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涨幅超65%,17亿人挨饿,粮食危机背后谁是最大赢家?

比尔盖茨,一个互联网从业者,却在美国19个州内购买土地将近27万亩,占了全美农业用地的1%。

这位世界级的富豪,前脚刚“裸捐”,后脚就被爆出来悄悄买了这么多农业用地。他一个搞互联网的,为什么要买土地?

比尔盖茨给出的理由是:为了保持美国的“耕地红线”、避免森林砍伐、帮助非洲应对气候问题。

这番说辞,到目前为止,只有他本人相信。

比尔盖茨以慈善的名义搞起了“土地兼并”,有美国国会议员认为他想趁机哄抬肉价。

不论比尔盖茨是真搞慈善还是想提高肉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比尔盖茨这次又要赚钱了。

比尔盖茨兼并的土地全部都是农业用地,而农业用地直接关系到粮食问题。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国家,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全人类”。

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2022年8月19日世界人道主义日那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富裕国家发出了特别呼吁,希望这些国家能够帮助那些因为全球粮食危机而受到生存威胁的人们。

在几个月之前,他也曾向全世界呼吁关注粮食危机。

俄乌冲突,引发粮食危机

2022年4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俄乌冲突的发生,可能会给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带来粮食问题,全球超1/5的人口或陷入贫困和饥饿。

这意味着全球超过17亿人可能会面临吃不饱饭或者吃不上饭的困难。

同一时期,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也发出了同样警示类的预测:人类或将首次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

回顾2021年,俄罗斯、乌克兰总共出口大麦和小麦分别为1050万吨和6285万吨,占全球30%以上。基本处于垄断地位的葵花籽油,两国的出口量更是占据了76%。

然而今年,这两个非常重要的“粮仓”,因为纷争冲突,导致粮食出口供应链中断,粮食出口受到影响,引发全球物价上涨。

特别是那些对两国粮食依赖特别强的埃及和土耳其等国,目前已经暴露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除了粮食出口受到影响,粮食价格也节节攀升。从新冠疫情爆发到俄乌冲突骤起,全球谷物价格指数涨幅超过65%,是有此项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

俄乌冲突不仅影响粮食出口,对本国的粮食生产也造成了影响。

7月份,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曾表示,由于俄乌两国发生冲突,导致今年乌克兰的农业产量可能会减少50%。

冲突的另外一个主角俄罗斯,不仅是粮食大国,同时还是全球化肥重要的出口国。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宣布拒绝向部分国家出口化肥。相应地,这个决策会影响到今年全球部分地区粮食的产量问题。

没有化肥,粮食减产,将会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粮食危机,造成的原因

当然,俄乌两国虽然是粮食出口大国,但如果把粮食危机的原因全部都归结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多少有些夸大了两国在世界粮食领域的影响力了。

事实上,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粮价上涨,因素很多,甚至有些因素在俄乌冲突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①价格上涨,穷人买不起单

俄乌虽然起冲突了,但是两国对外出口并没有完全停滞。

以小麦为例,乌克兰3月份出口30.9万吨,是去年同期的一半。

俄罗斯的出口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激增到170万吨。2022年4月份,俄罗斯的小麦总出口量甚至比过去五年的平均值还高出23%,是去年同期的3倍。

除了这两个小麦出口大国以外,还有一个印度。印度在2022年2月份、3月份也增加了小麦出口,创下了785万吨的出口量,同比增长275%。

位于南美洲的农业大国巴西,已经出台政策,计划今明两年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其中着力增加小麦的产能,将提升至900万吨。

澳大利亚今年小麦出口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800万吨,欧盟的小麦出口量是3800万吨,为十二年来最高。

因此,不至于说全球都吃不上饭或吃不饱饭。

粮食危机并不单纯是因为粮食总量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粮食分布不均或者说是粮食价格承受能力不一致。

打个比方,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好多人吃不起猪肉,但是对于养猪户和卖肉的老板而言,他们一定是不缺猪肉吃的。

同理,缺粮的就是那些粮食产量低,但是又无法承受因俄乌冲突引发的粮食价格上涨的那些国家。

世贸组织的数据显示,2022年6月,国际小麦的价格上涨59%,葵花籽油上涨30%,其他粮食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而据公开资粮显示,伊朗、埃及、孟加拉和土耳其,这些国家60%以上的小麦都是来自俄乌。

好在这些国家还算是有些经济实力,一时之间还是能够承受得起粮价上涨的。

埃及供应部部长阿里·莫斯利曾表示埃及的小麦储备量可以维持4个月,虽然不能说高枕无忧,但是最起码还能有时间早做其他打算。

同样对俄乌小麦依赖比较大的国家还有黎巴嫩、巴基斯坦、也门、突尼斯、利比亚等相对就比较艰难了。

黎巴嫩目前正沦陷在几十年来未曾遇到的经济危机里,国内目前有高达四分之三的人已经陷入了贫困。

黎巴嫩90%的小麦是从俄乌进口,按照目前的市价来算,该国一年用于支付进口小麦的费用将高达8亿美元。

也门等国也与黎巴嫩一样,陷入了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疫情还笼罩在全球,粮食价格还在上涨,因此,对那些贫困的国家或者是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而言,全球粮食分配不均以及粮食价格上涨买单,已经严重危及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为此,古特雷斯才呼吁富裕国家要主动接济贫穷国家的人民,缓解他们的压力。

②人人自危,全球贸易体系被破坏

俄乌冲突爆发后,可能会出现粮食危机,导致很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限制出口、增加粮食产量以及优先保障国内供应。

原来的全球贸易体系,突然出现了变动。

俄罗斯已经下令,暂时停止向白俄罗斯以外的欧盟国家出口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物。

乌克兰做得更彻底,直接宣布暂停裸麦、荞麦、盐、糖以及家畜等物资出口。

土耳其、匈牙利等国也宣布禁止谷物出口。

这种情况下,对那些缺粮的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媒体报道,黎巴嫩黑市面粉价格上涨十倍以上。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好多人吃不起饭。

在黎巴嫩买一张曼库什烙饼(当地的主食)的售价已经超过1.5万黎巴嫩镑,折合成人民约63元。

穷人吃不起饭,经济发达的国家开始通过增加高额农业补贴,提高本国粮食产量。

在这种情况之下,未来全球粮食“贫富分布不均”会进一步加大,还将进一步恶化欠发达中国家的粮食生产环境和在国籍贸易中的地位,使得这些国家的农民处于更为穷困的处境。

③调控能源价格,粮食能源化

2022年五月份,网上流传河南发生“割青麦作饲料”的短视频,为此有关部门表态,严禁此事发生。

为什么政府对此事非常重视?

著名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在他的《粮食危机》一书中写道:

“数以百万公顷的粮田却被改作他用,用来生产汽车燃料,这正是当前世界范围粮食危机的祸根,这绝对不是一场粮食危机,而是一场政治危机。”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能源危机和食品危机已经成为影形不离的“好朋友”。

原本能源价格影响运输成本。这个很好理解,每逢油价上涨,与之相关的运输价格就会上涨,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购买时也要承受价格上涨。

同样的,能源价格上涨,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器的使用成本也会增加。那么,粮食生产的成本也会升高。

相反地,随着生物燃料的崛起,能源与食品之间突然建立起了互相竞争的关系。

在石油价格高的时候,许多人就会选择将粮食转化为生物燃料,这样尽可能地会减少生产成本。

当有越来越多的粮食被用作生物燃料的时候,食品和能源之间的竞争就更加激烈。

前面提到的“割青麦作饲料”也是如此,生产饲料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了,生产商就把目光锁定在了青麦上。

而青麦一旦被饲料市场占领了,那么小麦的产量就会下降,继而引发或者加深粮食问题。

因此,在分析粮食危机的时候,不能忽视能源行业对于粮食的消耗。

有专家曾算过一笔账,当石油价格超过60美元/桶时,那么生物乙醇等生物燃料就会产生很大的利润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欧盟、美国、巴西等国家已经加大了生物燃料的生产投入,其中有3亿吨粮食直接用于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

在美国,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玉米被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今年4月,美国为了抑制国内石油价格不断飙升,采取紧急措施,只为进一步扩大生物燃料产量。

因此,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粮价已经和能源价格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了。

极端天气,影响农业生产

2022年的夏天,天气格外地热。实际上,这也是极端天气的一种表现。

甚至,北极圈内的气温也达到了32.5摄氏度;格陵兰岛的冰山正在加速融化;欧洲有好多河流水位下降,残留在多瑙河的二战时期的沉船也重新问世。

气温高,河流干涸,粮食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英国气象局表示,像今年这样的高温天气,在未来的数十年内很有可能会成为常态。

中国气象局也曾给出类似的说法,在8月3日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里提到,“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日子里,全球都要经历高温。高温会打破目前的各种平衡,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此前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曾发布过一份关于气温升高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报告,报告指出:当全球气温每升高1度时,主要粮食作物就会减产至少19.7%。

如果遇到长期高温干旱,没有灌溉水源,土地板结,粮食很有可能是颗粒无收。

目前,德国已经出现了的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都减产一半以上,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农业发展,也都面临着缺水的问题。

欧洲国家受高温干旱困扰,美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从去年开始,美国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就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干旱情况。目前,美国有相当多的农场主已经被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曾经可以享受到从太平洋上吹去的西风以及季风气候带来一些降雨,但是去年在西南部高压脊的影响下,无论是西风还是季风最后都发挥失利了,多个州被迫进入高温和干旱模式。

在这里不得不再次提一下比尔盖茨,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他买的农业用地基本上都是处于海洋沿岸、五大湖周边,美国中部也有他的土地,集中在密西西比河及其最大的支流密苏里河沿岸。

只能说,资本家一旦动了掘金的念头,真的是吃肉不吐骨头。

粮食危机,寡头垄断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曾不止一次地批判资本家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利益,加入了粮食危机的大混战中。

这其中就包括全球“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其中前三家都是美国的企业。

作为“四大粮商”中实力最强的ADM,掌控着全球的玉米、菜籽油等农产品加工。

邦吉是全球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是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口商。

嘉吉是美国第一大私有公司,拥有全美最多的粮仓,有美国最大的猪、鸡等禽类养殖场。

路易达孚是法国第一粮食出口商,是世界粮食运往俄罗斯的第一出口商。

“四大粮商”掌控着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

如果它们只是掌控交易量,大家的日子也没那么艰难,关键是,它们的手伸得非常长,从上游的原料,到中游的生产加工,再到下游的市场供应,掌握了这些权力,自然也不会放过粮食的定价权。

它们的一系列行为直接左右着全球70多亿人的日常生活。

是不是再次印证了基辛格的那句“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全人类”的论断?

“粮食危机”越严重,这“四大粮商”就越开心,利用话语权,直接把控与粮食有关的商业活动,尽可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2021年,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的净收入分别增长53%、80%、64%、47.7%。

今年,俄乌冲突正猛烈的时候,有的国家无法从俄乌进口粮食,而这“四大粮商”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据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预计,嘉吉2022财年企业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或超100 亿美元。

据美国媒体报道,邦吉和ADM的经营情况也相当不错。近3个月,ADM公司和邦吉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涨,分别涨了36.51%和21.85%。

最近,这些美国的三大粮商们也没闲着,他们以利润追逐为导向,在粮食的价格波动中,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紧缺的风险。

全世界都在缺粮的时候,以ADM为代表的粮食巨头对美国政府不断施压,发起了“生物燃料革命”。

美国环境保护署署长迈克尔·里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生物燃料革命”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并促使RFS(可再生燃料标准)计划重回正轨。

这些巨头公司在全球粮食出现波动的时候的种种选择,已经在说明了,在17万人挨饿的背景下,真正获得利益的,到底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黎巴嫩   粮商   粮食   危机   粮价   美国   小麦   涨幅   赢家   燃料   冲突   国家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