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经常喝牛奶与不喝牛奶,差别大吗?医生实话告诉你

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也得到明显的提高,各种蔬菜、水果、饮品之类等食品供应充足,各种奶制品也是层出不穷。

牛奶是被我国大多数人员热衷的食物之一,不论是居家,还是走亲访友,牛奶一般都是我们的首选,毕竟有“接近完美的食品”的美誉。

但是老年人通常对牛奶表现出来的兴趣不高,认为其中大部分都是水,和直接喝水没有什么区别,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常饮用牛奶的老年人和不饮用牛奶的老年人相比较,没有区别吗?

老人经常喝牛奶与不喝牛奶,差别大吗?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比如: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等。而且牛奶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比例合理,更加贴合人体的需求,在肠道内几乎能够被完全吸收,因此,常喝牛奶的老年人和不喝牛奶的老年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区别。

与不喝牛奶的老年人相比较,经常喝牛奶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较低,而且间接降低了老年人骨折的发生率。由于骨质疏松情况的存在,使得骨骼脆性增加,增大骨折的风险,同理骨质疏松情况减少,骨折的发生也随之减少。

注意!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降低和牛奶中含有的牛奶碱性蛋白、乳过氧化物酶、乳铁蛋白等营养成分相关。

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的牛奶碱性蛋白(MBP),其中含有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而半胱氨酸蛋白酶和破骨细胞分泌有关,即牛奶碱性蛋白可能通过抑制骨吸收来增加骨密度。乳过氧化物酶(LPO)也是通过抑制骨吸收来增加骨密度,主要通过下调破骨细胞的活性氧含量来发挥作用。

另外,牛奶中的乳铁蛋白 (LF)和造骨牛奶蛋白(OMP)通过影响成骨细胞来影响骨密度。LF主要促进成骨细胞增殖,OMP则通过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使成骨细胞活力增强,总之这两种营养成分均会增加骨密度。

经常喝牛奶的老年人,睡眠情况也相对较好。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的α-乳白蛋白,α-乳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少量的色氨酸,色氨酸在人体内可以合成5-羟色氨酸,并进一步代谢成为褪黑激素,参与睡眠调节。

褪黑激素通过和褪黑激素受体(MT)相结合来调节睡眠,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发挥不同的功效。像与MT1相结合,能够抑制部分神经元的活动;与MT2相结合之后,诱导相位转变,进而调节昼夜节律。

此外,经常喝牛奶的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低于不喝牛奶的老年人。

一项发布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国际肥胖杂志)》上的最新研究中,学者通过分析超过190万参与者的研究数据,为牛奶摄入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血清胆固醇水平之间的关联提供了遗传学证据。

研究结果显示:经常饮用牛奶的受试人员的身体质量指数高于不喝牛奶的人员,同时发现,经常饮用牛奶的人员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均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经常饮用牛奶的人员患有冠心病的风险降低了14%左右

综合上述的三点不同,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饮用牛奶。但是有一点需要提出,牛奶毕竟属于一种食物,只能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不能依靠饮用牛奶来治疗疾病。

牛奶摄入过多,会增加肝癌、乳腺癌患病风险?

建议老年人饮用牛奶,不仅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症、冠心病发病率,还能改善睡眠状况。但是近期有不和谐的声音被放出,认为“牛奶摄入过多,会增加肝癌、乳腺癌患病风险”,事实上,该种说法有几分真假呢?

该种说法并不是空虚来风,之前针对西方人群的研究已经表明,食用乳制品会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比如:乳制品的摄入量大小,和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呈现正向相关关系。

为了探究中国人群的乳制品饮食习惯与不同癌症之间的发生风险,我国的杜怀东教授和陈铮教授联合北京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针对510146名中国成年人进行长达10.8年的追踪随访。

将每周至少食用一次乳制品的受试人员定义为食用者,大约占到20.4%。每月至少食用一次乳制品的人员、以及从不或者很少食用乳制品的人员,被定义为不食用者。食用者的乳制品平均日摄入量大约为81g,不食用者仅为38g。另外,需要将其他的变量尽量协调一致。

研究结果发现:乳制品的摄入量和总癌症的发生风险,呈现正向相关关系,与不食用乳制品的人员相比较,定期食用者患癌症的风险增加了9%。

同时,将数据修正后,不食用乳制品的人员相比,每日多加摄入50g的乳制品,患癌的风险增加,其中患有肝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2%、17%

但是为什么饮用牛奶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目前来说并没有明确的机制

部分学者怀疑和牛奶摄入机体内之后,会造成血浆中支链脂肪酸、乳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水平升高有关,这些物质在细胞增殖和癌症发生中起关键性作用。

还有乳制品中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和促炎因子水平升高有关,亦是导致癌症发生的致病因素之一。

这一研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建议老年人喝牛奶,但是需要遵守适量原则,摄入过多对身体并没有好处,反而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牛奶虽好,但也并非人人皆宜

牛奶虽好,但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适合饮用。首先,过敏体质的人群在饮用牛奶时要多加注意,一旦出现腹痛、腹泻、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需要及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且以后并不建议再次饮用牛奶。

其次,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也不建议饮用牛奶。乳糖不耐受的人员,其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摄入机体的乳糖并不能顺利转化为半乳糖或者小分子葡萄糖,使得在小肠内的消化吸收受限制。

而且乳糖可以在肠道内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乳酸,乳酸的产生对大肠来说,是一种刺激,有造成腹胀、腹痛、排气和腹泻等症状发生的风险。

再者,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亦不建议牛奶,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和食管括约肌的功能有关,而牛奶会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的作用,进而会增加胃液或肠液反流现象的发生概率,加重病情。

还有,腹腔手术和胃切除手术后的患者不建议饮用牛奶。

该种手术会使得体内的乳酸酶含量降低,饮用牛奶之后,乳糖会在体内发酵,产生乳酸、水、二氧化碳等,易出现腹腔胀气的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因为腹腔内压力增加而造成缝合处胀裂、腹壁刀口裂开现象。

另外,日常生活中能接触铅的人群,不建议饮用牛奶。牛奶中含有的乳糖成分,乳糖的存在使得铅在人体内吸收积蓄,易引起人体铅中毒。

医生有话说

是否饮用牛奶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建议老年人适当饮用牛奶,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症以及冠心病发病率、改善睡眠状况等。但是需要注意不能饮用过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胡智旭,范超领,谢丽华,李生强,陈娟,许惠娟,葛继荣. 喝牛奶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06):719-722.

【2】杨晋辉,王孟辉,李洪亮,高飞,钱文涛. 牛奶中助眠功能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乳品工业,2020,48(04):30-34.

【3】梁竹,魏玮,陶利. 褪黑素在治疗睡眠障碍中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14,30(01):82-8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牛奶   乳糖   乳制品   老年人   癌症   蛋白   差别   年纪   实话   医生   风险   发生   人员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