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游记下篇

作者:王正荣

晋祠的山美,树美,但最令人陶醉的是那甘醇清凉的晋祠泉水。

这么美的泉水 是从哪里来的呢?叮叮咚咚,只闻佩齐呜,却找不到一处泉眼。据导游小姐姐一套夸夸奇谈,就是“柳氏坐瓮,饮马抽鞭”传说而来。

其实,晋祠泉水决不会神鞭所抽而出,它的形成已经有二三百万年了。悬瓮山石灰岩中的地下水,就是从中间台阶的溶洞中涌出,并冲破松散盖层而成泉水的。

晋祠有三泉,即善利、圣母、难老三泉。这三股清泉为晋祠增添了小桥流水的情趣,曲径通幽的意境。

善利泉位于唐叔虞铜西南,朝阳洞东面,静怡园南面。一名北海眼,亦为晋水源泉之一。但其水微小,不及难老泉十分之一。泉流如玉,晶莹剔透,游鱼细石,清晰可视。


圣母殿位于晋祠主轴线上,坐西朝东,重檐歇山顶,冠于全祠。圣母殿前有鱼沼飞梁,是在方形水池上架设的十字形桥,为石柱木构梁式桥。十字形桥下流水潺潺,桥上古香四溢。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


难老泉前,是晋祠自然风光的精华所在。左侧真趣亭,是人们观赏风光多要玩玩的地方。亭下踏台阶可到水边,名曰“洗耳洞”。水中有石坝一条,有如玉带贯穿腰间,坝下凿孔洞十枚,这就是 当年南北两渠三七分水的界线。

我们信步在园林中,只见这一泓深潭,那里一渠澈水。殿下有泉,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涓流潺潺,如丝如缕。

晋祠依山傍水,游览完这里的山、树、水,让人感觉恬淡,仿佛一扇门,就将污浊的市井之气全部阻隔在外了。



沿着晋祠内的小路缓缓慢走,听着“沙沙,叮叮,丝丝”,浓浓的简单浪漫,似歌非歌绿色气息,似乎在切切私聊,诉说着当今中华盛事,不完不了的那些动人的故事。

2022年8月19日下午写于去西藏的列车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泉流   重檐   北海   泉眼   奇谈   桥下   下篇   字形   圣母   泉水   台阶   游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