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冬天”真来了?

原创 李圆方

公众号 圆方你怎么看啊


8月22日,华为内部论坛上线了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


很快,经过发酵,这篇文章就被各大媒体转发,之所以大家如此关注是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叫:任正非。


任正非在这篇文章中表示,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2001年,华为刚刚在前一年完成了220亿元的销售额,同时以29亿的利润夺取中国电子行业百强之冠。


就在刚开年的2001年的3月,任正非在企业内刊上发表了一篇《华为的冬天》。在这篇文章中,任正非历数企业的问题,大谈危机和失败。一时间在IT业界流传,后来逐步出圈,掀起了在所有的在企业经营的圈子中掀起了向华为学习的风潮。


而前天的这篇文章,有人把其称为"再论华为的冬天"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华为的"冬天"真来了?


事实上,这篇文章从题目《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大家就可以看出来,这篇文章重点是在谈"经营方针"。


事实上,在任老这篇文章之前,其实关于华为还有一个重磅的文件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就是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2021年华为的年报。


2022年3月28日,华为举办的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角是孟晚舟,这也是孟晚舟归国后首度亮相。


发布会的议程,由孟晚舟女士和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先生,进行总共约40分钟的演讲,演讲结束后是现场和线上问答环节。


而发布会的主题是: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



孟晚舟女士这个"活下去"的题目是不是比任老的《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听起来更带感一些。


在发布会上,孟晚舟说:

“对于世界来说,这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一年,疫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尽管面临持续挑战,华为仍在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价值服务,连接和通信能力从未变得如此重要。通过技术创新,华为正在使通信变得更智能,更容易在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的情况下不断使行业提高能效。”


在问答环节,新华社记者提问:您觉得华为是否已经渡过了最黑暗的阶段?


孟晚舟回答:2021年对华为而言,我们也许已经穿过了这次劫难的黑障区,这与我们全体员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的队伍在这三年的持续承压中更加的团结,我们的战略也在这三年终变得更加清晰。



如果认真去看任老的文章和孟晚舟女士的发言,其实能看到三个没变三个变化


先是看没变的


第一个没变的是,追求利润和现金流


有的小伙伴或许会疑问,任老说的不就是要改变现在只追求规模不追求利润和现金流这个问题么?为什么圆方你反而说这一点没变呢?其实从孟晚舟女士公布的财报数据可以窥见一二。


在2021年年报里面,谈及华为的经营数据,2021年经过审计以后,华为实现的净利润是1137亿,相比于上年同期上升了75.9%,经营性现金流是597亿,同比上一年提升了69.4%。


要知道净利润上涨和现金流上涨这两点,是在华为收入从2020年的8914亿下降到6368亿的情况下创造的。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华为并不是从任老写这篇文章才开始重视"现金流"和利润,而是早就已经开始了转变,并且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第二个没变的是,更加重视服务体系


在任老的文章中,任老说:"我们要提高服务体系的地位,服务专家对事故对网络体验要有综合判断能力。 过去我们重研发轻服务,现在我们也要重视服务体系,要重视我们的网络不出问题,体验要好"


事实上,在发布会上,孟晚舟女士在回答的时候就已经表示:华为云在去年也就是2021年正式提出“一切皆服务”的战略,所以在2022年我们将紧密围绕这个战略,加快我们在全球的数据中心和加速网络的部署,使我们的客户能得到一致化的体验。


从这一点看,任老的文章是肯定了之前的"一切皆服务"的战略,并且进一步在华为各部门去做推广。



第三个没变的是,对人才的重视没有变


在任老的文章中,有一半都是在讲人才的选拔考核的问题,从第三章开始,就开始关注人才的问题,甚至具体到"有些员工守边疆已经很长时间, 回国收入减少,还涉及孩子上学问题,他自愿留在这些国家继续干,也不要强行调回国。 "这样的细节问题也有谈到,可以看到任老对于人才的关注和重视。


而在孟晚舟女士的报告中也提及了这个观点,在其发言的最后,她说的是“结合我前面谈到的经营数据,我想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总结陈词:华为的最大财富是人才存储、思想存储、理论存储、工程存储和方法存储,以及我们内部流程管理的高效有序的存储,这些才是我们靓丽财报背后华为真正的价值。”


所以,从上面这三点来看,与其说任老的文章是在批评华为内部所存在的问题,不如说是为华为前一阶段的改革成果背书来的更妥帖一些。



但是,其中也有三点是有变化的。


第一个变化是,对世界局势的判断的变化


在年初问答中所透露判断是这样的,有记者问"俄乌冲突"对华为的影响,当时的判断是:

对于民众遭受的苦难,华为深表关切。我们也看到了各国都在积极地想办法,华为和大家一样,也希望看到尽快实现和平、停火。我们也相信,各国领导人的智慧能够解决这一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商业环境


而过了半年之后,现在的判断则变成了:

现在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美国继续封锁打压的原因,全世界的经济在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转好, 加上疫情影响,全球应该没有一个地区是亮点。那么消费能力会有很大幅度下降, 对我们产生不仅是供应的压力,而且还有市场的压力。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哪怕是华为这么大的一家全球领先的企业,对于局势的判断都很难说的上成竹在胸。



第二个变化是,华为云发展重点的变化


在年初时,是这么介绍华为云的:

几年前我们宣布进入公有云市场,并且要致力于成为全球的五朵云之一,应该说2021年我们实现了全球第五。但是我们离全球Top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地发展和减小差距。


而任老对华为云的要求则变成:

华为云计算要踏踏实实以支撑华为业务发展为主,走支持产业互联网的道路。


对外快速拓展,到对内支撑华为自身业务为主。这样一个判断,跟过去半年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更加重视信息安全,以及数据的可控有关,包括华为最擅长的"政务云"系统,其实很多地方政府最近也在开始谋划建设自身的"数据云服务中心"。



第三个变化是,华为智能汽车策略变化


在年初谈及华为智能汽车的时候,提到:

我们现在已经构建了7大智能汽车的解决方案,已经上市了30多款智能汽车的零部件,帮助华为产业向智能化转型,通过Huawei Inside和智选模式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和国内外多个车企进行了深入合作,助力客户造好车,并且实现商业成功。


在新的产业分工的合作模式下,华为坚持平台+生态的发展战略,经过这两年多的发展,我们已经与300多家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的投入,携手伙伴加速汽车产业智能化的进展


而在任老的思考中,对于智能汽车是这么看的: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不能铺开一个完整战线,要减少科研预算, 加强商业闭环,研发要走模块化的道路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作出竞争力,剩余部分可以与别人连接。


"平台+生态"的战略转变到"模块化"路线,背后可能是华为自身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个大主机厂也希望建设"以自身为主"、"自主可控"系统的挑战。



上面这“三变三不变”,就是圆方在读完任老的信之后的感受,应该和很多人认知的未必一样:


任老这封信既不是华为战略的180度大转弯,也不是对于未来多么悲观,更不是对于现有管理层的不满与批评


更多的是基于过往一些行之有效方案的推广与加强,是对现有管理层的认可与肯定,以及对一些现实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任老虽然不负责华为具体的工作,但是他的威望,能让华为内部少很多争论,多做一些实事,齐心协力度过这个"真正的冬天"。


PS:多说一句,世界市场的冬天未必是中国企业的冬天,通讯行业的冬天未必是所有行业的冬天,华为的冬天未必是所有企业的冬天。真诚的说,从安全,稳定,成长的经济发展角度上来看,可能全世界没有比今天的中国,能够更适合"过冬"的地方了。




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发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潜力和作用,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2020.5.23,看望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华为   冬天   现金流   重视   女士   利润   战略   智能   数据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