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别陷入这四个误区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喂养不仅可以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在未来还可以有效预防成年期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协会都大力推荐纯母乳喂养至宝宝满6个月,且添加辅食后继续母乳喂养宝宝至两周岁。关于母乳喂养,妈妈们常遇到哪些误区呢?

“下奶”的食物靠谱吗?

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因为自身奶量不足,被迫考虑给孩子断奶,民间就有许多像鲫鱼汤、猪肝汤这类增加奶量的食谱,这种食补真的可行吗?

从乳汁产生的原理来讲,是不需要特意吃一些“下奶”的食物。妈妈只要按照自己的喜好正常饮食,适当增量就可以。泌乳量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孩子的吸吮刺激,所以坚持频繁按需哺乳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婴儿的吸吮刺激,妈妈的心理及精神状态也是影响乳汁分泌的重要因素。因此,哺乳期保持愉悦心情可以提高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饮食上则并没有促进奶量显著增加的食物。特别是一些被认为有营养的高汤,反而会给母乳喂养带来不利影响。因为太油腻的食物会造成堵奶,堵奶的意思是在哺乳期由于不同原因,导致部分乳腺导管堵塞,乳腺小叶分泌乳汁不能正常输送到体外的情况。堵奶在哺乳期较为常见,是引起乳腺炎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传统汤类,比如炖的蹄髈汤、鱼汤、鸡汤,汤中大部分的成分是脂肪。

过早放弃母乳喂养

很多人认为,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母乳的浓稠度明显变稀,营养价值也在变低,不如用配方奶粉来替代。其实,乳汁的成分是根据孩子的月龄以及他的消化吸收、生长发育需要动态调整。比如,初乳在外观上就非常粘稠,颜色发黄或发红,那是因为里面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以及维生素A,它适应的就是刚出生孩子的需要。随后乳汁的颜色变淡、状态变稀,也是适合孩子当下需要的,不是营养缺乏了,这是一个动态调整。

母乳营养成分检测靠谱吗?

现在,许多一些机构推荐的母乳检测项目或母乳检测仪,宣称能够测出母乳中的营养成分,这些不要轻信。母乳会根据宝宝的生理特点和营养吸收能力而发生动态变化,因此相关检测的参考价值不大。

母乳喂养是按时还是按需喂养?

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争论比较多的就是母乳喂养是按时还是按需喂养?其实我们成年人吃饭也不是卡着准确的时间点,婴幼儿的变化就更大了。月龄越小的孩子他吃奶吃饭越没有规律性,所以对于婴幼儿还是要按需哺乳。

婴幼儿想吃奶的信号不仅是哭闹,家长要予以识别。比如婴儿会有一些像转头、咂嘴、伸舌头这些动作,家长要立刻回应,及时喂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月龄   哺乳期   乳汁   生长发育   母乳   婴幼儿   误区   婴儿   食物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