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普涨,新能源产业链迎来巅峰之年 - 半年报解读

撰文 大蔚

编辑 华锋


从7月开始,上市公司半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截至8月18日,已有948家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陆续出炉。其中,逾400家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双增长”。

从产业分布来看,锂电、光伏等热门赛道公司领衔增长,材料、半导体、装备制造、电子通信、食品饮料等行业也都有公司表现不俗。从半年报可以看出,新能源产业可谓一枝独秀,普遍业绩增长,盈利翻番甚至翻好几倍的公司数量也不少。

据零碳风云统计,在157家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公司中,有32家是化工行业,17家是电子行业,15家是机械设备行业,10家是生物医药行业。其中,化工行业和机械设备行业净利润翻倍的公司中,很多属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

目前新能源产业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尤其锂矿原料、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可以预测,整个2022年,将会是新能源产业相关企业的巅峰之年,年报数据也将会是最亮眼的一年。

锂电、光伏超业绩上限

近年来,以光伏和锂电池产业链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表现亮眼,部分公司在高景气度支撑下不断刷新增长纪录。

在锂矿上市公司中,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盐湖股份、盛新锂能等多家头部企业净利润大幅预增。

其中,天齐锂业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亿元至116亿元,净利润增幅同比超过100倍。

赣锋锂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72亿元至90亿元,同比增长408.24%至535.3%;盐湖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90亿元-94亿元,同比增长325.63%-344.55%。

盛新锂能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9亿元,同比增长950.4%。在其他锂盐上市公司中,融捷股份、天华超净、雅化集团等净利润增幅均超过500%。

下游,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138.59%至206.76%。

正极材料龙头容百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1亿元至7.6亿元,同比增长121.18%至136.76%;

协鑫能科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7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297.7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9.8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0.50%。

瑞泰新材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35亿元至39亿元,同比增长97%至119%;实现净利润5.4亿元至5.9亿元,同比增长216%至245%。公司表示,下游市场需求持续景气,LG化学、宁德时代等主要客户已经与公司续签合作协议,公司主要产品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等预计销售情况良好。

与此同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也有不俗的表现。

受益于光伏新能源产业的持续火爆,国内硅料生产龙头通威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3.39亿元,同比增长127.16%,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122.24亿元,为同行业中最高,同比增长312.17%。

全球第三大组件制造商晶澳科技的半年业绩亮眼,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亿-18亿元 ,同比增长124.28%-152.32%。

光伏巨头隆基绿能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为500亿-510亿元,同比增长42%-45%,预计实现净利润63亿-66亿元,同比增长26%-32%。而去年四季度,隆基绿能净利仅为15.3亿元,环比下跌40.2%,同比下跌30.3%。

其他光伏产业链公司中,京泉华则以1180.62%的净利增幅拔得头筹。对于业绩增长,京泉华表示,在光伏应用领域产品实现快速增长,使得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较大增长。

与光伏产业链密切关联的宇晶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上升122.02%;归母净利润达到3823.25万元,同比增长了3009.71%;公司多线切割机、金刚石线、热场系统系列产品的销售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增长。

还有部分企业在行业带动下扭亏为盈。主营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爱旭股份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159.85亿元,同比增长132.76%;实现净利润5.96亿元,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为亏损0.24亿元。

同样实现扭亏为盈的还有上纬新材。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两大领域,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651.0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到3702.77万元。

有的上市公司产品既应用于光伏产业,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随着业绩高速增长,股价也接连创下新高。

比如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奥特维,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13亿元,同比增长63.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亿元,同比增长109.51%。据了解,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晶体硅光伏行业和锂动力电池行业。

截至8月18日收盘,奥特维股价报380.78元/股,市值近376亿元,股价盘中再创历史新高。2022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55.95%。




龙头效应明显

在发布半年报的企业中,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业绩表现亮眼,比如锂矿企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光伏龙头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等等,增长最强劲。

在同一行业中,龙头企业对市场的定价能力强、对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大,因此获利能力也大。2017年、2018年、2019年,行业龙头指数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2.30%、12.23%、12.11%,均高于深证成指、上证综指同期ROE水平。

而且在实际投资中,机构和投资者也更偏好行业龙头等优质公司,且持股时间较长,这也有利于龙头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

比如国内硅料生产龙头通威股份,全国社保基金110组合是其第四大流通股东,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也新进成为其第十大流通股东,加上光伏新能源产业的持续火爆,持续推动通威股份股价向好,盈利创出新高。

并且,龙头企业对于研发更舍得“下本”。已披露半年报的公司中,业绩与研发投入增速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绝大多数业绩向好的公司,研发投入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在新能源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才是最终的“护城河”。

研发投入是衡量公司成长性的重要指标。大量的研发投入,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业绩增长和持续发展。

根据Wind数据,在当前已披露半年报的A股公司中,有125家公司披露了上半年研发费用,合计研发费用达116.21亿元,同比上涨32.23%。这一数据显著超过往年同期,2021年和2020年同期,上述125家公司的合计研发费用分别为87.88亿元和62.94亿元。

以目前热度非常高的“宁王”为例,2021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支出为76.9亿元,同比增长115.48%,几乎是另外四家锂电企业欣旺达、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研发费用之和的1.5倍。专利数量方面,2021年报显示,宁德时代已拥有以及正在申请的境内外专利合计10222项,包括电池系统、电芯四大材料、电芯设计、测试、设备等多个领域。

专利也是宁德时代抵挡竞争对手的“利器”,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专利诉讼和不正常竞争诉讼,涉及金额6亿多。而按照目前的形势看,中创新航大概率会为专利买单,付出高额代价。

因此,无论从规模还是研发能力来说,龙头企业都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在市场中也更能获得超额利润。

当然,一线龙头企业奋力维持竞争优势、增强自身护城河效应的同时,二线龙头也在赛道中暗暗抢夺地盘。而且近几年,因有利可图,大量上市公司“跨界”上马光伏、新能源项目,更加剧了行业竞争。

2022年,有20家上市公司跨界做光伏,包括做益智玩具的沐邦高科、知名乳企皇氏集团、生猪养殖的正邦科技、地产行业的蓝光发展等等。

新能源行业确实有着非常高的景气度,半年报发布后,机构纷纷重仓持有。不过,盲目跨界,“蹭热度”,与公司业务完全没有交集,新能源也可能成为“烧钱”项目而非盈利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新能源   宁德   半年报   龙头企业   净利润   产业链   巅峰   上半年   上市公司   业绩   股份   行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