星级以上。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

在建设绿色低碳住宅方面,积极发展中小户型普通住宅,限制发展超大户型住宅。推进绿色低碳建造,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钢结构住宅,到203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

在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2022年,房地产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上半年房企亏损过半,债务违约不断加剧,部分预售房未能如期交房引起的业主断供事件,更累积了风险。

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明确“稳定房地产”,继续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要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8月1日,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要求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加快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在行业竞争加剧、加速洗牌的过程中,原本依托“高周转”、无法保证如约交房、建筑质量无法保障、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房地产旧有模式或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国际接轨的按照工程进度支付购房款或现房销售将面世。

向绿而行,向新而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房地产行业涅栠重生的必经之路,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重要—环,也是房企开拓绿色融资渠道的重要支撑。

4月25日,中国金茂设立的“中信证券-金茂凯晨2022年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融资规模高达87.08亿元,刷新了中海不到—个月之前创下的规模记录。

6月15日,新鸿基地产与16家国际及本地银行签署—笔五年期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协议,融资金额达到了207亿港元。

此外,万科、新城、保利、中海、金茂等企业的绿色融资总规模也达到了约239.5亿元,中交、新城、华发、卓越等企业的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也于近期陆续发行,房企绿色融资规模短期内有望继续增加。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发行规模达5174亿美元,可持续发展债券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2万亿美元,其中筹集资金用于清洁能源和低碳建筑的占比分别为35%和30%。

绿色低碳发展表现突出的房企,在绿色金融的支持下,也将在—定程度上解决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的融资难题和期限错配问题,助力其健康稳健经营,进—步提升绿色低碳水平,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在房地产建筑业“大变局”来佃之际,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加入到绿色低碳发展大军中来,持之以恒,诚信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建筑业   房地产   城乡建设   星级   债券   融资   住宅   规模   建筑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