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科学饮食避开五大误区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基因占到了15%,其中最主要的是生活方式,占到了60%。”近日,由北京万莱康健康科技研究院、北京市养生与健康研究院、《健康时报》共同举办的“中国健康与新世纪”创新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协会会长王陇德在讲话中说。

目前,我国慢性病的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饮食不健康、能量摄取过度、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第一个因素就是均衡的饮食和健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

“由于营养失衡,肥胖和超重的比例急剧上升,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饮食。王陇德院士为学生们讲解了五种饮食误区。

传言一:鸡蛋含有丰富的高胆固醇,中老年人不宜食用

真相:每天吃一个鸡蛋对身体是必要的,不吃就是浪费。

“很多人都不喜欢吃鸡蛋。一般人都不会吃,因为他们觉得鸡蛋里面的胆固醇含量太高了。”王陇德院士表示,蛋黄是人体最主要的营养成分。

许多研究显示,每天吃一个鸡蛋并不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澳大利亚、英国等国推荐每日一次或每周六次。不吃鸡蛋、蛋清、蛋黄等,会导致身体中大量的营养流失(维生素 A、 D、B2、 E、钙、磷、硒、卵磷脂等)。”

误区二:水果只是零食,平时可以吃,但不能吃

道理:一顿饭必有一份水果

“中国人几乎没有什么水果可吃。有人认为水果是零食,有人认为卡路里、高糖,但事实并非如此。”王陇德院士表示,吃得越多,所含的卡路里就越少,例如2两米的大米就是110千卡,而吃得多的水果,就是45千卡。

此外,升糖指数中,大米是升糖指数最高的食物,可以多吃低糖的水果,也可以多吃水果。

有国际研究表明,经常吃水果能减少患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美国肿瘤协会的一份研究显示,吃水果能明显降低肺癌的发病率。“所以,多吃水果是一种很好的饮食方式,我们要将其作为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有的东西。”

误区三:不饱和脂肪酸在蔬菜中的含量很高,不会加重动脉硬化。

真相:如果不能控制食用植物油,也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植物油虽然是植物油,但其产生的能量和动物油脂一样,一克就能产生9 KG的热量,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身体过度消耗,导致体重超重、血脂升高、动脉硬化。

王陇德院士表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人均每日脂肪摄入量为25公克,而目前,人均每日脂肪摄入量已增加一倍。

谣言四:牛奶能致癌,可以用豆奶代替牛奶

真相:一杯牛奶等于十杯豆奶,但不能用豆奶来代替。

很多人都听说过牛奶,有些人认为牛奶是癌症,有些人认为牛奶是一种癌症,有些人认为牛奶已经变成了豆奶。实际上,按照食物成分,100克的豆奶中含10毫克的钙质,只是牛奶的十分之一。“豆浆的营养远不如牛奶,一天喝400-500毫升,就可以补钙了。”

传言5:软饮料能当饮用水喝

真相:碳酸饮料主要是糖,会导致肥胖和引发 II型糖尿病

“现在市场上的汽水很多,甚至有人拿它当水喝。”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近30年来,儿童体重增加20%,造成儿童肥胖。“欧盟的法律规定,在学校周围不能有苏打车。孩子们要喂他喝水。国际研究表明,即便是那些经常饮酒的成人,也有可能得 II型糖尿病。

一学就会的用餐方法

“你哪来的自信?王陇德院士提出了一个简易的量化控制原则,即“十个网球”和“四个一”。

“十个网球”(40岁以上):

十个网球,每天四种主要食物,每天仅限一次打网球;一天5两,2打网球;3个水果;这种蔬菜富含纤维素,对人体有益。只要你有充足的营养,你的饮食就会很丰富。

“四个一”:(四)

“四个一”是一份鸡蛋一份,一份牛奶一份,一份坚果一份,一份豆腐一份。

“饮食要多样化,少吃,少吃,四个一。例如,每天饮用一公斤的牛奶,经过各国的实践,长期服用,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骨骼的强化,对中老年人的骨质流失、预防骨质疏松症都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中国科学院   饮食   豆奶   院士   中国   误区   网球   牛奶   真相   鸡蛋   水果   营养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