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利率跌至4.1%,央行亲自出马,新一轮“救市潮”来袭

2022年的楼市,政策迎来急速大转弯。


从各种花式扶持政策开始,到各地鼓励贷款、鼓励消费,就差把“逼你买房”几个字写在明面上了


从年初的遮遮掩掩,大半年过去,“全面救市”已经打起了明牌,甚至已经上升到了政治任务的层面。


然而,被击穿的楼市能不能支棱起来,现在还不好说。



又开始疯狂鼓励买房了

全国多地掀起新一轮“救市潮”



这一周楼市最热的新闻,莫过于周一的“降息”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一年期降低5BP,五年期以上降低15BP,超预期的下降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而这,也是今年央行的第三次降息。


1月份,1年期LPR下降10BP,5年期下降5BP。(分别为3.7%和4.6%)

5月份,1年期LPR未变化,5年期下降15BP。(分别为3.7%和4.45%)

8月份,1年期LPR下降5BP,5年期下降15BP。(分别为3.65%和4.3%)


从今年整体的降息幅度来看,1年期已累计降低15BP,5年期已累计降低45BP


成都房小团,,,

戳卡片,可查看成都最新房贷利率

小程序


很明显,后者降幅高于前者,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的下降幅度是短期贷款的3倍,典型的“非对称降息”。


这也意味着,从上半年鼓励短期经营贷款,到如今变成了鼓励大家买房,央妈亲自下场救市的意图非常明显。


而目前,一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已经是最低值。


加上商贷下限可做到LPR-20BP,也就是4.1%,房贷利率也跌到了“历史最低”!



中央都亲自下场救市了,其他地方城市自然也没闲着,开始纷纷试探楼市调控的“底线”。


一马当先的则是几个新一线城市,带头救市:


北京开始试点支持老年家庭购房,60岁以上的老人买房,子女来还贷款,“接力贷”又重出江湖。


上海在经历疫情重创后,楼市一蹶不振,不仅在月初放松了二手房的“三价就低”政策,上周临港新片区还迎来今年的第二次限购政策松绑


广州也放出大招,放宽了学历入户条件,全日制本科学历交社保即可申请入户,不再要求6个月社保。


近一年内,楼市政策没怎么变动的一线城市,最近一个月有点过于活跃了。



有这些一线城市兜底,经济行情本来就差的二三线城市可就更绷不住了。


比如上周,苏州首付降了,购买二套房,贷款结清5成变3成,未结清8成变6成,至此苏州限售、限购、限贷政策已全面放开。


紧接着,廊坊、昆山、太仓、海宁也相继放开放宽,外地人无需社保就能直接购房。


还有,湖南某县委书记最近不是火了嘛,带头喊话“买了一套买二套,买了二套买三套,买了三套买四套”......


图源:微博


眼看着各种救市奇招,如同击鼓传花一般,开始向全国各地蔓延开。


而种种迹象也都表明,上一轮的救市潮好像没怎么起效果,下药不猛啊,看来还得再来一次。


8月开始,楼市反攻的号角已经吹响,昭示着全国范围内新一轮“救市潮”要开始了。



新一轮“救市潮”凶猛袭来

买房人却纷纷躺平了



经历过上半年一波又一波刺激,购房者似乎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开始纷纷躺平了。


最明显的就是这次“房贷利率下降”,很多人已经不买账了!


4.1%的房贷利率是什么概念!历史最低啊!!!



甚至比前几年利率打7折还要低,如果没记错的话,前些年折后最低是4.13%左右,这次直接触底。


央妈的大放水,倾向性也很明显了,就是在偏袒买房人啊,但大家却开心不起来。


一边是被高利率套牢的存量房贷人,一边是犹豫不敢下手的刚需,利率的确是大降了,但在他们看来还是“然并卵”。


第一类,已经上车的,不愿买。


这群人基本是在近2年的买的房子,房贷利率踩在最高点,成都去年初的利率还是全国最高,基本在6.1%左右。


短短一年半时间,商贷等额本息100万的利率最低降到4.1%,相当于利息直接少了45万,月供少了1228元!



一年半,亏了40多万,搁谁心里能好受?


更别说,很多人上车时已经掏空了6个钱包,现在房价也涨了,让他们卖了再去买咋可能嘛!


如果有闲钱,绝大多数都会选择提前还贷,将损失降到最低成了这群人的共识。(戳

这里,可查看提前还贷解读)



第二类,还没上车的,不敢买。


跟已经上车的房友不一样,刚需客们是不敢买。


虽然是首套房,虽然可以享受到历史最低利率,但LPR终究是会变化的,现在是4.1%,说不定明年后年又涨回去了。


再加上现在暴雷房企、烂尾楼那么多,稍不注意就会踩坑,对于未来很多人并没有信心。



不仅如此,这次不知道大家发现没,以往地产圈一出大事,股市往往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做出反应。


比如,去年三道红线政策出台,收紧了房企的融资渠道,地产股闪崩跌停。


再比如,3月份六部委开会,表达了积极救市态度,地产股集体涨停。


又比如,上个月郁亮喊话“短期看,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触底”,次日地产股就飘红反弹。


每每楼市迎来利好消息,敏捷的股民们,都会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了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信心。


然而,作为楼市信心晴雨表的地产股,这一次竟然偃旗息鼓了,没有动静。


太明显了,现在不仅买房人已经麻木了,连市场也丧失信心了啊!



少些“治标不治本”的刺激手段

恢复信心才是重中之重



楼市已经千疮百孔,全国多地的房地产都还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到底有多难?不妨看看这几个数据: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4%,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8.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1.4%。


中指研究院统计,TOP100房企在2022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均值为356.4亿元,同比下降48.6%。


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50家上市房企发布了预亏公告,破百亿房企也只有8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7家。



一方面是房子卖不掉了,供大于求,地产上下游行业同样在受挫;另一方面是房企也焉了,暴雷的暴雷,破产的破产,留下一地鸡毛。


问题一大堆,难道单纯凭借一些“超预期降息”或“放松限购”的手段就能修复楼市?


事实是很难见效,治标不治本!



最大的问题是,市场信心仍然不足,需要更多强而有效的“定心丸”。


说到底,还是救市手段还不够猛,救市决心也没下足。


也就是说,恢复消费者对地产的信心才是关键,才是在真正救市,行业发展才会有清晰的未来。


绝大部分想买房的人,最关心的是什么?


想买新房但不敢下手,一旦选错房子,要么维权要么烂尾,买期房就像开盲盒。


这大半年的负面事件影响太大,“保交楼 防烂尾”还没彻底解决,买房人就不敢进场。



还有被高房贷套牢的一批人,实际本应该是潜在的消费群体。


但如果不给存量房贷打折,每月要白给银行打工,提前还贷潮可能来的更猛,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如今利率是降低了,但房价已经高居不下,购房门槛也没有降低。


如果再降低一些首付,或许能激发那些正纠结是否上车的购房人。



想买房但没了收入来源,大小公司都在裁员,失业率创新高,毕业生就业也很恼火。


降低失业率、缓解年轻人的就业压力、提供就业机会比刺激措施更有用。



暴雷、烂尾、存量房贷、购房门槛、失业等等,哪一个不是购房者的痛点,难道就没有解决办法了?


好在,新一轮“救市潮”爆发的同时,我们的确看到了一些曙光。


烂尾问题最严重的郑州市,终于行动了,这个月下发了《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设立运作方案》,规模暂定100亿元.......


昨天,国常会定调,也部署了稳经济的一揽子措施: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


同时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真金白银出马,相信再过不久,地方相应的政策就会落地,购房者们关心的问题也都能一一得到解决。


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关乎国计民生,这一次的救市之路仍然道阻且长,也更希望兑现会比承诺来得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利率   存量   成都   央行   楼市   贷款   信心   最低   政策   城市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