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穴的妙用


阳陵泉穴的妙用

阳陵泉穴隶属于足少阳胆经。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该穴名意指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及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而至的阳热之气,二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后沉降于地,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湿则大量气化,本穴如同脾土尘埃的堆积之场和脾气的生发之地。膝外侧属阳,腓骨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流入深似泉,故名“阳陵泉”。

阳陵泉穴为胆经脉气所入之合穴,五行中属土,为胆腑的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穴位位置】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取穴方法】自然坐直,屈膝90度,在腿弯处小腿外侧后上方有一突出的骨尖(腓骨头),就在骨尖的前下方凹陷处。

阳陵泉穴的妙用

【功能主治】具有疏肝利胆解郁、和解少阳、舒筋止痛、通利关节、清除湿热的作用。是治疗下肢病、筋病和肝胆疾病的常用要穴,也是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特效穴。

历代医家都将阳陵泉穴列为治疗胆道系统疾病之常用要穴。凡是因肝气横逆,肝脾不和引起的黄疸、胆囊炎、胆石症、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呕吐呃逆都可以治疗。肝胆相表里,且阳陵泉有疏肝理气利胆的作用,所以由肝胆失调所致的口苦咽干、发热里寒、寒热往来、身目色黄、尿黄便秘等症状也可以治疗。

本穴是八会穴的筋会,具有舒筋止痛、通利关节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筋脉病症、膝关节病症、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偏瘫、坐骨神经痛、扭挫伤等。足少阳胆经循行经过胁肋部,经常用于肋间神经痛、胸胁挫伤、肋软骨炎、胸膜炎等以胁痛为主症的疾病。

【穴位配伍】

(1)配环跳、风市、委中、悬钟,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 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2)配阴陵泉、中脘,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3)配人中、中冲、太冲,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4)配太冲、期门,疏肝理气,行气化瘀止痛。

【保健方法】

(1)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 7壮,艾条灸10 20分钟,以局部有透热感,皮肤微红,不灼伤皮肤为度。

(2)按摩法:①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逆时针按揉2分。

②用两手大拇指或指间关节分别垂直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有明显的酸、胀、重感,谓之得气,每次按压30—50次,每天2次。

③两手掌心、掌根、指端一起用力,上下揉50下。

【注意事项】

按摩时要注意手法,朝骨突方向按压,艾灸时不可灼伤并且也不能完全依靠按摩阳陵泉穴来治疗疾病,还是要在发现疾病的时候,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阳陵泉   腓骨   太冲   挫伤   下肢   肝胆   妙用   小腿   关节   作用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