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学习笔记-6.13~6.15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

6.13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注』

1、这段条文继续分享虚劳这种病。

2、里急——腹部拘急不适,肚脐周围、下腹部都可能出现;

腹中痛——拘急导致了经脉不通,所以疼痛;

悸——心悸;

衄——流鼻血;

梦失精——遗精梦交。

3、“里急、腹中痛、悸”,这是正虚不能濡养导致的;

“衄、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这是火热之象,根本原因是正虚不能收敛,所以虚热外散。

4、病之根本是正虚,因此选择小建中汤补益气血、促进运化,而没有采用清热之法。

5、本证属于太阴病范畴,再严重一些的话可能会有发热。


6.14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于小建中汤中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注』

1、黄芪建中汤证是在小建中汤证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体表的虚弱,病家会怕风明显、出汗多。

2、“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这种方后注了解即可,治疗上病家主证消除后,这些兼证可不治自愈。


6.15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注』

1、八味肾气丸就是前面第五篇中风历节病中学习过的崔氏八味丸。

2、腰痛、少腹拘急——正虚不能濡养之象;

小便不利——体内有湿,正虚而不能祛湿外出。

3、八味丸证治疗的小便异常,可能是无法祛湿外出的小便不利,也可能是正虚不能收敛的小便频数,这两种情况在不同病人身上都有可能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建中   病家   虚劳   金匮要略   半夏   补气   茯苓   黄芪   生姜   腹中   不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