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每吨5万飙升至每吨46万!价格暴涨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能源代替和碳排放降低方面的先行者,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锂电池市场正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

锂电需求量暴增引起原材料——碳酸锂的紧缺,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据测算,2021年全世界的碳酸锂供给只有51.2万吨,而需求达到了53.93万吨,预计未来两年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锂、钴、镍等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特别是碳酸锂,从2020年底开始,价格从每吨5万元飙升至当前每吨46万元。


原材料价格暴涨、动力电池供应紧张,倒逼整车厂将其产业布局延伸至上游原料环节,多家车企在自产电池的路上加速向前。

8月25日,广汽集团发布两项关于动力电池产业化的重要议案:投资109亿,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投资36.9亿,参股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


8月23日,宜春比亚迪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预投资285亿,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和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及陶瓷土(含锂)矿采选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基地项目;


另据媒体报道称,蔚来汽车正在自主研发磷酸锰铁锂和4680电池,并计划量产上述两种电池,供给蔚来及子品牌阿尔卑斯;


特斯拉日前宣布,将在2022年年底前实现新型4680圆柱电池的大规模生产,初期规划产能达100GWh。

多家整车厂业务不断向上游锂电产业链延伸,使得动力电池产能向更大规模量级跃升,一场由政府主导,围绕头部企业而形成的新一轮锂电产业链资源“圈地运动”正加速到来,抢锂大战正在打响。


锂电产业集群资源抢夺战


2022年伊始,宜春打响国内锂电产业集群资源抢夺战。

2月25日,宜春经开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20亿以上项目5个,涉及锂电池制造、锂电材料、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配饰等领域。

在此之前,宜春已经全面推进锂电产业链产业布局,相继引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紫宸科技等一大批锂电项目,覆盖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结构件等。规划到2025年,宜春将贯通锂资源-锂材料-锂电池-锂应用-锂回收全产业链。

而常州,在动力电池板块,已经聚集起近50家规上企业,动力电池已建成产能达85.5GWh居全国首位。

当地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布局了贝特瑞、中创新航、北汽新能源、星星充电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工业装备和汽车零部件领域基础雄厚,为动力电池的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常州积极搭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产业创新载体,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写在最后

可以预见的是,新一轮锂电产业区域化集聚趋势下,整车企业协同供应链企业共同落地扩产的特征也愈发明显,且二者也在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展战略合作,重塑供应链关系。

接下来,锂电领域的竞争或许会升级为锂电产业链集群竞争,这背后更是各区域政府的资源、资本与实力角逐。

对于有志于发展锂电产业链的地方来说,眼下正是招商引资的好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碳酸锂   宜春   新能源   产能   产业链   锂电池   电池   价格   资源   动力电池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