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多养生!三伏天是“补阳祛寒养心”最佳时期

摘要:三伏天养生,重点不是防暑而是防寒!


今日入伏!来到了一年中最酷热难耐又潮湿的日子。中医学上认为,夏季本就是阳气最旺盛时节,湿则为阴邪,一旦湿气过于旺盛,就会克制体内的阳气,并使得体内原本的阳气伏藏,所以,这段时间被称为“伏天”。

入伏多养生!三伏天是“补阳祛寒养心”最佳时期

三伏天是“风寒暑湿燥火”混杂的时节。寒为万病之源,湿是万病之母,风则万病之首,而火邪和暑邪极易耗气伤津,导致人体内正气不足引发各种虚症。

入伏多养生!三伏天是“补阳祛寒养心”最佳时期

一到三伏天就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特别是中老年人,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身体异常,如果不加强保养防护的话,各种疾病也会迅速找来。在炎热的夏天,除了正常的做好防暑降温之外,在日常起居、防病调理上,也要引起注意,因此,三伏天也是“补阳祛寒养心”的最佳时期,入伏多养生,更有助于健康和长寿!


为何要在三伏天养生?

自然中四季均有不同,特点也不一样,有冷热、干湿差异,人的身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应对的重点也不尽相同,相当于一场战争,当外敌入侵时要集中所有资源抵御外患,但在和平时期,就要休养生息,调节资源配置一样。

冬季处于气候干燥寒冷之际,身体会调集大量的气血给脏器保温,用于四肢和表皮的气血相对减少,就会导致一些人到冬天就手脚冰凉的状况,这都是气血不足导致,四肢缺乏气血补充,温度自然就会降低。

入伏多养生!三伏天是“补阳祛寒养心”最佳时期

而到了夏天,特别是到三伏天,气温会达到一年当中的最高点,人体内的所有血液都会被释放出来,不需要用来保护脏器,体内可支配的气血能量也很足,这个时期身体就可以来修复体内的脏器。

此外,因为有更多的血液供给于四肢和表皮,所以夏季也是皮肤排毒和排湿寒风邪等的黄金时期。你会发现,很多湿疹类皮肤病,会在夏天复发,其实病邪、湿寒之气可能并不是这个时候入侵的,而是冬天或者是其他时候进入体内的,不过当时身体没有更多气血能力帮助排毒,留到夏天开始处理而已。

夏养三伏正是利用了身体和自然的规律,这也是生活的智慧,因此,利用这个黄金期,早睡早起,养心护气血、祛寒毒、排湿毒,和身体一起养生吧!


三伏天养生关键词:补阳、祛寒、养心

夏季人体阳气升散外发之际,人体气血运行相应最为旺盛。在机体脏腑之外,肌肤处于开泄状态,往往会以排汗来适应酷热天气,机体这个时候也很容易出现脏腑功能紊乱,很容易造成气虚,出现身体乏力、饮食减少等症状,甚至容易发生中暑、肠胃失调、睡眠障碍等病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这个时候调养身心更重要!

入伏多养生!三伏天是“补阳祛寒养心”最佳时期

“补阳”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祛病良药。《黄帝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补阳是养生祛病之本,阳气虚,百病丛生,阳气旺,则百病不生。三伏天气温酷热,自然界和体内阳气最为充沛,所以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

三伏天“补阳”六法:

生姜: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生姜性味辛辣,入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嗝、化痰止咳、祛寒、补气、平喘等作用。夏天吃生姜,助于排汗降温、防治肠胃炎、祛风散寒等。生姜热性又可补充人体阳气,达到体内的一个阴阳平衡。

入伏多养生!三伏天是“补阳祛寒养心”最佳时期

艾灸:艾灸是补阳最有效的方法,艾灸用对穴位,可使人体内阳气充沛。1.足三里部位,调理脾胃、调理气血、助消化、补虚弱;2.神阕穴、气海穴、关元穴部位,培补正气,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理气和畅;3.背带穴灸部位,补充背部阳气,祛除寒邪之效。

运动生阳:“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天适当运动,让身体排汗,更有利于身体排毒、阳气舒展,但锻炼也要讲究轻缓,切忌运动过力,汗出多了会伤及体内津液,特别是老年人,夏天运动要适度,尽量选择在清晨或黄昏时运动。

午睡:中医认为,午时是心经当令,人体这时候是调节生物钟规律的转换点,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午休后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午睡可以让人保持清醒之外,也是补阳气、降血压的佳选。

入伏多养生!三伏天是“补阳祛寒养心”最佳时期

拍手:拍手可以震动阳气,人体的十二经络,跟手掌相连的就有六条,经络是气道,连接五脏六腑,经络一旦堵塞就会导致气的运行不通畅,人也会生病,拍手也能疏通经络,中老年可多学习拍手。

泡脚:自古有“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润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的说法,阳气不足的人一般就会手脚冰凉,怕冷,经常腹泻,消化不良。中医认为,泡脚既可以通经络排毒素,又可以养阳气补脏腑,一年四季用热水泡脚对人都有好处。

“祛寒”

三伏天是阳气最盛的时节,此时也是祛寒湿的重要时刻!

忌贪凉,防外寒:空调不宜低于25度,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同时要保持通风;保护好颈背部、腰腹部,避免冷风直吹;不宜洗冷水澡,防止血管迅速收缩,引起高血压、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

入伏多养生!三伏天是“补阳祛寒养心”最佳时期

嘴不贪凉,防内寒:不能一时贪凉,过度食用冷饮、生冷食物,容易伤阳气,引起肠胃不适,实在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开水,朴素而养身。坚持三伏天不吃冷饮、雪糕,即使不去专门冬病夏治,体内的寒气也会好大半,特别是冬天手脚冰凉的人。

清淡饮食,祛湿寒:甜腻饮食容易造成食欲不振,腹部胀闷,油腻辛辣食物则会加重肠胃负担,加重炎症,清淡饮食可清热防暑,敛汗补液,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果,适当饮水,有条件的可以选择中医理疗祛湿气。

“养心”

《黄帝内经》也明确提到:“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切忌对夏季炎热感到厌恶,要保持情绪平和不要发怒,三伏天难免心浮气躁,容易导致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大,加上高温机体免疫力下降,很可能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情况,所以,夏季要养心,方使得气色容光焕发,体内的阳气自然宣畅,这是老年人、慢病患者夏天的养生之道,所以要尽量保持乐观平和、正面思维。

入伏多养生!三伏天是“补阳祛寒养心”最佳时期

写在最后: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滋补阳气最好的时间,“阳气足百病除”。想要调理身体,三伏天是最好、最快、最经济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伏天   养心   艾灸   阳气   经络   生姜   气血   体内   夏天   身体   最佳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