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大经典名方 辨证治疗不同证型的顽固性失眠 (下)

#4.5亿国人熬夜的真相#上篇文章给朋友们介绍了,中医十大经典古方,辨证治疗失眠的五种不同证型的失眠,有没有帮助到您呢?如果您的失眠不在上篇文章的证型之中,那就注意啦,下面给朋友们分享另外5种不同证型的失眠经典名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心脾两虚

证候: 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梦多,易醒再难入睡,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党参、黄芪、白术、茯神、炒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若失眠较重,加五味子、合欢花、夜交藤、柏子仁以助养心安神,或加龙骨、牡蛎以镇静安神;若血虚较甚,加熟地黄、白芍、阿胶以补血充脑;若脘闷纳呆、舌苔厚腻者,加半夏、陈皮、茯苓、厚朴以健脾理气化痰。

2、阴虚火旺

证候: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心,养脑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 《伤寒论》 :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若阳升面热微红、眩晕、耳鸣者,可加牡蛎、龟版、磁石等重镇潜阳,阳升得平,阳入于阴,即可入寐;若不寐较甚者,加柏子仁、枣仁养心安神。

3、心胆气虚

证候: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治法: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 《医学心悟》:人参、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龙齿。若血虚阳浮、虚烦不寐者,宜用酸枣仁汤,方中以枣仁安神养肝为主;川芎和血以助枣仁养心;茯苓化痰宁心,助枣仁安神;知母清胆宁神。如病情较重,可二方合用;若心悸较甚者,前方基础上加生牡蛎、朱砂以加强镇静安神之力。

4、心肾不交

证候: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精神委靡,健忘,腰膝酸软;男子滑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交通心肾,补脑安神。

方药:交泰丸 《医方集解》:黄连、肉桂。若以心阴虚为主,可用天王补心丹; 若以肾阴虚为主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夜交藤、酸枣仁、合欢皮、茯神之类,以安神宁志、补心滋肾。

5、肝郁血虚

证候:难以入睡,即使入睡,梦多易醒,或胸胁胀满,善叹息,易怒急躁,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养心,安神镇惊。

方药:酸枣汤《金匮要略》:酸枣仁、甘草、知母、茯神、川芎、若肝郁较甚,郁久化火较甚者可参照肝郁化火证治,亦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忍冬藤、夜交藤、珍珠母、柏子仁治之。

#快问中医超能团#以上方剂是中医传承经典名方,中医治疗失眠要先辨证在根据病情,确定药量。切不能盲目照方抓药,切记!!除了以上方剂,中医治疗失眠还有针灸、穴位、按摩穴位、艾灸穴位、食疗药膳、中医养生治疗失眠方法。

我是中医付桂玲 如果你也被失眠困扰 或者对上述名方有疑惑 欢迎私信或评论区交流

关注我了解更多中医治疗失眠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镇惊   中医   血虚   方药   顽固性   阿胶   茯苓   牡蛎   养心   黄连   穴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