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处暑,要懂得忌嘴!不食2样,多尝3味,健康饮食才能享受凉秋

处暑,进入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处暑的解释是:“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暑夏即将结束,迎来的将是天凉好个秋。

气候的转变给人体也会带来不同的体验,比如古人说入秋后“阴气”渐长,而“阳气”消去,此时的养生就要由夏季的“养阳”变为“养阴”,秋季气候由夏季的潮湿也变为干燥,燥邪容易侵害肺部和皮肤,会让人免疫力下降,也是一些小疾病易发的时候。

想要将季节交替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就要先在饮食上学会忌嘴,比如今天分享的不吃2样和多吃3味,只有应季健康饮食才能喜迎凉秋。

不食2样

1.不食姜:有句老话说得好:“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因为秋季气候干燥,秋燥横行容易侵害人的肺部,引发咳嗽等症状,而生姜辛辣属于热性,吃多了会加重秋燥对人体的伤害。

但是“秋不食姜”并不代表一点也不能吃,关键是少吃和吃对时间,每日吃3片左右的生姜还是可以的,而且最好在早起时吃,避免中午和晚上食用。

建议喜欢吃姜的可以用老陈醋来泡姜片食用,醋的“收敛”正和秋季的“收”对应,可以解生姜的燥热,防止上火。

2.不食瓜:还是一句老话:“入秋后,吃果不食瓜”,主要说的是寒凉的西瓜和香瓜等。根据大自然的规律来说,秋季已不是“瓜”的季节,更应该多吃一些“果”,关键是秋季属阴,吃太多的寒凉西瓜,容易加重肠胃负担,亦有腹泻等肠胃疾病产生,可以改吃应季的梨子,苹果,葡萄等水果。

多尝3味

1.多尝“蜜”味:和上文联系起来就是完整的一句“吃蜜不吃姜,吃果不吃瓜”,此处的“蜜”指的就是蜂蜜,进入秋季秋燥横行,就容易伤肺而咳嗽,而蜂蜜的作用就是润肺养肺,同时也兼具润肠燥,促排毒素的作用,民间有句“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说的上就是早起喝些盐水,晚上喝蜂蜜水的解秋燥良方。

2.多尝“酸”味:正所谓:“秋后不吃酸,走路腿打窜”。因为秋季的秋燥伤肺伤脾,容易便秘,口干舌燥,咳嗽,皮肤干燥等,此时多吃酸可以有润燥益气的好处,黄帝内经中说道:“肺主秋,用酸补之,辛泻之”,正是此意!

酸味食材很多,比如最常见的“醋”就是很好的代表,上文说醋有“收敛”的作用,和姜的“升发”堪称是绝配,可以中和掉生姜的辛辣。其他的例如山楂,番茄,柚子,柠檬,葡萄等都是很好的酸味食材,一定要多吃!

3.多尝“润”味:想要安心健康过秋天,“润秋”才是关键,饮食中的“滋润”食材也很多,例如银耳,海参,木耳,山药,梨子,莲藕,糯米,萝卜,白果,杏仁,荸荠等等,都有润肺,润肠胃,滋润皮肤的好处。

——结语——

处暑到来后,暑气将渐渐消去,迎来的将是凉爽秋季,想要享受这久违的凉爽,在饮食上必须要学会忌嘴,少吃3样,多吃3味,同时要忌辛辣油腻寒凉之物,多运动,睡好子午觉,保持愉悦的心情,如此才能体会到秋季凉爽带来的美妙感觉!

我是阿胡的小食光,一个喜欢研究美食文化和制作美食的饕餮小食客!喜欢今天内容的可以关注我,并点赞,转发和分享此文,明天还有更精彩的内容呈现,感谢阅读,明天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处暑   暑气   寒凉   秋后   酸味   生姜   辛辣   肠胃   凉爽   秋季   明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