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这29个敏感期,孩子会不断出现“行为问题”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狼狈”时刻:


孩子会反复扔掉手里的东西,即便你捡起来他还会再扔掉?好像在跟你对着干。

完全不懂分享,什么都要一个人独占,怎么从小就这么“自私”?

突然爱上跟你唱反调,你说什么他都说“不”,还变得特别爱发脾气?

给孩子买了那么多玩具,他却只对沙子和水感兴趣?


你会不会产生疑惑,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行为?


于是,你可能就陷入了无助和焦虑之中:


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孩子会输在“起跑线”;

一方面不知道该怎么纠正孩子的行为,因为你发现打又舍不得,说又不管用。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根本就是父母“制造”出来的,这些在你看来不是很“正确”的举动背后隐藏着对于每一个0~6岁孩子都至关重要的概念——儿童敏感期。



1 抓住孩子成长的敏感期 让养育都能事半功倍


世界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地吸收和学习。在这种节奏的支配下,儿童不断地去征服世界,这一切使他们感到十分幸福、满足。”



6岁以前,孩子会经历黄金般珍贵的敏感期,也是爸爸妈妈最应该关心和注意的成长阶段。


但是,很多父母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帖子,一位妈妈因为吼孩子声音过大,打扰到邻居,被邻居贴告示警告。


不了解这29个敏感期,孩子会不断出现“行为问题”

在这条新闻下,有网友评论说:“这妈妈脾气也太大了,经常这样的话,孩子心里会留下阴影的。”


如果儿童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爱,反而被这样对待,他的身心发展能好吗?


相反地,众所周知,霍思燕和杜江的儿子嗯哼,独立、自信、情商高、善交际,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小暖男。


回顾嗯哼的成长史,你会发现,霍思燕和杜江在嗯哼的不同敏感期,都采取了非常好的处理方式:


在秩序敏感期,面对动不动就哭闹发作的嗯哼,杜江总是耐心地去包容和尽可能满足嗯哼看似“无理”的要求;


在自我意识敏感期,霍思燕知道尊重嗯哼对自己玩具的处置权利,没有强迫孩子去分享;


霍思燕想让嗯哼参加“玩具漂流”公益活动,将自己的玩具捐给其他小朋友,一开始嗯哼非常抗拒,表示玩具只愿意送给妈妈,对于妈妈的解释也充耳不闻,甚至大吼表示抗议。

不了解这29个敏感期,孩子会不断出现“行为问题”

霍思燕马上停下来,告诉嗯哼妈妈不强迫他,他的东西有自己决定的权利。


然后走开,让儿子自己冷静一下,果然,嗯哼很快安静下来,并主动对妈妈说“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能强迫啊”。


等嗯哼调整好情绪后,霍思燕转换说法:“我们去当售货员,把这些玩具卖掉,收入捐给需要的小朋友。”


不了解这29个敏感期,孩子会不断出现“行为问题”

嗯哼果然愉快地答应了。


在婚姻敏感期,面对嗯哼的“早恋”与花式“撩妹”,杜江没有大惊小怪,而是积极地去引导孩子理解爱的观念,明白尊重对方的原则。


……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认真守护。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在对的时间,做对的引导


而这,离不开对孩子6岁前的各个敏感期的了解和学习。


在这个时间段,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都没有建立起来。面对世界,感觉一切都是新的,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异常敏感。


因此,爸爸妈妈们应尊重自然赋予孩子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孩子“敏感期”阶段顺利的成长。


2 了解儿童敏感期 能解决90%的育儿困惑



前几天带儿子去兴趣班,见到一个小朋友,就算妈妈催着回家了,也非得把积木按原来的顺序摆好,不然就是不走。


那位妈妈说:“哎,我们家孩子是个典型的强迫症,在家里,爸爸的手机妈妈不能拿,妈妈的枕头爸爸不能枕,吃饭的时候大家有一次没按固定的顺序坐,就开始大哭。”


其实这不是强迫症,而是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一个典型表现。


还有的孩子表现为,必须由妈妈来冲奶,回家的路线不能随意改变,就得走每天一直走的那条路等。


敏感期很重要,所以敏感期孩子的特点父母务必要了解,那么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都会有哪些表现呢?



1、0岁-2岁半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时,孩子的敏感主要表现在视觉、口、手、走、空间、细小事物、秩序等方面。


比如:


在视觉方面:有多少父母知道,婴儿刚出生时喜欢看黑白相交的地方,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彩球?


在空间方面:孩子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微大一点儿的孩子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在秩序方面: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有秩序的环境。


2、3岁-4岁


在这一段时间里,孩子的敏感主要表现为执拗、诅咒、追求完美、逻辑思维……


比如,关于执拗,也就是秩序敏感,在这个期间,孩子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具体表现为,从哪儿拿的东西,必须放回哪里去。孩子能够非常敏锐地发现什么东西放错了位置,并且尽快物归原位。


比如,关于诅咒:孩子逐渐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3、4岁-5岁


在这个年龄段期间,孩子的敏感主要表现在情感、人际关系、审美等方面……


比如,在情感方面:不仅开始表达感情,而且开始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


在人际关系方面: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到寻找相同相同情趣的朋友并开始相互依恋。


在审美方面: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家里有女孩子的家长可以着重观察一下,这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5岁到6岁期间以及孩子在6岁以上,还会有着不同的敏感期表现,家长只有了解了儿童敏感期,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度过敏感期。


你的孩子出现过以上表现吗?你知道该如何科学应对吗?


3、如何科学地陪孩子度过敏感期?


说到敏感期,目前最权威、典型的一本教科书就是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了。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孙瑞雪老师。


不了解这29个敏感期,孩子会不断出现“行为问题”

这本书,几乎存在在每一位宝妈的育儿书架上,它让妈妈们明白在孩子的各个敏感阶段,我们应该怎样去关心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


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让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是布谷学习的教育使命,也是下面我要为你介绍这门课的前提。

家长该如何科学地陪孩子度过敏感期呢?


我们都知道,育儿光看书是不够的,很多大量的方法要经过实践去验证,学会如何去运用这些方法,才是育儿王道,才是读这本书的真正意义所在。


这次,布谷学习联合孙瑞雪老师联合打造的《儿童敏感期家庭解决方案》就能帮你完美“搞定”这个问题,包括孩子0~6岁阶段的29个敏感期。


科学理论+专家解析,手把手带你帮助孩子度过敏感期。


我强烈建议负责任的爸爸妈妈们认真了解、学习一下这门课,因为我们很多的教育理念受原生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很多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以前我们的父辈没有条件去专门地、科学地去学习育儿知识,难道我们这一代还要重蹈覆辙吗?


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我们务必要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敏感   孩子   年龄段   秩序   爸爸   父母   玩具   妈妈   儿童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